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2001)
综 述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我省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以及“各部门分工负责、企业治理、环保监管、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环境保护运行机制,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在进一步巩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的基础上,狠抓南水北调东线和太湖水污染防治两个工作重点,广泛开展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环境科研、环境监测与监理、宣传教育、环境法制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部分城市和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一、水环境
(一)废水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2001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42.9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27.1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3.2%,生活污水排放量15.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6.8%。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83.1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31.5 万吨,占COD排放总量的36.9%,生活废水中COD排放量51.6万吨,占COD排放总量的62.1%。
2001年,我省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3.9%,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
(二)城市饮用水源
2001年13个省辖市市区主要供水水厂供水总量14.81亿吨,占这13个城市供水总量的85%以上。南京、镇江、南通、常州和泰州五个市饮用水主要取自长江,合计供水量占13个城市供水总量的50.4%。此外,太湖、阳澄湖、京杭大运河等水体也是目前我省重要的城市饮用水源。
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长江水源水质较好,京杭大运河和太湖梅梁湖区水源水质相对较差。与上年相比,苏州市阳澄湖、连云港市蔷薇河水源水质略有下降,徐州市京杭大运河取水源水质有所好转,南京、常州两市的长江取水源水质略有好转。
(三)长江
我省长江干流2001年总体水质良好,沿江南京、扬州、镇江、泰州及南通五市共11个监测断面水质均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但局部江段石油类污染严重,水质处于Ⅳ类。大部分江段水质污染程度轻于上年。
(四)淮河
2001年,我省淮河干流水质处于Ⅳ类,超标项目为氨氮,流域18个目标控制断面中有14个断面水质达标。自1997年底淮河流域实现污染源达标排放以来,淮河流域水污染加重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部分地区水质开始好转,但奎河等河道污染仍十分严重,水质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五)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在我省流经8个省辖市,受城市排污影响,水体有机污染严重,与上年相比污染程度加重。苏北徐州段、苏南镇江段、常州段、无锡段和苏州段水质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占62.5%,苏北宿迁段、淮阴段和扬州段水质为Ⅳ类,占37.5%。
(六)太湖
2001年太湖湖体污染较为严重,按高锰酸盐指数评价,水质尚处于三类,但受氮磷污染的影响,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尤以无锡片区和宜兴武进片区污染最为严重,湖心区、湖州长兴片区和苏州片区富营养化程度相对较轻。环湖河流控制断面和行政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仅分别为42%和24%,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项目为总磷和总氮。
2001年夏季太湖藻类密度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太湖西北部梅梁湖、竺山湖等水域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偏高,夏季受风力和水流影响,出现大面积蓝藻呈油漆状分布,藻类污染明显重于其它湖区。
(七)洪泽湖
洪泽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拦洪蓄水湖泊,70%的入湖水量来自淮河, 2001年洪泽湖总体水质属于三类,但氮磷污染比往年有所加重。
二、海洋环境
2001年,我省近岸海域开展环境监测的6个海区中,南通大洋港海区和小洋口海区均受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影响;连云港港区、排淡和临洪河口海区水质为四类,沙旺海区水质较好,符合海水三类标准要求。
三、空气环境
(一)废气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2001年,全省工业煤炭消费总量为8864万吨,其中,燃料煤和原料煤消费量分别为7402万吨和 1462万吨,分别占煤炭消费总量的83.5%和16.5%。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3344亿标立方米,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14.8万吨,其中工业来源的排放量108.8万吨,生活来源的排放量6.0万吨;烟尘排放总量42.9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40.8万吨,生活烟尘排放量2.1万吨 ;工业粉尘排放量26.8 万吨。
(二)城市空气
2001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处于中污染级。13个省辖市中,除苏州市外,其余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不能满足国家二级标准要求。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是影响我省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92.3%的城市颗粒物年均值超过二级标准,其中苏北地区城市污染较重;常州和无锡两市二氧化硫污染相对较重,其年均值超过或接近国家二级标准限值;13个省辖城市二氧化氮年均值均满足二级标准要求。
(三)酸雨
2001年,全省酸雨(pH<5.6)发生率为25.4%,降水年均pH值为5.26,酸雨年均pH值4.80。南通市酸雨发生率最高,达50.7%;南京和常州两市次之,均在40%以上;淮安、盐城和宿迁3市未出现酸雨。酸雨污染中心区域位于南通—常州—南京一带,总体格局基本稳定,局部略有波动。全省酸雨污染较上年有所加重。
(四)沙尘暴
2001年3月2日至4月中旬,我省先后3次大范围地受到西北沙尘暴影响,主要发生时段为3月2日~7日、3月20日~24日、4月11日~13日。沙尘暴经过的地区,空气中沙尘浓度急剧上升,造成严重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对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造成了影响。
四、声环境
2001年,全省13个省辖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53.1—57.9分贝之间。盐城、无锡、南通、徐州、淮安、宿迁和镇江7个城市平均等效声级超过55分贝,属轻度污染,占53.8%;其它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
从声源的构成分析,影响城市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声源依然是生活噪声,所占比例达48.4%;交通噪声源占21.8%,仅次于生活噪声,但因其声级较高,对城市声环境的冲击较大。13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67.2—69.8分贝之间,均低于70分贝的标准值。全省主要交通干道平均车流量为1237辆/小时,开展监测的道路中有36%的路段等效声级超过70分贝。
在车流量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由于加强了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全省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严重的状况有所缓解。
五、工业固体废物
(一)、排放量
2001年,我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553万吨,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为92.7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6000吨,其中危险废物排放量为21.2吨。
(二)、加强废物进口环境管理
2001年8月,我省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废物进口的审批手续,强化后续环境保护管理。
六、辐射环境
我省辐射环境状况较好,整体环境尚未受到放射性污染,辐射环境质量仍保持在原有水平。原野、道路和建筑物内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属天然本底水平;水体、土壤、空气及底泥等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保持在江苏省天然本底水平范围内。我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承担了全省放射性废源的收贮,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了公众安全。
我省目前尚无大型核设施运营,田湾核电站正在建设之中,预计2004年建成发电。目前我省辐射污染源主要是伴生放射性矿物冶炼加工和纱罩生产行业,在污染源单位周围地区,环境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土壤、植物样品的放射性比活度和放射性核素浓度均在天然本底水平范围内。自来水中总、总均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有关规定。
我省电磁辐射环境质量较好,主要的污染源为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移动通信网络等各种专业通信设备和高压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监测结果显示,公众照射导出限值满足国家《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有关要求。
七、专栏
自然保护与生态示范区建设
2001年,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则》,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城镇建设。截止2001年底,我省共建有各类自然保护区2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8个,地市级4个,县级9个,总面积为61.92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6.03%;已建成珍稀濒危动物人工繁殖场8个,珍稀植物引种栽培场3个;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成立了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全省共有56个市、县(市、区)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高淳、丰县、邳州、溧阳、盱眙、高邮、仪征、兴化、泗洪等9县(市)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使我省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总数达到14个,占全国17.1%;全省新建有机食品建设基地8个;太湖流域7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全省划定了4.29万平方公里秸杆禁烧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2%,禁烧区秸杆综合利用率达85.1%。
绿色工程规划实施进展
我省在总结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第一期)经验基础上,遵循“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继续实施《中国绿色工程规划》(第二期)。2001年,竣工项目2个,占项目总数3.3%,完成投资1.2亿元,削减化学需氧量10500吨;在建项目28个,占项目总数46.7%,实际完成投资7.2亿元。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2001年根据行政审批改革的要求作了重大变革。一是设立建设项目申报接待窗口,公开审批程序、报批条件;二是实现项目审批和技术评估分离,环评大纲、报告书的技术评估工作由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承担;三是减少审批环节,环评大纲由中介技术服务机构出具技术评估意见,不再进行行政审批。省环保厅全年预审建设项目541个,其中书面否定10个;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72个,审批环境影响报告表83个;完成建设项目验收35个。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
2001年,我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稳步实施,势头良好,在原有4个环保模范城市的基础上,常熟和太仓两市又获殊荣,使我省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总数达到了6个,占国家总数的27%。此外,南京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和部分县级市也正积极开展创建活动。
清洁生产和ISO14000认证
清洁生产从1996年开始试点以来,试点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开展清洁生产试点的重点企业已达256家,范围由以“二产”为主向“一产”和“三产”方向扩展,试点企业年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5000吨左右,并已产生4.6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实现了“减污增效”的“双赢”目标。
全省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数达到104家,认证范围由单一的企业向行政机关、镇(村)、风景名胜区方向扩展,继苏州和无锡新区之后,江宁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成为第三、四个通过ISO14000认证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苏州用直镇成为我国第一家以乡镇政府为主体通过ISO14000认证的单位,华夏第一村--“华西村”也成为通过ISO14000认证的第一村。
环境法规
2001年,省人大常委会相继颁布了《江苏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和《关于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定》,批准了《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对推动“十五”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我省全面开展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工作,公开省、市、县三级环保举报电话,建立了环保举报热线“12369”,各级环保部门把有奖举报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大举措。一年来全省共受理举报电话32908件(次),现场调查处理24329件,办结23903件,办结率98%。目前已形成公众了解环保、参与环保、关心环保、积极为环保事业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国际合作与交流
结合国际国内环境保护热点问题,先后与德国北威州、巴府州、世界银行、日本国际协力基金合作举办了“中德第九届环境研讨会”、“江苏-德国巴府州环境技术研讨会”、“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国际研讨会、“东北亚地区环境研讨会”。中日合作“太湖生态修复”项目、中荷合作“太湖水质总体规划”项目进展顺利。接待来自欧、亚、北美等十多个友好国家的政府代表团来我省访问交流,邀请了加拿大、日本等国外技术专家围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咨询、污染物检测分析技术来我省讲学;围绕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保护机构建设、生态建设、流域污染治理等问题进行对口考察学习。
宣传教育
2001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以“团结拼搏、求实创新、争创一流”为目标,紧紧围绕全省环保中心工作,全面加大了我省环保宣教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六五”期间,我省纪念活动丰富多彩,掀起了环保宣传新高潮。从9月份起,全省村镇开展了“环保标语上墙”竞赛活动,各具特色的环保标语在全省城乡不断涌现。在我省11月开展的“‘中华环保世纪行’在江苏”宣传活动中,13家中央驻省、省级新闻媒体就生态建设和“南水北调”的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采访报道。省环保宣教中心充分发挥“三大载体”的作用,在江苏电视台和江苏教育电视台分别开播了《绿色报告》和《珍爱家园》大型环保节目版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环保下乡”活动;成立了“江苏省环保艺术团”,进行了多场环保文艺演出,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观念。
排污收费
2001年我省征收排污费63578万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12416万元,其中“三产”收费达到1.26亿元,占总额的20%,比去年同期增长42%;南京、连云港、镇江、淮安、泰州等5市“三产”收费额比例超过了23%。南京、苏州两市排污收费超过亿元,镇江、徐州两市的增幅分别达到60%和41%。
白色污染防治
按照《江苏省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省政府171号令)和国家经贸委6号令的要求,落实我省五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生产单位的停产或转产工作,到2001年10月已全部停产,市场上70%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得到替代。但由于全国范围内白色污染防治工作发展不平衡,使外省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流入我省,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而街头流动饮食摊点由于利益驱动,仍然有使用发泡餐具的情况,给公众造成了白色污染禁而不止的不良印象。
水质自动站建设
至2001年底,加上国家在我省建成的林山、艾山西大桥、淮河大桥和沙渚4个水质自动站,我省建成水质自动站总数已达18个,对我省境内部分市界断面和饮用水源水质起到了良好的监控和预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