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生态市  建设幸福新高邮

发布时间:2011-11-02 00:00浏览次数:

创建国家生态市  建设幸福新高邮

●  陆鹏海 (高邮市环保局局长)

  高邮市地处里下河水网地区,总面积1963平方公里,水面788平方公里,总人口83.16万人,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素称“鱼米之乡”,2002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一直是高邮对外的一张重要名片。
  近年来,高邮市坚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态兴市的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美好现代化新高邮”的总体目标,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抓手,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实施环保重点治污工程,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全市GDP保持14.4%增长的情况下,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85%以上,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7,达到小康社会环保指标要求,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在经济建设中加强调节,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一是严格环境准入。坚持绿色招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大力发展“两高”、“两低”先进产业,追求绿色GDP,取缔黑色GDP,坚决不上化工等污染项目,近年先后拒批或劝阻投资规模小、体量小、高耗能、高污染的各类建设项目30余个。二是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关停取缔、进园入区、提标改造,实现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去年共有近100个“新材料、新光源、新能源”等三新项目落户高邮市。全市服装加工、机械制造、光伏、电线电缆、照明器材、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比例达80%以上。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要求,积极推进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广泛开展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大力推广节能降耗生产技术和工艺,努力做到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先后建成近150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四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为契机,积极推广生态型种养模式,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建成了一批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占全市种植面积的89.7%以上。
二、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坚持把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民生工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近年来,高邮市累计投入近3亿元,建成城市海潮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建成污水管网65.5公里,提升泵站5座,另有1座在建,实际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2万吨,累计处理污水2821万吨,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已达80.74%,尾水排放由一级B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准。各乡镇、园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建设”的思路,推进污水处理厂(设施)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单独建设,靠近的乡镇联合建设,废水排放量少的简易建设,靠近城区的直接接管。目前,全市已建成21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截污管网113.5公里,总投入达1.1亿元,设计规模近2万吨,目前实际处理能力达6000吨。全市已建成18座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各乡镇(园区)均配备了垃圾压缩设备和中转车辆。深入开展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完成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启动了城市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农村区域供水工程,铺设主管网209公里、支线管网2485公里、增压站4座,建立健全城乡饮用水源保护长效管理机制。
三、加强污染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一是大力推进淮河流域及南水北调重点治污工程。近年来,高邮市始终把完成淮河流域及南水北调重点治污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攻坚克难,强势推进。目前造纸黑液塘朱家塘、南角塘、薛南塘废水已全部治理完毕,共处理废水约97万方,朱家塘已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南角塘已完成生态修复,薛南塘正在进行生态修复,3个黑液塘治理均已通过国家考核。北澄子河国控断面水质达标工程7个项目已全部完成,2010年北澄子河水质基本稳定达标,今年3月31日通过了国家南水北调办、环保部、水利部等七部委的现场考核。今年以来,北澄子河水质基本稳定达标。为确保2012年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国控断面稳定达标,2013年实现南水北调安全调水,高邮市正在大力实施《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国控断面稳定达标方案》。二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近年来,高邮市通过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和节能改造、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重点企业深度治理工程、关停重污染企业、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共组织实施了节能项目150多个、减排工程项目50多个,节能减排分别达到“十一五”序时目标。
四、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载体,推进生态高邮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生态创建。坚持把生态创建作为提升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狠抓落实。到目前为止,高邮市已有18个乡镇获得命名或通过验收,占乡镇总数的90%。全市创成市级以上生态村240个。全市80%的行政村已建成生态村,达到生态市考核指标要求。二是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马饮塘河、大寨河、大淖河、小淖河等城河整治,基本消除城河水质黑臭现象。大力实施夏、秋两季农作物秸秆禁烧、还田和综合利用工程,实现稻麦秸秆禁烧率达100%,机械化还田率要达5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创成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市(县)。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推行村庄保洁、道路管护、河道清理、绿化养护、治安联防等“五位一体”管护模式,大力实施农村碧水工程、“绿色银行”大行动、农村“一池三改”、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点等工程建设。目前,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90%,市、乡河道整治率达80%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2%,林木覆盖率达17.7%,城乡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