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军

发布时间:2008-10-08 00:00浏览次数: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军

●  无锡市环保局

  今年以来,无锡市环保系统坚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将环保优先的理念逐渐转变为政策措施,把环境质量作为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把污染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性指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一是坚持组织推进机制。无锡市政府及时调整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并相继召开了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十大专项工作推进会”,部署了治太保源十大工程和十项措施,强化各级各部门对实现环境保护任期目标的主要责任。二是坚持上下联动机制。我局会同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联手推动污染减排、断面水质达标、提标升级等重点工作,全市推行河(湖、库、荡、氿)长制,由市、市(县)、区街道(乡镇)党政“一把手”,对直湖港等815条重点河道的考核断面挂牌负责。探索建立污染减排保证金制度和区域环境资源生态补偿试点,使工作压力逐级传递,工作任务层层落实。三是坚持考核问责制度,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无锡市治太保源工作问责办法》和《无锡市治理太湖重点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了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大督查”机制,由市级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分别对治太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督查,通过完善督查例会、督查报告、挂牌督办、涉案移送、责任追究、督查考评等一系列制度,保障和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加快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强化监测预警。编制监测预警方案。从今年2月份启动应急监测程序,应用卫星遥测、自动监测、人工巡测以及主要入湖河道水质监测情况的一日一报制度,实行24小时严密监控。二是全力捞藻清淤。在我市太湖岸线142公里范围,坚持机械打捞与人工打捞相结合,44艘捞藻船已投入使用,今年共打捞蓝藻17.3万吨。沙渚等水源地10.82平方公里清淤270余万立方米。三是狠抓截污控源。继去年全面封堵沿湖37个排污口后,今年,23条主要入湖河道沿岸189家企业170个排污口正强制封堵,目前,已封堵92个。城区192家排污企业年内一律实施限期接管。全市沿湖范围内的所有“三无”船舶已全面完成清理。环太湖1公里范围内畜禽养殖场(点)已全面取缔。四是推进提标减排。全市6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加快进行提标升级,配套建设脱氮除磷设施,目前,已有44座完成改造工程。从今年起,全市严格执行印染、化工、钢铁、电镀、造纸、食品制造等重点行业水污染排放新标准,目前,已下达限期治理名单709家,年底前仍不达标,坚决责令停业或关闭。五是保障供水安全。贡湖水源地取水口向湖心延伸3000米,水质较原来提升了一个等级,实施自来水深度处理,水质指标由原来35项增加至106项。长江第二水源一期工程提前20个月竣工,供水能力达40万吨/日,二期工程正加紧施工,预期今年年底竣工投产,供水能力将达80万吨/日,形成太湖与长江双水源双保险。六是实施生态修复。重点启动贡湖湾湿地等六大湿地工程,面积达1万亩。全面启动环太湖200米生态林建设,总面积1万亩,目前,已完成造林任务8000亩。实施净水渔业工程,今年在太湖生态保护区放流大规格鱼种90吨,小规格鱼种150万尾,贝类1170吨。
  三、大力开展生态创建。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无锡太湖保护区的决定》,大力推动以“三谷”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动漫设计和服务外包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坚持布局调优,对市区快速内环围合约50平方公里内工业企业实施退城进园。目前,全市75家企业列入搬迁调整计划,其中50家已完成搬迁调整,25家企业完成整体收购签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去年全市关停“五小”及“三高两低”生产企业869家、整改175家基础上,今年,计划关停“五小”489家和“三高两低”企业54家,共整改211家。二是狠抓总量减排工作。围绕新一轮年度减排任务,已排出301个COD减排重点项目和51个SO2减排重点项目,继续强化调控和监管力度。上半年,全市COD排放削减7819吨,完成全年计划减排总量的28.9%;SO2排放削减2.54万吨,完成全年计划减排总量的54%。三是整治农村生态环境。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积极实施清洁能源工程,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已建成规模养殖业沼气工程46个,建成蓝藻后处理发电项目1个。加快实施退养禁养、退渔还湿、退耕还林、降控氮磷,去年,全面取消环太湖1公里核心区的畜禽养殖,重点水源保护区和环湖地区退耕近1万亩。
  四、严厉实施铁腕治污。我市制订出台了《无锡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正在抓紧修订《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争取年内颁布施行。各级环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以最大的决心,最严的措施,持续开展全市范围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合力对污水处理厂和重点行业开展交叉执法、夜间检查、拉网检查和飞行检查,1至6月,全市共组织环保执法检查1.48万次,参加检查人数3.64万,检查企业1.77万家,查处违法企业765家。今年3月份以来,国家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全国人大环资委、省环保厅先后7次在无锡组织较大规模的执法检查,我们结合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一律实施挂牌督办,列出的105家挂牌督办的企业,都由所在地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为整改“第一责任人”,由所在地环保局长为“督办人”;一律实施高限处罚,上半年共处罚2159.5万元;一律实施限期治理,加大关停力度,去年对污染严重的426家排污企业实施关停,今年,又关停了59家污染企业。同时,还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制度,在全市2026家排污企业实现环境行为信息公开的基础上,环保与金融构建了绿色信贷体系。推行环保有偿举报制度,今年已对市民发放有奖举报奖金6000元。实行环保公众道歉和承诺制度,目前,已有79家违法企业自费登报作出公开道歉和承诺。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先后将5名违纪人员移送纪检监察部门给予党纪处分。司法部门建立环保法庭,对3名违法排污的单位法人作出了司法拘留处理。
  五、全面提升基础能力。去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系统在机构、人员装备、经费上都有突破性进展,正在逐步推进。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环保局切实加强乡镇环境执法队伍,共增加机构12个,新增环保人员76人,新增投入1216.5万元,配备车辆19辆,更新和添置各类大型装备51件。同时,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扶持项目,已报批44项,争取扶持资金3167万元。今年,又向上争取环保专项资金备选项目和环保科技项目222项。
  去年,无锡发生水危机后,尤其是今年以来,我们环保部门承受压力最大、工作任务最重、付出劳动最多、自我提升最快,各项工作成效显著,饮用水源地得到有力保护,太湖富营养化程度有所下降,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有所改善,小康断面水质达标率不断提升,总量减排完成年度目标,多项工作受到了上级的表彰。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太湖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入湖河道水质改善要付出艰辛努力,大气、噪声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工业污染治理、达标排放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我们正面临着各级领导重视环保、社会各界关注环保与环境质量改善缓慢的矛盾,环保部门承担艰巨繁重责任与自身基础能力滞后的矛盾。最近,无锡市委、市政府在组织开展“无锡还少什么”的思想解放大讨论中,进一步提出“无锡要努力成为全省、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军”,这对环保工作是极好的机遇,也形成了更为紧迫的“倒逼”,我们要顺势而为。下半年,要围绕“生态创牌、小康保牌、总量减排、执法治排、普查清排”,致力抓好以下几点。
  (一)坚持环境优化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要落实最强有力的环保监管制度。以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建设无锡太湖保护区的决定为契机,严格按照禁止、限制、控制建设区的空间管制要求,从严控制环太湖5公里纵深范围的开发建设。要加强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环境专项整治。通过限期整改一批、转产调整一批、提标改造一批、加速淘汰一批,确保完成“三高两低”和“五小”企业的年度关闭任务。另一方面,实施最强有力的铁腕治污手段。抓紧制订出台《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强化环保执法监督,对全市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以及国控、省控和市控涉水、减排污染源进行拉网检查,对查实的问题,一律挂牌督办。对偷排、超标排污企业,一律限期治理,一律实施高限处罚,一律征收超标排污费,一律公开曝光,对涉嫌构成犯罪的一律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生重大环境事故、环境质量改善不明显、存在严重环境问题的地区和企业实行区域限批、限排停排。
  (二)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环境资源体制改革。主要推行四项工作,一是从今年8月份起,全面依法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用一年时间完成重点工业企业发证,到2009年年底前全市所有排污单位做到持证排污。二是明年一季度前,首先在全市六大重点行业为主的国控、省控、市控重点污染源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及今年8月1日起的新、改、扩建项目排污单位中全面开展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作用试点工作,并开征COD排放指标有偿使用费,建立市级水排污权交易市场。三是今年下半年起,在陈东港、殷村港、官渎港等3条河流开展试点工作的基地上,启动我市部分河流区域环境资源补偿工作,主要在京杭运河无锡上游段、锡澄运河、伯渎港等河流开展试点,试点工作结束后,适时在我市其他主要河流推行。四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对软件及服务外包、动漫产业、IC设计、科技研发孵化器等项目,一律开辟行政许可绿色通道。进一步缩短许可时限,对报告书项目由法定的60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报告表项目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登记表项目实施“告知承诺制”,即来即办。对市级重大项目实施“保姆式”服务,全程主动跟踪服务。
  (三)强化监督监测体系,推进环保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形成水质自动监控系统,到今年年底前,初步建成太湖、长江和横山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口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及主要入湖河道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加快完善重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确保联网监控的重点污染企业COD和S02排放量占全市工业污染负荷95%以上。加快建设全市环境信息共享平台,筹建集监测监控、应急预警、现场查处、环境教育于一体的全市环境监控中心,形成管理集中、运行高效的预警反应机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