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环保优先  打造生态高邮

发布时间:2008-06-10 00:00浏览次数:

●  张少华 (中共高邮市委常委、副市长)

  近年来,我市以“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邮”为奋斗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施追赶式发展过程中,坚持环保优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重点治污工程建设,全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在全市GDP保持18%增长的情况下,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削减率分别达4.68%和1%,完成年度削减计划;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06年我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85.9,在扬州地区提前实现了小康环保考核目标,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环保工作行政推动力度。
  近年来,我市坚持环境立市、生态兴市的理念,在实施追赶式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并重的原则,切实把科学发展、环保优先的方针落实到发展的全过程。市委九届三次全会和2007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个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列为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考核目标,并以责任状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实行总量控制行政首长负责制。以分解落实市长环保目标责任状为龙头,每年将南水北调治污工程、淮河流域治污计划、创模、生态市建设等重点环保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制定了考核细则。2005年、2006年,市委、市政府分别下发了《高邮市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工作实绩考核暂行办法》和《关于在评先创优中实行环保工作一票否决的通知》,进一步落实了环保目标责任追究制,通过行政考核和法律许可相结合的措施,推动区域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同时,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四套班子主要领导还以各种形式督促、检查和指导环保工作,确保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以及北澄子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等环境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得以顺利推进。为打造生态高邮,提升我市的综合竞争力,2007年市委专门成立了“生态高邮”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推动生态市建设。
  二、以“创模”和生态市建设为抓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我市始终将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作为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规划的一项基础性、约束性、指导性内容,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在2002年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还分别于2003年、2005年提出了建设国家环保模范城和生态市的目标,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市80%乡镇建成环境优美乡镇。根据这一目标,为切实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我市重点实施了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代表的一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工程。同时,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对农村环境实行综合整治,大力推行循环经济,重点实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建设秸秆发电示范工程,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置机制,积极推广生态养殖,着力解决农村面源污染。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产品应运而生,高邮湖湿地、东湖、绿洋湖等3个自然保护区相继建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扬州市以上环境优美乡镇5个,其中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扬州市以上生态村32个,其中省生态村6个;同时建成16所绿色学校,其中国家级1所。
  三、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强污染的源头控制。
  近年,我市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大力加强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加快城区重点工业污染企业退城进园步伐,先后对市染化厂等20多家污染严重企业实行了关停迁。严格环境准入,实行源头控制,先后否决、劝退小造纸、化工、炼焦、电镀、印染等污染严重项目47个。同时按照“区域集中、开发集约、能源集合、产业集聚、污染集中治理”的原则,督促市经济开发区、鸭业园区和各乡镇工业集中区落实环境发展规划或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所有新建项目必须进入园区,围绕各自的产业特点,开展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两高两低”产业链招商。并注重在全市范围内宣传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区的政策优势,积极鼓励发展太阳能光伏、LED、木塑等既代表产业发展方向又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产业;积极扩大电线电缆、电动工具、石油机械、医疗器械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提升纺织、服装、箱包鞋等传统产业,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四、以治污减排为重点,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我市以控制排污总量为抓手,通过限期治理、专项整治、挂牌督办等形式,近年先后对化工、造纸、电镀、蓄电池行业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共完成了210个污染治理项目。对全市105家重点工业企业实行“绿蓝黄红黑”五级管理,激励黄牌企业,鞭策红牌企业,严查黑牌企业,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同时,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努力构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至2006年底,已有32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计,12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家企业获省环境保护先进企业,一批企业通过压缩生产线、深度治理和技术改造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物耗。2007年1至9月份,我市化学需氧量已削减500.56吨,占年度目标的71.5%;二氧化硫已削减163.12吨,占年度目标的65.8%,完成进度在扬州市名列前茅。
  五、以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为突破口,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群众切身利益,改善环境就是稳定社会的理念摆在重要位置,突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利益诉求,使百姓成为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资源的第一享受者。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为重点,开展饮用水源专项整治,对全市34个日供水能力1000吨以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地划定保护区,对保护区内工业、农业、畜禽养殖、地表径流、三产等五大方面的污染源情况进行了整治。按照“关闭、集中、整治”的要求,对全市50家化工企业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并先后关闭了9家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目前列为南水北调治污工程的造纸黑液塘治理和北澄子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正在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行,管网建设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有力地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有一定社会影响、久拖不决的环境问题,有效地消除了威胁区域生态安全的隐患,保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六、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环保执行力像钢铁一样坚硬”的要求,不断加大行政执法能力建设,逐步形成强有力的执法态势。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重点,依法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确保重点企业排污申报登记率、排污许可证执行率、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率均达100%,初步实现了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目标。着力加大环境现场执法力度和频次,组织力量深入企业进行监督性环境污染监测和环境现场监察。连续4年深入开展“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矛盾交织的难点问题进行挂牌督办,重拳出击,联合执法取缔了湖西6家死灰复燃的小电镀,扬州国安纸业有限公司违反“三同时”,责令其停产治理,对三垛电镀厂超标排污案和2起噪声扰民案审请法院强制执行,控制了污染反弹。近年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近40件,依法打击了非法排污现象,维护了环保法律法规的尊严。(摄影:刘青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