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规划先行 突出环保优先 全力打造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发布时间:2006-10-28 23:53浏览次数: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 1994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园区开发建设快速推进,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40%左右,累计引进注册外资18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8亿美元,注册内资840亿元,上交中央和省市各类税收46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37万个。目前,园区每万元GDP耗水5.8吨、耗能0.34吨标准煤,每度电产生GDP 25元、工业产值90元,中新合作区已出让工业用地每平方公里投资强度达17亿美元、产值达137.6亿元,初步走出了一条高产出、低能耗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成为国内开发速度最快、协调发展最好、竞争能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
  在加快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园区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初步建立了以环境保护规划为龙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兼顾源头控制与全过程治理的环境保护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较好地体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制订科学的生态功能区划。园区开发之初,中新双方互派专家借鉴新加坡和国际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共同制定了富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园区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实施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协调布局工业、交通、商贸、居住和绿化等各类用地,实现了开发建设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全覆盖。特别是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率先开展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全方位融入了“功能分区”、“项目分类”、“产业引导”、“雨污分流”、“清洁能源”、“废污控制”、“景观绿化”等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构建了功能分明的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体系,并严格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保障了开发建设快速有序地推进。
  二是坚持适度超前,建设一流的环保基础设施。十二年来,园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源厂建设与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开发程序,累计投入近400亿元资金,超前建设了高水准的“九通一平”基础设施,集中建设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燃气厂、集中供热厂等重点源厂,自来水日供水及污水处理能力分别达到45万吨和20万吨,集中供热和供气能力分别达到290吨/小时和4亿立方米/年,有力保障了项目持续进入和生产、生活需要,实现了区域雨水污水分流收集,生产、生活和商业污水实现100%集中处理,中新合作区内清洁能源使用率达100%,集中供热率达90%,有效地控制了开发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从源头上消灭和减少了污染,大大节约了末端治理成本。
  三是坚持环保优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从污染预防、总量控制入手,强化绿色招商和环保前置审批,对能源、资源消耗高、环境风险大的项目实施一票否决,共否决不符合园区环保要求的项目200多个、投资总额20多亿美元。与此同时,率先开展了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试点,累计引进高新技术企业2000多家,初步形成半导体、光电一体化等完整的产业链,并引进了5家废弃物回收处理厂家,建立了以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为主体的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静脉产业链,共建成循环经济重点示范企业100家、市级绿色企业72家,通过ISO14001认证企业141家,区域整体环境建成了ISO14001国家示范区。缤特力科技公司成为国内首家通过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的高科技企业;丹麦格兰富水泵公司实现了生产废水“零排放”;和舰科技等一批企业实现了企业内的中水回用,产生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园区坚持高起点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高水平开展城市绿化设计,大手笔、高标准建设城市绿化景观,先后投入40多亿元资金,累计建成绿地面积1800多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了中新合作区主干路网与河道绿化、环金鸡湖生态治理与绿化景观工程,建成了中央公园、香樟园、湖滨大道、红枫林等十多个大型区级公共绿地工程,绿地覆盖率达45%,人均绿地面积12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一环、三湖、四园、六带、十二苑”的生态园林新城区框架。同时组织开展了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共建成省市级绿色社区11个、省市级绿色学校13所。
  五是坚持区镇联动,实现区域环境控制的全覆盖。充分发挥中新合作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区内环保管理要求和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到周边各镇,基本完成了区镇主干道路和自来水、污水、燃气等管网对接共享,率先实现了乡镇污水100%集中收集的目标,并在31个污水泵站安装了TOC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区域污水水质远程监控,所属三镇全部建成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面开展了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共疏浚河道250公里、清淤湖泊 22平方公里;金鸡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干湖清淤取土500多万方,种植各类水生植物24万平方米,同步建设了环湖驳岸和绿化景观设施,既从根本上治理了湖水,大大改善了水体质量,又增加了蓄水容量,增强了城市防汛抗洪能力,还避免了挖废耕地,节省了建设成本,开创了“清淤—治水—取土—造景”相结合的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
  为率先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国际化、园林化新城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力度,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力争在全国、全省实现“三个率先”: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率先建成生态工业示范区。加快实施“制造业升级、科技跨越、服务业倍增和新农村建设”四大行动计划,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环境准入制度,全面推行绿色招商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强化择商选资,大力引进产业生态链长、产品关联度大、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高新项目和高端产业,加快引进、培育和发展静脉产业,积极推动企业自发配套、联合,形成生态产品链和产业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研究制订鼓励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积极引导企业从产品设计、原料选用、工艺控制、厂房建设等不同层面开展清洁生产、中水回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等循环经济试点和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等活动,力争把园区建设成为单位经济产出最高、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和污染物排放最少的地区之一。
  2、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率先建成生态园林新城区。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大力实施 “碧水、蓝天、绿地”工程,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绿化建设,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建成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绿地生态系统和城市景观水系,加强湿地保护,不断优化空气、水等环境质量,更加自觉地保护利用园区特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址,构建独特的城市人文环境,形成自然、清新、生态的城市环境风貌。同时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提高环境管理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准,提供更加稳定、优质、高效和低成本的公共管理服务,增强城市生活的方便度、舒适度与和谐度,构建最适宜企业发展、人才创业、人居生活的优良城市环境。
  3、大力推进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率先建成节约型社会先导区。按照新十年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提升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功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中水循环利用、余热利用、污泥资源化利用等循环型源厂建设,进一步提升环境容量和承载力;大力推行建筑节能设计,推广绿色建筑、绿色装修,在住宅小区、商业楼宇和工业厂房开展绿色示范建筑试点,力争率先达到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大力推进集约式、精深化开发,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力争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投资强度超过20亿美元;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深入推进环境友好企业、绿色和谐社区、资源节约型政府和绿色学校、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强化社区绿色功能配置、物品绿色交换、居民绿色生活服务,倡导更加健康、更加文明、更加节约的生活方式,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加大环境保护、管理与建设工作力度,营造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实现更高效益的经济增长,率先建成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紧凑型、生态型、节约型新城区,努力将园区打造成现代化的新天堂,成为率先发展、创新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示范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