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践环保优先 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发布时间:2007-06-20 00:00浏览次数:

努力实践环保优先 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 徐州“创模”工作调查报告

  [编者按]2006年底,徐州市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考核验收,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授予徐州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这是我省苏北地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省委李源潮书记对此作了重要批示,“徐州这样的老工业基地争得国家环保城市很有典型意义”。徐州坚持环保优先方针,积极推动环境优化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对我省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电力、建材基地,具有典型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特点,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昔日“进了徐州府,先喝二两土,白天喝不够,晚上还要补”成为徐州环境污染的真实写照,影响了城市形象,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继续前进的沉重负担。徐州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反思历史经验和教训,重新审视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和对策,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载体,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修复生态环境,破解环境整治难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环保优先,助推经济跨越发展
  创模使徐州展示了内陆资源型工业城市以环保率先发展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成功实践和美好前景。徐州通过创模,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了产业结构,解决了多年积存的环保难题,为徐州的经济社会构建了更高、更优、更和谐的发展平台。
  1、环保价值观提早确立,提升协调发展科学理念。“发展是政绩,环境保护也是政绩”。徐州的领导者明确提出:环保也是生产力,是新一轮发展的第一立足点、第一增长点和第一竞争点。没有环保就没有发展环境,经济就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徐州抓住环保这个核心,强化环境保护的内生机制,将环保作为重要目标,与经济发展一起部署、同时考核。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徐州提出“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将环境作为资源、作为资本、更作为发展力,从就发展抓发展到综合把握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从简单地保护环境到统筹考虑过程治理、源头控制和积极建设。徐州后起勃发,在实践中坚持“好在快前”,坚持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人居条件的“好”,实现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好”,加快促进区域发展的“快”,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2、环保工作提前融入,激发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坚持环保先行,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统筹规划,生态设施与基础设施同步建设,科学划定建设、发展和生态用地“坐标”,建设生态型经济区。坚持“跳出环保抓环保”,把产业集聚和循环经济发展作为重点,拒批和劝阻各类有污染的建设项目,加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引导企业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关闭和搬迁粗放利用土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腾出城市发展空间。坚持综合环境治理,加大基层环境管理的力量,定岗定责,包区包片、包路包段、包街包巷,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任务,落实各项整治措施,确保整治效果不反弹。“先治理、后发展”,“先环境、后建设”的发展道路使徐州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大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发展潜力逐步显现。
  3、环保质量提高跃升,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生态质量的提高改善了徐州对外开放的发展环境,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十五”以来,徐州市五年实际到账外资累计达13.09亿美元、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达139个,分别比“九五”时期增加4.42亿美元、126个。城市形象年年大变,城市功能较大提升,旅游产业蓬勃兴起,2005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80亿。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居民直接受益,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185元和4304元,按现价计算分别比2000年增长33%和56%。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12.15亿元,人均GDP 13160元,比创模之初的2000年分别增长88.1%和81.2%;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2000年的18.4 ∶ 46.8 ∶ 34.8优化为2005年的13.9 ∶ 50.3 ∶ 35.8;财政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财政收入145.26亿元,是2000年的3倍,占GDP的比重提高4.6个百分点。2004年徐州名列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第45位;2005年徐州城市竞争力位居大陆191个城市排行榜第36位。
  二、环保优先,以“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
  徐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电力、建材基地,资源消耗型的产业结构导致了水、大气“双结构污染”,影响了徐州的城市形象,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徐州以创模为载体,实施环保优先发展战略,改变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以环境优化增长的新路子。
  1、以“创模”为切入点,带动老工业基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开辟产业成长路径,推进节水型、节地型、集约型的高效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坚持“依托资源起步,甩开资源发展”,加速煤炭资源向电力资源转化,通过延伸加工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和企业群体;发挥区位、交通、规模优势,发展以生产性、生活性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发展层次,改变粗放经营,延伸产业、开发新品、多次增值;实现耕地零占用、燃料零运输、煤灰零排放,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拓展产业环境空间,以开放促环保兴产业,资本外引、产品外出,做大外来增量缩短本地资本积累过程,引进战略投资者改造本地传统产业,以严格的环保准入保障可持续发展;把资源环境建设同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结合起来,以扩大出口带动增产节约、促进环保上水平。创新产业运作方式,把资源与环境的问题消化在生产环节和每个企业;推行清洁生产,使企业成为“远看无烟、近看无尘、生产清洁、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工厂。运作开发园区,走集约式园区开发建设之路,节约发展成本,形成环境效益;扩大产业集聚规模,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规模企业,形成分工关系科学、综合竞争力较强的现代工业体系,吸纳和消化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不利因素。
  2、以“创模”为抓手,推进资源型城市科学转型。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运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市场观念,拓展立足资源优势搞开发的发展思路,从资源依赖转向市场导向型,培育竞争优势。不断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加强协调服务,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二是以长远发展为目标,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大幅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三是以多元化为载体,提升城市综合能力。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集约化开发和综合开发的道路,发展利于提高资源转换率和综合利用能力的相关产业及其他优势产业,改变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单一、结构功能单一、社会服务功能缺失的状况,提升城市综合发展能力。
  3、以“创模”为重点,着力建设环境和谐徐州。稳步改善环境质量。整治城区铁路、公路、旅游景点,拆除沿线违章、破旧建筑物,拆除沿途小锅炉。突出治理小餐饮和烧烤摊点,取缔所有占道、露天经营的烧烤摊点,全部疏导进场入室经营,使用清洁燃料。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增设垃圾中转站、新型道路清扫车、垃圾清运车,新建改建公厕、更新垃圾桶、设置果壳箱。市区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85.8%;对医疗废弃物处理场实施了技改,安全处置医疗废物。切实保障环境安全。严格把好建设项目审批关,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推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强化排污许可证的监管,严肃查处无证、超证排污行为。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环境违法排污行为形成持续打压态势。狠抓高耗能、重污染行业及重点流域、重大工程污染预防;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逐步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积极推进循环经济。以新的资源观认识资源、利用资源,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加大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支持海水、再生水、苦咸水、矿井水的利用。推行产品生态设计和使用再利用材料,提高金属材料利用率。加大钢铁、有色、煤炭等行业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加强煤层气等共(伴)生矿的综合开发利用,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
  三、生态环境修复重建,彰显城市魅力
  徐州是以能源和资源消耗型为主的工业城市,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对能源的过度使用,必然带来城市资源的紧缺、能源的紧张和环境的恶化,必然限制城市的发展。以生态修复为途径,逐步向生态型城市发展,达到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徐州打造成为碧水蓝天之市、富有魅力之都。
  1、“四城同创”为龙头,创建中形成合力。创模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环境和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徐州环境卫生基础较差、园林绿化较为薄弱,实践证明单打独斗搞创模,进展比较缓慢,涉及卫生、园林等的指标迟迟上不去。徐州提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文明城市的“四城同创”目标,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各部门协同配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点、线、面结合,大大加速了创模的进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城同创”的指标体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共建同创,成果得到了共享。“四城同创”打破了条块分割,整合了资源,实现了力量的凝聚;“四城同创”紧密结合、统筹规划、齐头并进、分线作战,加速了创建的进程;“四城同创”扩大了创建的范围,深化了创建的层次,放大了创建效应。
  2、生态建设为途径,工程实施中功能重构。调整功能区划。对城市规划发展范围划定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城区不设工业园区,不新增工业项目,把现有污染企业逐步搬迁至相应的开发区或工业集聚区,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城区不得规划、设计及建设居住、商业服务为一体的商住楼,逐步建立完善的人居、商贸、物流、服务、旅游功能分区。调整新城规划。按照“双核心、五组团、生态型”城市发展框架,完成新城区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新城区的起步区,初步形成商务政务高效、现代产业集聚、公共服务设施较为配套的现代化新城区。调整老城建设。以较大规模的企业外迁为着力点,认真实施空间梳理规划,按照老城区空间轮廓清晰、人口集聚适度、经济繁荣发达、环境优美怡人的思路,整体搬迁老城区重度污染企业,发展限制区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物排放量的企业。把危旧房、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拆迁棚户区建设新社区,使企业搬迁成为退二进三的增长点,旧房拆迁成为市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新机遇,整体推进城市环境升值和形态优化。
  3、生态修复为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生态修复和建设为途径,实现功能重构。针对缺水和水污染严重的特点,徐州市确立了“分质供水、污水进管、集中处理、尾水利用”的水环境综合整治理念,按照“城市河道由泄洪、纳污转变为生态、景观、休闲、禁污”的思路,相继实施了故黄河、奎河、荆马河、三八河清淤、截污、生态河堤、景观河道建设工程,对重点河道实施生态补水。实施资源化工程,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对奎河下游的三堡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整治,企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进入氧化塘深度处理回用,严禁排进奎河,其他污水全部截入铜山污水处理厂处理,切断了进入奎河的污染源;对沛沿河进行综合整治,沛城镇的污水全部进入沛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的尾水通过多级导流,进入沛县内河,作为工农业生产用水,不再进入沛沿河。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投资1100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系统,仅补充自来水就可产生421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以塌陷复垦为手段,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对矿区沟、渠、田、林和路的综合整治,探索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排灌工程先行、基础设施配套、种养加全面发展”的新路子。“十五”期间共投资2亿多元,完成复垦面积8.3万亩。积极创建生态示范区,环境保护向农村和自然保护区延伸。大力推行生态农业,降低农药、化肥用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工程,有效遏制农村面源污染。目前,已建成邳州市、丰县、睢宁县、沛县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示范区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59.1%。相继建成徐州市泉山、贾汪区大洞山2个自然保护区;徐州市云龙湖、新沂市马陵山和沛县微山湖湿地等5个风景名胜区,以及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邳州银杏省级森林公园和邳州国家级银杏博览园。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达969.76平方公里,由2000年占市域面积的0.26%提高到目前的8.61%,已率先成为苏北首个国家园林城市。
  四、机制体制创新,挖掘发展内生动力
  徐州“创模”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艰难曲折、碰见许多难题。这就需要以敢于冲破经验束缚的勇气,用创新的意识超越自我,用创新的实践破解难题,用创新的机制争创优势。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的新机制、新体制,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新路子,创造性地推动环保工作。
  1、制度创新,明确科学发展方向。推进循环经济的政策制度,调整产业发展导向,在产业结构和布局上体现环保优先的理念。一是从源头限制,压缩高消耗、高能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科技含量高、污染物排放少的现代产业。提升产业链的延伸能力,促进已有加工业的“生态补链”,建立有序的功能区域生产消费物流路径,提高废物(料)的利用率。二是设置现代化的环境管理制度,引导城市消费方式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规范城市人群活动空间布局,划分与环境容量、发展规模相适应的生活区和生产区。调整城市管理的行政秩序,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型环境管理构架。三是完善生态保护和污染长效监管制度,规范耕地资源的流向和配置,引导生态环境的重建;规范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引导生产、生活行为习惯的改变;综合环境治理,实施“环保优先”战略,从制度上解决污染物排放的监管盲点。
  2、工作创新,集聚发展力量。推向市场,引入社会化运营模式。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推进污水处理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采用BOT、TOT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外来资金和技术参与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产业化运作,解决了资金投入、项目建设、风险承担、效益享受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政府减支得税、企业发展得利、环境治理改善”的共赢格局,推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由公益性向可经营性资产的转变。综合调控,用好价格杠杆。运用价格调控机制,把环保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运行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依靠价格杠杆调控和解决耗能、耗水、耗材和污染问题,让节约的得利、消耗的增成本、污染的付代价。对高耗能企业实行差别电价,对生活、生产用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对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对高耗水行业实行限制性水价;在节能建材的推广和利用上给予政策优惠。从严监管,完善监控管理。在全省率先实施区级环保垂直管理,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实现环境监管的一步到位、一竿到底,形成从县(市)区到各行各业全面覆盖、从政府的职能部门到生产一线信息畅通的环境安全监察网络体系,“盖边见底、信息畅通、高效有序、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结合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推行“环保片警”制度,增强快速反应和及时处置水平,提高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3、考核创新,形成鲜明工作导向。一是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将环保作为各县(市)区年度经济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进行单独考核,明确不惜资源不重环保的干部不可提拔任用。二是建立创模工作联席会议、人大政协督察、检查考核等制度。严格考核奖惩,对创建工作不得力的单位,一律不予评为先进单位;对完不成任务、工作失职的单位,严肃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三是对城区政府不再下达工业项目考核任务;强制推行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评先晋级环保一票否决制、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环保评估制,引导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为政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第一门槛。
  五、弘扬环保精神,推动江苏“三创”精神新发展
  经济要腾飞,社会要发展,思想须先行。塑造和弘扬一种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在形势变化、时代前进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1、“创模”精神是江苏“三创”精神的具体体现。“创模”精神是攻坚克难的创业精神。徐州落后不服输,始终坚定发展信念不动摇。在环境条件有利时,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环境条件不利时,迎难而上,以环境保护创造发展机遇。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激活发展的内生机制,调动社会各种积极因素,汇聚社会各种发展资源,鼓励开拓、激励探索、保护改革、宽容失败。“创模”精神是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在艰苦奋斗的发展过程中,徐州人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创模”精神是争创一流的创优精神。在成绩面前不骄傲,不断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始终保持发展的危机感。徐州在发展中项项工作争先进、样样事情争一流,不仅比发展的速度,更比发展的活力、发展的潜力,比的就是发展的质量。
  2、“创模”精神是江苏“三创”精神的时代延伸。“创模”精神是一种“团结拼搏”的士气。徐州在发展困难面前不退缩,负重奋进、团结拼搏。集思广益、汇集集体智慧;薪火相传、凝聚集体力量。发展中,心往一处想、情往事业聚、劲往一处使、力往目标出。胜利时不骄不躁,挫折时不气馁、不言败。“创模”精神是一种“求实创新”的勇气。徐州在发展落后的现实面前,通过创新改变发展理念,向“环保优化经济增长”科学转变。推进环保制度创新、环保工作机制、体制和考核创新,加强技术开发,强化管理服务。工作不等不靠,依赖自我、扬长避短、排除万难。“创模”精神是一种“勇攀高峰”的志气。成绩面前不满足,困难面前不退缩。徐州围绕环保促发展,瞄准全省一流的工作标准,以“四城同创”不断自我加压、自我改进,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3、“创模”精神是江苏“三创”精神的新发展。“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求实创新、勇于争先”的精神是徐州“创模”中对江苏“三创”精神的新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产物,是徐州共产党人集体创造的精神财富。这一精神来自实践、内涵丰富,反映的是徐州人对科学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迸发着徐州人不甘落后、争创一流的高昂志气,生动地刻画出徐州人创机遇、促发展的自身形象,成为支撑徐州“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徐州正处于发展的新起点上,面临着新的征程,新的挑战,只有不断赋予徐州“创模”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把徐州“创模”精神优势转化为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协调发展的举措,才能把徐州打造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城市,才能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徐州作为一个传统老工业基地,又是能源大市和资源消耗型城市,从提出创模到正式建成只有短短的八年时间。徐州创模的八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八年,是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最明显的八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八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八年。通过创模,徐州的知名度提高了,徐州的吸引力增强了;通过创模,徐州的辐射面拓宽了,徐州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和魅力;通过创模,人们更加直观地看到了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希望,坚定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信心。其经验,对于苏北、淮海经济区、淮河流域乃至全国同类城市的“创模”工作都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正如省委李源潮书记的重要批示所阐述的“徐州这样的老工业基地争得国家环保城市很有典型意义”,值得认真地总结和推广。
  启示之一:从经济发展阶段上看,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也可率先走出一条“环境优化发展”的跨越之路。根据国际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进入工业化后期,人均GDP达8000-10000美元,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拐点”。沿海发达和我省的部分苏南地区基本上也是遵循这一规律。但徐州“创模”成功,说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阶段,人均GDP3000美元的情况下,只要率先树立环保优先战略方针,实践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也能开创经济快速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的良好局面。徐州的实践证明,环境保护工作对发达地区重要,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起步阶段一样重要。只有从源头上率先实践环保优先,优化结构,才能真正改变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进一步降低发展成本,缩短区域差距,走出一条以环境优化增长的跨越新路。
  启示之二: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上看,老工业基地的环境资源硬约束是完全可以突破的。徐州俗称“煤都”,是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和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具有典型的内陆资源型和能源消耗型的工业城市特点,资源消耗大,环境代价高,对发展经济的制约十分突出。徐州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人为本,从指导思想和全局战略的高度,将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力,动真格,求实效。在结构调整上,他们对水泥、造纸等传统产业,提出了“扶大关小,以关促治,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的思路,大规模整治大、中型企业,分期、分批对100多家水泥企业实施关闭、限期和停产治理,并根据群众呼声,狠下决心,将位于市中心、市民反映最强烈的徐州第二水泥厂关闭,明显改善了大气环境。目前,造纸企业的数量由1995年的138家锐减到目前的21家,但生产规模却扩大了6倍,COD排放量降低了90%,初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在产业提升上,他们抢抓一批重大原材料工业项目,通过延伸加工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了新的增长点。在城市功能定位上,他们由过去重经济增长转变为抓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切实将传统的工业型城区转变为集中布局,集约用地,集聚产业,集成管理的新型宜居型城市,基本形成了“双核心、五组团、生态型”的大都市基础框架和空间格局,提高了环境承载能力。徐州的成功实践又一次表明,经济和环保在欠发达地区也是可以协调发展的。
  启示之三:从环保优先方针的贯彻上看,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可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具有长远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特点,一般需根据目标要求、经济实力和区域差异等,因地制宜推进,分阶段实施。但如果坚持从源头上抓起,下定决心调整结构,排除万难全面治污,短期内环境质量也可取得突破性进展。据统计,徐州经过全面综合整治,云龙湖水质稳定在Ⅲ类,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良好以上天数由以前的不足100天上升到2006年的300天以上;淮河流域8条主要河流的9个考核断面,已有8个达标,比2000年增加了7个,达标率达到88.9%;单位面积COD排放强度由2001年的6.65吨/km2,下降到2005年的4.75吨/km2 ,减少了28.6%;单位GDP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由2001年的1.05kg/万元,下降到2005年的 0.44kg/万元,减少了58.1%。环境质量改善的结果,使得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投资环境明显提升,人民群众普得实惠:全市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明显减少,因呼吸道疾病死亡的人数也下降了24%。从徐州八年创模成功的实践来看,它为我们整治环境树立了信心和决心,也为我们把握环保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即既要注重打持久战,又要注重其可行性和可达性,努力开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探索了一条新路。
  启示之四:从坚持改革发展上看,创新体制机制可弥补区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短缺和不足。我国已建成的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基本集中于沿海发达地区,都有一定的资金、区位和技术等优势。欠发达地区的徐州,他们采用结构高新、产业调高、规模调大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政府推进和市场运作的体制机制,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增产减污,既弥补了区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短缺和不足,也创造了说服力强、影响力大、借鉴意义更为深刻的典型经验。在社会资金投入上,他们发挥市场价格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外来资金和技术成果参与城市污水处理,解决了污水处理厂建设难、运营难和达标难的“三难”问题,推动了环境基础设施由公益性资产向可经营性资产转变。如徐州三八河和奎河污水处理厂采用BOT和TOT建设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经验已成为全国学习的典型;在政府投入上,市财政每年安排的环保专项资金3000万元,达到了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平;在环境综合整治上,他们调整社会分配结构,切实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面临的一些困惑,初步实现了创模目标。目前,徐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增加到9座,污水处理能力43万吨,比2000年翻了两番,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到76.28%,进入全国前8位,走出了一条“政府得税、企业得利、银行得息、百姓得益”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新路。
  启示之五:从实践指导意义上看,徐州“创模”精神是建设新江苏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和弘扬一种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强大推动力。徐州“四城同创”中形成的“创模”精神,不仅增强了徐州人民团结拼搏的士气,提高了求实创新的勇气,更提升了“勇攀高峰”的志气。它体现了一种攻坚克难的创业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和争创一流的创优精神,它是江苏“三创”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产物。“创模”精神产生的示范效应,代表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更代表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时代精神。

  调研人员:省委研究室 张伟新 聂 乾
  省政府办公厅 尹荣尧 卞兆伦  
  省环境保护厅 朱德明 汤 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