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路径 实现新发展

发布时间:2009-09-03 00:00浏览次数:

探索新路径  实现新发展

●  华中兴 (太仓市环保局局长)

  太仓市环保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这个大局,全局上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突破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的常规路径,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解决省厅提出的3个重点工作和7个突出环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努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实效性。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大污染减排力度,深化环保改革创新,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为发展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为百姓创造更好的环境质量,促进太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半年,太仓市环保局完成排污费征收2566万元,同比增长10.2%;行政处罚案件12件,处罚金额53.8万元;监测站收入155万元,同比增长19.2%。
一、创新环保工作机制,构筑太仓环保新高地
  成功构建环保“三级”网络体系。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通过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以镇促村,建立健全城乡环保工作三级网络体系(市有环保局、镇有环保办、村(社区)有环保员),环保系统人员从原有的120人壮大到目前的300多人,环境保护城乡一体化的管理网络已初步形成。首次聘任环保员。对全市158名村(社区)环保员实施三年聘任制,实现了全市行政村(社区)环保专职人员全覆盖。为增强环保员的履职能力,太仓市环保局邀请省、市专家领导就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建设项目管理、环保“四进”等8个课题对环保员进行集中培训。制订了《太仓市村(社区)环保员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建立了联系制度和活动制度,加强了工作考核。壮大基层环保力量。主动与镇(区)负责人协商,抽调经验足、懂业务的人员加入环保队伍,全市镇(区)环保办工作人员从18人扩至42人。打破原有管理模式,创新环境监察中队与乡镇环保办合署办公新模式,每镇从事环保工作的人员达到8到10人,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推进、整体提高。
  环保执法从检查向服务转移。监测现代化建设基本实现,投资400余万元完成了监测站实验大楼整体改造,实验室总面积达700平方米,今年继续投入400万元用于监测仪器设备升级换代。正确解决严格执法与优化发展的关系,切实做到在监管中强化服务,在服务中做好监管。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7个环境监察中队全部派驻7镇第一线,做到全覆盖,每个中队最快5分钟内到达现场,零距离服务基层。加强对企业的监测服务指导,逐步开展了对全市相关企业内部实验室人员跟帮传带、组织培训和上门指导,并向服务对象发放服务联系卡1400多张。
二、治理农村“三大”污染源,改善农村大环境
  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面广量大的农村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说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优良的农村生态环境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实基础。通过抢抓机遇,危中求机,把治理农村“三大”污染源(生活污水、养殖业污染、农村垃圾)作为重要抓手,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真正使环保工作成为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农村“三大”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近年来,尽管全市环境质量逐年提升,但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农村“三大”污染源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要障碍。突破养殖业污染治理“瓶颈”,实施了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08、2009、2010年分别完成10%、45%、45%治理任务),重点治理100余家畜禽养殖场。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以业主投入治理为主,政府在三年内拨出500万专款,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用于加快养殖污染治理步伐。市政府出台了《太仓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意见》,各镇按要求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了治理计划,明确了责任和要求。去年11月、今年2月先后对2批55家规模养殖场下发了实行限期治理的决定,通过联合6部门召开现场推进会,检查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进度和质量。市委书记、市长就治理情况先后3次作了重要批示,目前实施限期治理的半数以上养殖场已建成或在建养殖废水治理工程,确保10月底前完成今年的治理任务。为达到“以污治污”目的,首次试点开征了19家奶牛养殖场排污费,共计7.90万元,一旦条件成熟,将开征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污费,所收取的排污费全部用于养殖业污染设施的提标改造补助和有机肥料生产企业的补助,做到专款专用。
  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三年计划。把有效解决面大量广农村分散的生活污染源作为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的当务之急。在去年顺利实施18个村的基础上,继续在全市15个村继续实施该项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用三年时间彻底解决远离城镇又不在动迁范围内的农村生活污染。
  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运作和管理网络。市财政每年拿出40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垃圾清理和处理,并建立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机制,垃圾实现了集中倾倒、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农村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垃圾发电厂二期工程以及渗透液处理工程上半年已投运。
三、治理工业“三大”污染源,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
  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后,太仓市环保局立即出台“组合拳”,实施了37个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关停各类污染企业146家(其中三年共关停化工企业94家),对58个重大环境问题实行了挂牌督办。结合太仓环境形势,切实做到未雨绸缪,将“三大”(电镀、印染、化工)行业的提标改造作为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7年9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三大”行业提标改造及中水回用工程,分别对138家化工、26家电镀、50家印染企业下发了限期治理决定,进行集中整治。经过三年整治,到目前为止,印染、电镀、化工行业分别完成了98%、92%、54%的整治任务。通过采取各种方式落实铁腕治污、科学治太任务,工业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转率越来越高,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越来越稳定,工业污染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已进入良性循环阶段。为确保工业污染治理向纵深发展,在做好提标改造和验收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小化工废水统一收集模式;全面推进企业“五有”(即:电有分、水有平、墙有章、岗有证、记有录)管理,规范企业环境行为,减少环境风险。
四、建立减排新机制,再上减排新台阶
  落实减排激励新政策。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重点对工业减排项目给予支持,激发企业减排积极性,认真组织申报并审核首批市级减排奖励项目77个,兑现首批减排奖励资金446万元。启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打破原有的排污权无偿分配机制,确立排污权的环境效益,对全市COD年排放量10吨以上的34家企业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目前已申报COD总量5060.94吨,两年交易量1027.18万元,解决了需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企业的排污总量瓶颈制约。设立污染物排放总量银行。启动设立总量银行,明确了总量银行操作思路,总量银行平台的初步框架已经确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易平台,使总量排放真正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挂钩,以经济利益制约企业排污行为,保持全市排污总量动态平衡。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太仓市环保局面对新形势,转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以创新的思维充分挖掘做好环保工作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保增长中实现了科学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