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

发布时间:2007-11-14 00:00浏览次数:
 
 
(一)            项目名称及概要
名称:江苏省海安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背景:原海安镇工业园区和海安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经省政府及国家发改委批准合并为江苏省海安经济开发区。为加强海安经济开发区发展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进行开发区总体规划修编,本次规划是在回顾和总结上轮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对开发区发展进行合理定位,明确本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落实并完善总体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提出整体的产业空间架构,为编制下一层次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指导海安县的产业发展与园区建设持续稳步进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本次规划修编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向公众作出公示。
规划范围:以原有的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海安镇工业园区为主体,向东扩展到海防路以北西场镇风景路以西北凌河以南;向南到新长铁路;向西扩展到胡孙线;向北至宁启铁路。规划中的海安县城区除外。总面积约99.78平方公里。
园区发展定位为:生态良好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软件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产业定位为通讯设备、纺织、机械。
用地布局规划:整个园区的布局围绕产业和铁路运河码头的服务功能展开,以原有的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海安镇工业园区产业园为基础沿河沿路作适度拓展,从而形成工业和仓储物流功能互补的产业用地形态。非工业用地主要为区内的居住用地面积为215.15公顷、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为84.46公顷、绿化用地面积为1159.04公顷、道路交通用地面积为1317.54公顷、水域用地面积为1209.78公顷。区内的工业用地主要以一类工业用地为主布置在新通扬运河以北,用地面积为826公顷,其它各功能园区中也以一类工业用地为主。电子信息产业园位于老通扬运河与新长铁路西南侧,用地面积为290.79公顷。精细化工园位于栟茶运河与新长铁路之间,用地面积为260.05公顷。纺织工业园分四块布置,一块位于北凌河南侧海防路北侧、一块位于栟茶运河北侧以联发集团为主体、一块位于栟茶运河南侧精细化工园西南侧、一块位于如海河西侧田庄处,合计用地面积为1064.65公顷。高新技术产业园分两块布置,一块位于海防路北侧黄河路南侧,一块位于江海高速北侧、如海河西侧,合计用地面积为1068.09公顷。物流园分五处均衡布置,一块位于新通扬河两侧、一块位于栟茶运河北侧、一块位于火车站北侧、一块位于栟茶运河与老通扬运河交叉口、一块位于通榆南路西侧,合计用地面积为459.63公顷。装备制造产业园分两块设置,一块位于江海高速南侧、一块位于黄河路北侧,合计用地面积为846.01公顷。机械工业园位于如海河以西、新通扬河以南、黄海路以北,用地面积为562公顷。机电仪工业园分两处设置,一块位于栟茶运河北侧、如海河以东,此处含金属表面处理工业园,一块位于东海路以北,胡孙路以东,总用地面积为576公顷。
基础设施规划:园区给水由海安县城地面水厂供给。排水制度为雨污分流制,建设道路时同步实施管网工程,园区企业污水处理达接管标准后接入已建的方元污水处理厂、城南污水处理厂、化工园污水处理厂,联发污水处理厂及规划中的北凌河污水处理厂。采用集中供热,热源为华新热电厂、美亚热电厂、联发热电厂。
 
(二)            建设单位的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江苏省海安经济开发区
联系人:季鸿
联系电话:0513-88897046
 
(三)            承担评价工作的环评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902号
联系人:柏立森
联系电话:025-86555752
 
(四)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主要工作内容
1、通过对开发区总体规划的分析,回顾开发区的现状及开发过程,明确开发区的性质、发展目标、总体布局、优先发展项目以及主要污染物特征。
2、通过对区域环境现状的调查和评价,分析区域内大气、水、土壤及噪声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控制现状,调查了解区域内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现状,确定开发区存在的制约因素与主要环境问题。
3、通过对规划方案的分析,分析与区域发展目标的相符性,与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其生态适宜度,规划方案合理性并提出调整建议。
4、通过对开发区污染源分析,调查并预测开发区人口变化,预测区内大气、水污染物排放量及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与评价开发区内大气、地面水、声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影响。
5、通过对开发区的环境风险识别,分析确定开发区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确定风险源项,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预案。
6、分析开发区大气、水环境容量,提出大气、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提出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平衡方案。
7、分析开发区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补偿与保护的可行性,提出开发区生态建设方案,规划开发区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与生态型工业园建设方向。
8、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基于公众意见,综合论证规划的环境可行性,明确开发区的环境保护措施,提出鼓励、限制和禁止入区项目类型清单及最低环境准入条件,提出建立开发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制度建议,规划环境监测方案、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方案。
 
(五)征询公众意见形式
以电子邮件形式将您对该开发区建设及规划的意见、建议发送至以下邮箱:hkyhpys@163.com ;或来电至:025-86555752。
 
(六)            公示时间
2007年11月15日至2007年11月30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