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4000650/2020-10460 组配分类:生物与生态环境
发布机构:监测中心 发文日期:2020-11-09
名 称:江苏省生物环境状况(2006年度) 文件编号:
内容摘要:一、调查工作概况 1、调查内容   2006年我省开展了主要饮用水源地、长江、京杭大运河、太湖等河流湖泊以及近岸海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湖泊和近海富营养化状况调查,主要水产养殖区(淡水、海水)水产品生物质量调查,水体微生物监测,环境空气指示生物监测等工作。 时 效:

江苏省生物环境状况(2006年度)

发布时间:2009-09-01 21:40浏览次数:
一、调查工作概况
1、调查内容
  2006年我省开展了主要饮用水源地、长江、京杭大运河、太湖等河流湖泊以及近岸海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湖泊和近海富营养化状况调查,主要水产养殖区(淡水、海水)水产品生物质量调查,水体微生物监测,环境空气指示生物监测等工作。
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共布设点位145个,其中长江干流9个,京杭大运河20个,淮河5个,城市河流及其它14个,湖泊61个,主要饮用水源地19个,近海17个;湖泊和近海富营养化状况调查50个;水产品生物质量调查布设点位11个;水体微生物监测调查点位27个,环境空气微生物调查点位51个;环境空气指示生物监测点位50个。
  由于底栖动物移动能力差,种群和群落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其变化情况可以稳定反映水环境及污染程度的变化,因此水生生物多样性主要以底栖动物为代表类群重点开展调查,在近岸海域和湖泊另外增加了浮游动植物的调查内容。湖泊、水库和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水平通过测定叶绿素a浓度来确定。水产品生物质量调查的项目主要为铜、锌、铅、镉、铬、砷和汞等重金属指标。微生物环境调查项目主要为饮用水源地粪大肠菌群和环境空气中的细菌、霉菌含量状况。环境空气指示生物监测项目为环境功能区植物叶片含硫、含氟量。
2、评价标准与方法
  水生生物多样性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评价,以反映主要水体水生生物状况;湖泊、水库和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水平通过计算营养状态指数-TSIChl)来进行评价;水产品生物质量分析结果中铜、铅、镉、铬、砷和汞采用《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18406.4-2001)评价,锌采用《食品中锌限量标准》(GB13106-91)评价;饮用水源地急性生物毒性测定采用发光细菌法(GB/T 15441-1995),利用发光细菌相对发光度与水样毒性组分总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的原理,通过生物发光光度计测定水样的相对发光度L(%)来表示其急性毒性水平;水体微生物指标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空气微生物指标参照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制定的《大气微生物污染级别划分标准》评价;植物叶片含硫、含氟量采用污染指数(IP)法评价。
具体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见附录。
 
二、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
  2006年我省河流测点共计发现底栖动物91种,主要包括软体动物23种、寡毛类18种、多毛类3种、蛭类4种、水生昆虫33种(摇蚊类29种)、线虫4种和甲壳动物6种。

  我省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总体较高,但是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并不理想,生物完整性状况较差。清洁水体指示物种(即水污染敏感物种)数量极少,并且分布范围有限,大部分水体底栖动物组成以耐污种为主;优势种为极耐污的克拉泊水丝蚓(Limnodrilus claparedianus)和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risteri),最高密度达到73600个/m2(常州京杭大运河横洛间采样点),表明我省主要水体生态环境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1、主要饮用水源地
  我省主要饮用水源地底栖动物的物种数量为59种,包括软体动物18种、寡毛类16种、多毛类1种、蛭类3种、水生昆虫15种(摇蚊类12种)、线虫3种和甲壳动物3种,优势种多为克拉泊水丝蚓(Limnodrilus claparedianus)。
  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全省19个饮用水源地点位中有74%的生物多样性较好,底栖动物处于一般~较丰富状态;26%的处于底栖动物较为贫乏的状态。与2005年相比,我省主要饮用水源地生物多样性丧失较快,2005年主要饮用水源地Shannon-Wiener指数在2.5以上的测点为5个,而本年度仅有徐州京杭大运河蔺家坝和常州长江西石桥2个测点处于这一指数水平。

2、主要河流
  我省主要河流底栖动物的物种数量为79种,包括软体动物21种、寡毛类16种、多毛类3种、蛭类3种、水生昆虫29(摇蚊类26种)、线虫1种和甲壳动物6种,优势种多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risteri)。
  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全省有43%的点位底栖动物处于贫乏和极贫乏的状态,2005年此类点位占50%;13%的断面,主要是城市河流的测点,未监测到底栖动物,2005年此类测点是15%;44%的断面处于物种丰度一般和较丰富的状态,2005年此类断面则是35%。总体而言,2006年度我省主要河流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污染状况有所改善。

  长江:我省长江段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为12种,主要包括软体动物4种、寡毛类5种、多毛类2种和摇蚊类1种,优势种为颤蚓(Tubifex sp.)。
  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71,处于贫乏状态,虽然仅有南京的江宁河口、九乡河口、三江河口、扬州的小河口上游、四水厂、镇江的青龙山、泰州的高港码头和南通的小李港、姚港进行了底栖动物的调查,但是这些调查结果也部分地反映了长江干流底栖动物多样性的丧失。青龙山和高港码头采样点未监测到底栖动物,其余的断面也均评价为物种单一,分布不均匀的贫乏状态。
  京杭大运河:我省京杭大运河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为38种,主要包括软体动物13种、寡毛类14种、多毛类3种、蛭类2种、摇蚊类4种和甲壳动物2种,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risteri)。
  京杭大运河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06,评价为一般状态,而2005年的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92,说明京杭大运河部分断面底栖动物群落丰度有所提高。底栖动物群落主要为水栖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摇蚊类幼虫为主,从徐州段至苏州段,软体动物(螺类+蚌类)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从7种降至0种。软体动物物种数(Number of Molussca taxa)是一个随污染越重、值越低的水质评价指标,由此可见,京杭大运河无锡和苏州段水体污染较重,徐州段较好。各段面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可见表1。
表1 京杭大运河各段面底栖动物群落组成(2006年)
 所属地区
种类数
徐州
宿迁
淮安
扬州
镇江
常州
无锡
苏州
寡毛类
11
2
2
1
1
5
-
3
螺类
4
3
3
3
4
0
0
0
蚌类
3
2
3
0
0
1
0
0
摇蚊
2
1
0
0
0
1
0
0
其它
4
0
0
1
0
1
0
0
合计
24
8
8
5
5
8
-
3
   注: - 表示未定种,无法合计
  与2005年相比,京杭大运河各段水生生物多样性均呈现上升趋势,底栖动物总的种类数和软体类的种类数都有所增加。
  淮河:淮河的红光化工厂、盱眙淮河大桥和苏北灌溉总渠三堡、苏嘴、徐北闸共计五个断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我省淮河段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度为12种,主要包括软体动物10种和寡毛类2种,优势种为湖沼股蛤(Limnoperna lacustris)和河蚬(Corbicula fluminea)。
  河蚬和中国圆田螺的出现频率较高,每个断面均有几种软体动物出现,说明上述断面的水质较好,淮河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86,评价为一般状态,而2005年的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43,说明淮河部分断面底栖动物群落丰度有所提高。
 
  望虞河:望虞河是引江济太工程的主要通道,仅监测到克拉泊水丝蚓(Limnodrilus claparedianus),生物多样性贫乏。
  城市河流:我省城市河流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为16种,主要包括软体动物9种、寡毛类5种、蛭类1种和摇蚊类1种,优势种为克拉泊水丝蚓(Limnodrilus claparedianus)。
  由于受工业生活污水的影响,城市河流生物多样性受到很大的破坏,群落组成比较单一,以水栖寡毛类和小型螺类为主,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值为0.95,处于贫乏状态。但淮安废黄河较好,为较丰富状态,采集到7种底栖动物,并有3种软体动物;连云港蔷薇河和盐城通榆河、新洋港的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84、1.72和1.40,评价级别为一般;淮安清安河和南京秦淮河大部分测点没有采集到任何一种底栖动物,说明城市内水体的生态功能基本丧失,已不适宜底栖动物生长。
  溧阳大溪水库溢洪河道大溪河:在对水生生物的监测中,也发现底栖动物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部分人类干扰较少的地区底栖动物资源异常丰富,溧阳大溪水库溢洪河道大溪河观山桥一个断面物种数就高达48种之多,Shannon-Wiener指数为2.74,水生生物多样性评价为较丰富状态。但这个全省底栖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河道也出现了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的现象,2005年的物种丰度为83种,Shannon-Wiener指数为3.65,评价级别为丰富。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重点保护,考虑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这一难得的资源。

三、湖泊水生生物多样性
  2006年全省分别在太湖(无锡和苏州)、阳澄湖(苏州)、洪泽湖、滆湖、长荡湖(常州)、骆马湖(宿迁)、陡湖(淮安)、云龙湖(徐州)、濠河(南通)、瘦西湖(扬州)、玄武湖、固城湖、石臼湖、莫愁湖和珍珠泉(南京)布设61个测点开展底栖动物、浮游动植物的调查(本节评价中另外包括6个湖泊饮用水源地测点)。
  我省主要湖泊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为75种,主要包括软体动物30种、寡毛类13种、多毛类2种、蛭类5种、水生昆虫23种(摇蚊类19种)和线虫2种,优势种为湖球蚬(Sphaerium lacustre)。
  采用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对底栖动物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我省主要湖泊水生生物多样性状况好于河流,26%的湖泊测点处于丰富和较丰富状态,56%的处于一般状态,还有18%的处于贫乏状态。与2005年相比,我省主要湖泊水生生物多样性增加较快,贫乏和极贫乏的测点下降了15%,并且出现了4%评价为丰富的测点,分别为南京的固城湖、莫愁湖和玄武湖的东南湖测点(图5)。

  浮游动物调查结果表明全省湖泊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门、原腔动物门轮虫纲、甲壳纲枝角目和甲壳纲桡足目共计175种,原生动物的种类最为丰富,为79种(图6)。

  浮游植物-藻类调查结果表明全省湖泊浮游植物包括9个门类(蓝、绿、硅、隐、甲、裸、金、黄、轮藻门)总计357种(图7)。其中种类最为丰富的是绿藻门和硅藻门,分别为157种和76种。

1、大型湖泊
  太湖:太湖底栖动物群落主要由软体动物、寡毛类、多毛类和摇蚊类组成,寡毛类在底栖群落中占了绝对的优势,达到总数的67%。寡毛类在水体评价指标中属于耐污型种群,这一类群的大量存在反映了太湖水体的污染已经使多数较为敏感的种类和不适应缺氧环境的种类逐渐消失,而仅保留耐污种成为优势种群。以无锡四号灯标测点的寡毛类所占比例最高,其生物多样性指数也是最低的。苏州浦庄和渔洋山测点主要由水体清洁指示种软体类和多毛类构成,说明水体受污染程度是最小的。
  太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05,处于一般状态,2005年其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为1.08。其中,四号灯标测点最差,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仅为0.19,评价为贫乏状态;浦庄和渔洋山较好,为较丰富状态,生物多样性指数为2.22和2.05。
  太湖东部沿岸区生物多样性明显好于梅梁湖和五里湖,东部沿岸区测点评价级别为较丰富,而梅梁湖和五里湖测点评价级别为贫乏;以软体动物为例,东部沿岸区软体动物数量百分比均值为81.4%,而梅梁湖和五里湖的软体数量百分比均值为8.0%,这与水质污染特点是一致的。
  太湖浮游动物的优势种群为原生动物和轮虫,与2005年的优势种群全为原生动物相比,优势种群多样性有所增加;浮游藻类优势种群为蓝藻门,这与太湖的富营养化密切相关。
  洪泽湖: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为12种,全部由软体类组成,包括瓣鳃纲8种和腹足纲4种,其优势种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占底栖总量的39%,但是各点的物种分布并不均匀,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在一般和贫乏状态。
  洪泽湖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主要是枝角类的大尾溞(Leydigia sp.)和桡足类的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但优势度不明显,均在11%以下,说明洪泽湖浮游动物分布均一,多样化较好;浮游藻类优势种为绿藻门的新月藻(Closterium sp.)和小双胞藻(Geminella minor),这是中营养型湖泊大量生存的藻类。
 
  阳澄湖: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为12种,主要包括软体动物3种、寡毛类4种、蛭类1种和摇蚊类4种,其优势种为刺铗长足摇蚊(Tanypus punctipennis),占总量的53%,和2005年相比没有较大的变化。
以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结果来看,阳澄湖的生物生存状况一般,其均值为1.45,9个测点则都处于物种丰富度较低,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一般状态。与2005年相比,生物多样性状况略有改观,西湖南、入湖口从贫乏转为一般状态。
  阳澄湖浮游动物的优势种是轮虫类的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浮游藻类优势种是隐藻门的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滆湖: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为38种,主要包括软体动物10种、寡毛类9种、摇蚊类12种、蛭类2种、水生昆虫3种和线虫2种,其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占总量的51%。
  以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结果来看,滆湖的底栖动物物生存状况一般,其均值为1.65,从各个测点的结果来看,湖泊北部和南部明显存在差异,北部平均每个点位有7.5种底栖动物,1.5种软体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结果为较丰富;而南部平均每个点位有12种底栖动物,4.5种软体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结果为一般,与水质污染的空间分布的特点一致。
  骆马湖:底栖动物主要由软体动物和寡毛类组成,其物种丰富度为8种,主要包括软体动物5种、寡毛类2种和摇蚊类1种,其优势种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占总量的39%。
  以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结果来看,骆马湖底栖动物生存状况尚可,其均值为1.55,7个测点中有1个测点评价为较丰富,有1个测点评价为贫乏,其余为一般。
2、其它湖泊
  苏南湖泊:南京的玄武湖、莫愁湖、石臼湖、固城湖、珍珠泉和常州的长荡湖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为25种,主要包括软体动物10种、寡毛类5种、蛭类2种、水生昆虫7种(摇蚊类1种)和线虫1种,其优势种为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和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
  苏南的中小型湖泊整体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较高,除南京的珍珠泉评价为一般状态外,其余湖泊测点均评价为丰富和较丰富级别。其中常州长荡湖的优势种为前囊管水蚓(Aulodrilus prothecatus);固城湖的优势种为粗腹摇蚊(Macropdopia Thienemann);莫愁湖和石臼湖的优势种为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sp.);玄武湖和珍珠泉的优势种为摇蚊类;与2005年相比,生物群落结构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南京的湖泊浮游动物的优势种群为原生动物,浮游藻类的优势种为蓝藻门的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 glauca)。
  苏北湖泊:淮安的陡湖、南通的濠河、徐州的云龙湖和扬州的瘦西湖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为32种,主要包括软体动物18种、寡毛类6种、多毛类2种、蛭类1种和摇蚊类5种,其优势种为罗甘小突摇蚊(Micropsetra logana)。
  濠河和云龙湖的东湖东北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较高,评价为较丰富状态;瘦西湖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值最低,为贫乏级别。陡湖的优势种群为软体类;云龙湖与2005年相比,优势种群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仍是摇蚊类;扬州的瘦西湖则稍有改善,从2005年耐污型寡毛类占绝对优势的状况转变为软体腹足类的数量有所增加。
濠河浮游动物的优势种是原生动物的急游虫(Strombidium sp.),浮游藻类的优势种是隐藻门的卵形隐藻(Cryptomomas ovata);云龙湖的优势种是原生动物的游仆虫(Euplotes taylori),浮游藻类的优势种是蓝藻门的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sp.)。
 
四、近岸海域水生生物多样性
  以连云港、南通近岸海域的17个测点展开监测,共计发现6门(软体、环节、棘皮、腔肠、脊索、甲壳动物门)33种底栖动物,其中软体类13种,多毛类8种,甲壳类8种,棘皮动物1种,腔肠动物1种和鱼类1种。南通的5个测点以软体动物吉良斑捻螺(Punctacteon kirai)为优势种,生物多样性指数除JS22测点评价为贫乏外,其它测点为一般状态,与2005年相比略有改善;连云港的7个测点以甲壳动物的异角蜾蠃蜚(Corophium homoceratum)为优势种,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为较丰富和一般。
  浮游动物共计75种,其中原生动物和腔肠动物各16种,甲壳动物17种,毛颚动物12种,轮虫类3种,桡足类7种,被囊动物和多毛类各1种,鱼类2种。连云港和盐城测点的优势种为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南通测点的优势种为海洋真刺水蚤(Euchaeta marina)。

  浮游植物-藻类调查结果表明全省近岸海域浮游植物包括6个门类(蓝、绿、硅、隐、甲、黄藻门)总计69种。其中种类最为丰富的是硅藻门,51种;连云港测点的优势种为密集海链藻(Thalassiosira condensata),占总数的23.6%;盐城测点的优势种为具缘微囊藻(Microcystis marginata),占总数的99.5%;南通测点的优势种为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占总数的39.5%。

五、湖泊和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
1、主要湖泊
  太湖、洪泽湖、阳澄湖、滆湖等大型湖泊叶绿素a平均值分别为30.8、5.3、21.8、35.8 mg/m3,对应TSIChl)分别为60.8、46.8、60.4、65.5。太湖、阳澄湖、滆湖属于富营养型,洪泽湖属于中营养型。各测点测值分布范围在3.3~90 mg/m3之间,最大值出现在太湖沙渚,最小值出现在洪泽湖龙集乡北;中型湖泊固城湖和石臼湖叶绿素a平均值分别为59、43,对应TSIChl)分别为70.6、67.5,均属于富营养型;濠河、玄武湖、莫愁湖、紫霞湖、珍珠泉、云龙湖、瘦西湖等小型城市湖泊叶绿素a平均值分布在3~92 mg/m3之间,除云龙湖、紫霞湖和珍珠泉为中营养型外,其余湖泊均为富营养型。各测点测值分布范围在3~113 mg/m3之间,最大值出现在莫愁湖,最小值出现在紫霞湖
  与2005年相比,我省主要湖泊中大型湖泊富营养化有加重趋势,中小型湖泊没有明显变化。

2、近岸海域

   江苏近岸海域叶绿素a含量在0.72~6.01 mg/m3之间,最小值在JS19测点。TSI(Chl)分布在27.3~48.2之间,均值为38.4,属于中营养型。
  总体来看我省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尚可,贫营养型和中营养型测点分别占58.3%和41.7%。

六、水产品生物残毒状况

  2006年我省水产品生物质量总体不容乐观,所调查的25.7%的水产品样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镉和铅,锌和砷也偶有超标现象。
   贝类、甲壳类、大型鱼类生物体污染物富积效应明显,污染物含量较高,小型鱼虾相对较为清洁。
   洪泽湖、高邮湖、溱湖和长江水产品生物质量较好,滆湖、太湖、阳澄湖部分湖区以及近海水产品生物质量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滆湖水产品铅和锌含量超标,南通、连云港海水养殖区水产品中出现镉和砷超标。
 
七、生物毒性环境状况
  2006年我省主要饮用水源地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尚好,全省开展的25个测点相对发光率范围为79.6~192.8,均评价为低毒状况。

八、微生物环境状况
1、水环境微生物环境状况
  主要饮用水源地调查点位中水质为Ⅰ类、Ⅱ类、Ⅲ类的测点分别占总数的19%、26%、55%。位于太湖的无锡沙渚、小湾里和苏州金墅、渔洋山以及泰州长江口岸水厂水源地几乎未受微生物污染,粪大肠菌群数介于26~135个/L之间,评价水质类别为Ⅰ类;常州、南通、扬州和镇江位于长江干流的水源地受沿江城市排放生活污水的影响,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粪大肠菌群数介于3433~7933个/L之间,评价水质类别为Ⅲ类。与2005年相比,长江干流微生物环境变差,部分断面水质微生物评价类别由Ⅱ类下降为Ⅲ类。
  连云港近岸海域的8个测点基本未受到人类生产和生活污染的影响,粪大肠菌群数均小于40个/L,南通近岸海域的6个测点则有75%的评价为Ⅱ类和Ⅲ类。
2、城市空气微生物环境状况
   我省南京、无锡、苏州、淮安、徐州、常州、南通、扬州、连云港、盐城、泰州和镇江等12市开展了空气中细菌和霉菌含量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尚好,评价级别以清洁和较清洁为主,评价结果为污染和轻微污染的的城市为南京和泰州市。
   全省空气微生物-细菌平均值介于203~4347 cfu/m3之间,细菌含量最低者为无锡市,最高者为南京市;霉菌平均值为74~1755 cfu/m3,霉菌含量最高者也为南京市。从全年监测情况来看,秋季空气微生物含量略低于春季。
 
九、城市空气污染的生物效应
  2006年,南京、无锡、苏州、淮安、徐州、常州、南通、扬州、连云港、泰州和镇江等11个省辖市开展了悬铃木、樟树和雪松等指示植物叶片中含硫量和含氟量的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我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等级以清洁和轻度污染为主,氟化物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要重于硫化物的影响。
 
十、结论
1、江苏省2006年调查发现底栖动物127种,浮游动物175种,浮游植物357种
   2006年江苏主要水体调查发现底栖动物共127种,其中软体动物占31%;浮游动物175种,原生动物占45%;浮游植物357种,其中蓝绿藻占61%。
2、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不高,普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每个点位平均7.0种,一般不超过8~11种,每个点位软体动物平均3.1种,表明江苏平原水网底栖动物物种资源多样性不高,普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3、苏北水网生物多样性好于苏南水网
以软体动物为例:
   河流方面,苏北测点软体动物出现率88%,每个断面软体动物平均出现4.1种;苏南测点软体动物出现率62%,每个断面软体动物平均出现1.9种。
   湖泊方面,苏北测点软体动物出现率94%,每个断面软体动物平均出现4.4种;苏南测点软体动物出现率出现率93%,每个断面软体动物平均出现3.0种。
4、湖泊生物多样性好于河流
   以软体动物为例,河流软体动物出现率75%,每个断面软体动物平均出现3.0种;湖泊软体动物出现率94%,每个断面软体动物平均出现3.8种。
5、长江底栖动物多样性尚可,但优势生物种类变化,有机污染风险增加
   长江底栖动物优势生物种群是寡毛类且在一些饮用水源地断面这类生物的密度每平方米可接近千个,这是有机污染的生物群落效应,指示着这些饮用水源有机污染风险的增加。
6、京杭大运河部分断面底栖动物群落丰度有所提高,南北断面差别显著
   京杭大运河徐州、淮安、扬州、镇江段的底栖动物群落丰度有所提高,从徐州段至苏州段,软体动物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
7、底栖动物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部分人类干扰较少的地区底栖动物物种资源异常丰富
   虽然江苏底栖动物多样性普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溧阳大溪水库溢洪河道大溪河观山桥一个断面物种数就高达48种之多,是江苏全省底栖动物物种资源最为丰富的水库,这样的区域在苏南可能是绝无仅有的。
8、苏南大中型湖泊底栖动物分布空间差异明显,与水质污染的空间分布一致,与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一致
  东太湖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西太湖,滆湖北部和南部明显存在差异,北部平均每个点位有7.5种底栖动物,1.5种软体动物;南部平均每个点位有12种底栖动物,4.5种软体动物,与水质污染的空间分布的特点一致。
9、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基本稳定,浮游植物-藻类密度与富营养化程度密切相关
   平原浅水型湖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近年来趋于稳定,由于富营养化的加剧和鱼类捕食的压力,个体趋于小型化;藻类密度则与富营养化指数TSIchl)密切相关,呈现明显正相关趋势。
10、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较好,连云港海域好于南通
   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状况较好,17个测点主要评价级别为一般和较丰富,连云港海域生物丰度好于南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