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模,实现淮安生态环境的华丽转身

发布时间:2011-06-01 00:00浏览次数:

创模,实现淮安生态环境的华丽转身

●  汤向奎 史志勇 杜 韦 (淮安市环保局)

  2002年7月,淮安市启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由此打响一场蓝天碧水保卫战;2006年9月、12月,淮安市创模工作分别通过了省环保厅和环保部组织的省级、国家级技术评估,取得喜人进展,成效显著;2009年5月、9月分别通过环保部公示和部务会议审核;2010年2月9日,淮安正式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成为全国第一家以新指标体系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命名的地级市,为9年创建大考,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也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淮安地处淮河下游,境内水系发达,河流湖泊众多,美丽的洪泽湖、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四湖镶嵌”;古老的大运河、里运河、古黄河、盐河“四水穿城”。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既是淮安市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服务江苏“两个率先”、推动区域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
  2002年到2010年,淮安走过了一条充满挑战而又屡创纪录的创模道路,一个“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秀丽淮安终于展现在人们眼前。
先进理念成为创模行动指南
  “如果经济发展了,收入增加了,但人居环境恶化了,老百姓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喝不上干净的水,吃不上放心的食物,那就完全背离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就是人祸,是对广大人民的犯罪!”在全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刘永忠一番情真意切、语重心长的话语,令现场与会人员陷入深思,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这番话道出了淮安市2002年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初衷和贯穿9年创模历程的宗旨。
  “以创模为契机,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让全民共享绿色之城。”这是市委、市政府对淮安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淮安创模的行动指南。为此,2002年7月,市委召开四届二次扩大会议,向全市人民首次提出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奋斗目标,并要求全市上下坚持做到“三个绝不”:一是绝不允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二是宁可招不到商、引不到资,也绝不把污染项目引到淮安;三是绝不能为了领导干部的所谓政绩而给百姓带来长远的祸害;创模以来,全市先后否决了300多个生产工艺落后、污染较重的引资项目。
  重任落于肩,一诺值千金。淮安市委、市政府深深地体会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不仅是一项环保工程、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创模目标由简单达标转变为建成全国环保工作的标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创模的范围由局限于城区,转变为覆盖全市城乡;创模工作由个别条线部门负责转变为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唯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因此,创模期间,市委、市政府努力推动各项长效机制的建设和整治措施的落实。创模刚开始,便成立了创模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28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创模指挥部,由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和分管副市长挂帅的指挥体系,下设16个创模专业工作组;建立了市委常委挂钩县区制度。各县区、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统一指挥和组织创模工作。项目立项、用地审批、建设工程、总体验收等若干环节的环保前置管理也陆续确立,为有效防治污染提供了政策保证。随着创模的不断深入,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四三二一”的城市环保创模工作思路。“四”,即创模的“四作为”。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护型的科学发展道路;作为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着力打造全市人民共享的生态家园;作为全面达小康的重要目标,不断提升环境质量,努力建设不含水分、群众认可、老百姓得实惠的全面小康社会;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共享的珍贵资源,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造福人民。“三”,即请群众“三看”。以此检验科学发展的成效。主要是:一看天空蓝不蓝;二看流水清不清;三看老百姓口袋鼓不鼓。“三看”中的前两看都与创模直接相关,这一标准的确立,使创模工作真正成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创模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二”,即明确责任的“两书”。创模是一项系统工程、全局工程,其中组织领导是关键。市委、市政府规定,对创模和环保工作开展不力的,其党政领导班子要上交检讨书,造成严重后果的,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主动递交辞职书。“一”,即实行创模“一票否决”制。把创模和环保工作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重要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定期检查,公开通报,严格奖惩,对完成任务好的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严肃追究责任,实行评优、晋级、任用一票否决。
  先进的理念和正确的政绩观给全市持续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七年磨一剑,一鸣方惊人。最终,淮安在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低于江苏平均水平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经济次发达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保优先、后发先治,实现穿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全力攻坚让环境污染无处遁形
  对于地处苏北腹地、正处于加快发展起飞阶段的新兴都市淮安来说,创模不仅是环境治理的成功,更是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的成功。在对经济发展做到超前规划的同时,针对传统产业存在的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可持续增长能力弱的问题,按照“有选择地退出一批、有重点地扶植一批、有步骤地放开一批”的思路,几年来关停、淘汰了 40 多家污染严重、治理得不偿失的企业;完成了 60 多家企业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在产业布局方面,加快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新建和扩建的工业项目,原则上全部进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化工项目全部进入化工园区。
  创模过程中,全市始终坚持民本创建,狠抓治污减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四整治一夯实一规范”系列行动,即开展化工企业专项整治行动。明确“乡镇原则上没有化工生产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原则上全部进入集中区,规模以下小化工企业以关为主,新进入化工集中区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必须达到1亿元或外资1亿美元”的整治标准。开展了工业污染源专项整治行动。对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坚决关停,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严格治理,对管理规范排放稳定的巩固提升。对重点污染源单位安装自动监控系统,并与市级自动监控平台联网。同时实行“人盯厂”挂钩机制,强化监管,责任到人。开展了市区油烟烟尘专项整治行动。对新建项目原则上不再新上燃煤锅炉;对尚未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且具备开办条件的油烟排放单位实行强制入轨;对不具备开办条件的油烟排放单位一律搬迁。开展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创建活动,建成区范围内的小锅炉一律关停。开展了机动车尾气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机动车全面开展了尾气检测工作,对不合格的车辆及时进行净化维修、更新。夯实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坚持把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九座污水处理厂和船舶污水收集处理工程、船舶垃圾收集工程、截污导流工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医疗危险废物处理中心等环境基础设施。开展了环保规范化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企业环保自我主动管理的新机制,对全市112家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按照“12345”的标准开展环保规范化建设。即围绕争创国家级环境友好型企业这一目标,坚持环保与安全二者并重,绘制好环保安全组织网络、污染源分布和污染治理流程三张图表,抓好水、气、声、渣四废治理,达到环保安全进入规划、进入工艺、进入班组、进入岗位、进入职工心中“五进”的要求,有效推动了企业内部管理和达标排放。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不仅成为全市经济建设的排头兵,而且成为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示范点。全市“十一五”COD和SO2减排目标任务全部顺利完成。
城乡联动共造清水蓝天生态家园
  为了让古城淮安永葆绿水青山本色,让老百姓共享优美人居环境,淮安坚持全民发动,城乡联动,既扮靓绿水城市,又营造绿色乡村,打造城乡居民共享的生态家园。
  在城市,大力实施“五大工程”。碧水工程,有计划、分步骤地对主要河道、饮用水源进行综合整治,关闭沿途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治理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清理围网养殖,部分河段实行永久性禁航。从2009年开始,在全市域范围内推行了“河长制”,基本做到有“三图一牌”(即每个县区有一张所辖河塘任务分布图,乡镇有一张责任落实网络图,村有一张河塘地理位置分布图,每个河塘有一块责任标示牌),达到“一清四无”的目标(即每个河塘河水清、无杂草、无垃圾、无秸秆、无漂浮物)。蓝天工程,推广清洁能源,对原有的各种燃煤炉、窑、灶进行改造和限期淘汰。加强对小餐饮等三产污染的防治,积极实施集中供热,鼓励和督促企业和居民小区采用集中供热、热水直供。强化建筑施工扬尘管理,严肃查处撒、泼、滴、漏现象。宁静工程,重点加强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治理。洁净工程,认真执行固体废弃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进口废弃物的监督管理,建立废旧塑料和废电池回收网络,加强固废集中处置。绿色社区工程,在社区开展居民环境自治活动,推动广大居民逐步改变传统生活方式,实施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积极争创绿色社区,努力改善城市社区环境质量。
  在农村,扎实开展“三项”活动。开展农村“三创建”活动,即国家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全面实施农村“三清”工程。疏浚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清洁水源;实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清洁田园;全面整治环境卫生,清洁家园。组织实施“二推一禁”活动。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植树造林活动,禁止焚烧秸秆。一方面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秸秆还田、秸秆气化和秸秆生物质发电;一方面采取高密度、高强度的舆论宣传,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及农村全体党员包干到村到户,进行严防死守。连续几年,淮安都是全国出现火点最少的市之一。
  截至目前,全市6个县区均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家乡镇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省市级生态乡镇41个、生态村193个、绿色社区46个,建成国家表彰绿色学校1所、省市级绿色学校168所,省级环境教育基地3个,省级生态农业县1个、省市级自然保护区7个、“新农村生态家园村”1个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14个。如今,在一些小区,居民主动将垃圾分类,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有关保护环境、创模的标语随处可见,令人耳目一新、舒适惬意。
华丽转身赢得荣誉更赢得民心
  回顾过去,淮安人不得不承认,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浪潮兴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城市里,绿地、公园不多,烟囱林立,尘土飞扬;在农村,面源污染的问题也日益显现,水清、岸绿、洁净的田园景象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然而,这一切都因创模而发生改变。9年创模,全市城乡环境可谓一年一变样,居民生活质量日渐提高,淮安走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良好态势。广大人民群众对城乡环境质量满意率超过90%,小康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列。
  创模的不断深入推进更为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去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5亿元、人均4046美元,财政总收入31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41.43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3倍、2.8倍、4倍,有7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IT、特钢、盐化工新材料等三大千亿元主导产业初具规模,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富士康、达方电子等一批重大项目销售过百亿元,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发展。
  环境的嬗变,擦亮了淮安的名片。“江苏省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一串响当当的“牌子”纷至沓来。
  成为全国第一个以新指标体系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命名的地级市后,淮安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立足长远,在中共淮安市第五次党代会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量翻一番、财政超千亿、建成生态市、全面达小康”的奋斗目标,把生态市建设摆上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民生福祉的战略地位,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十二五”规划目标。
  目前,全市上下正紧紧围绕创模成果的巩固提升,大力实施制度创新,不断强化制度保障,实施长效管理,全面打造“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富庶新淮安。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