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革命”让江苏的明天更美好

发布时间:2011-01-26 00:00浏览次数:

“绿色革命”让江苏的明天更美好

  “到‘十二五’末实现‘六个明显’:全社会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明显提高;环境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明显上升;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奠定坚实基础,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是为江苏生态省建设描绘的一幅生机盎然的蓝图。
生态省建设重点:实现“六个进一步”
  到2015年,我省生态省建设要努力实现“六个进一步”的目标:一是投入进一步增加,全社会环保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二是能耗进一步降低,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三是水质进一步好转,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60%。四是大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达90%以上。五是生态进一步优化,林木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1%和40%,全省1/3左右的市、县(市)达到国家生态市、县考核要求,3/4的城市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要求。六是环境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全省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全面改善,基本建成生态省。
  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在“四个坚持”上下功夫。一是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环境如水,发展似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一并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同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在加快发展中推进生态建设,在加强生态建设中加快发展。二是坚持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衔接。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环境的改善,推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环境监管向农村覆盖、环保投入向农村倾斜,加强城乡环境保护的联动与协作,推动环保信息、技术、设施的共建共享。三是坚持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统一。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任务,建设重大工程,着力抓好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切实解决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统筹规划,整体运筹,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四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强化监管,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价格机制、投入机制和污染防治机制,引导和鼓励广大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省建设。
“三位一体”,协调推进生态省建设
  江苏生态省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绘就,下一步,我省将坚持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
  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积极发展低碳环保的生态经济,加快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型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优化的良性互动。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
  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建立更多的创新联盟和合作实体,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生态环保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含量。
  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重,进一步加强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切实加强重点流域环境治理,促进水质根本好转。深入开展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努力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污染防治。
  大力实施“蓝天工程”行动方案,让全省人民拥有更多的蓝天。有效遏制重金属污染危害,高度重视放射源安全管理。
  大力推进绿色江苏建设,满足城乡居民的生态需求。完善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努力形成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同时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扎实推进良好生态创建,大力弘扬绿色和谐的生态文化。坚持生态文明先进理念,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生态文化的影响力。
  不断深化良好生态创建活动。到2012年,苏南所有县(市)都要达到生态县(市)标准,苏中地区每个省辖市至少建成一个生态县(市),苏北地区要积极启动生态县(市)建设。广泛开展各个层面的创建活动,不断推动生态省建设向纵深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