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增创生态文明领先优势”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2-01-19 00:00浏览次数:

昆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增创生态文明领先优势”的思考与实践

●  徐宇斌 (昆山市环保局局长)

  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把“生态更文明”列入今后5年全省总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把生态环境指标列为《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江苏又好又快发展的“金字招牌”。
  2011年10月29日,昆山市正式发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成为全国县级市中首家发布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城市,为县级市现代化建设树立了参照标杆。该“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主法治、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共五大类28项34个指标,其中“生态环境”权数占到15%,具体考核单位GDP能耗、四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绿色生态覆盖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等指标。《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和《昆山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已成为引领昆山市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标杆。
经济发展腾笼换鸟 生态环境日新月异
  昆山东靠国际大都市上海,西依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地势平缓,市域面积93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比达23%。作为著名的江南水乡,辖区内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有主要干支河流55条,总长435.8公里,湖泊27个。由于昆山处于特殊的区域和地理位置,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压力十分巨大,挑战非常严峻。具体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方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生态承载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昆山市地处太湖流域泄水通道下游,没有大江大湖的依托,在经济社会发展迅猛的同时,排污总量又非常大。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00.28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480.4亿元,工业总产值7001.3亿元。全市共有各类企业达4.5万家,外来人口不断涌入,2010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7044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达9086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8730368万立方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经基本饱和,污染持续削减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另一方面,群众不断增长的环境需求与环境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广大市民要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由于城市空间容量有限,人口聚集度非常高(截至2010年底,全市户籍人口达71.1万,外来暂住人口达121.26万),尤其是私家车数量急剧增加(截至2010年底,城区计有机动车261729辆),城市工程建设的加快推进(全市现有建设工地近3000个),造成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建筑扬尘污染日趋严重,对市域空气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面对严峻的挑战,昆山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坚持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魄力,坚持“加快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生态优先不懈怠,坚持转型升级不折腾”,走出了一条具有昆山特色的环境保护新路径。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等称号,被列为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并率先步入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新征程。
  “十一五”期间,昆山市环保投入年平均42.44亿元,其中2010年投入超73.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5%。2010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环境功能水质达标率80%,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358天,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在90以上。据统计,全市累计培育循环经济试点企业95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432家,ISO14000认证企业485家,利用膜处理技术实现中水回用企业75家。拥有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村103个;国家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绿色社区65个;国际生态学校1所,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省级绿色学校38所。由于实施了“江湖并举、双源供水”工程,昆山人民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领跑生态文明  争做环境保护先行军
  2012年是昆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胜之年,也是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工作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昆山将坚持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为指引,进一步提振精气神,抢抓新机遇,切实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共赢发展,实现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同步提高,努力为全市人民创造一个适于劳动、乐于创业、宜于人居的绿色家园,不断增创生态文明领先优势,全力争当环境保护排头兵。
  一是始终坚持环保理念创新。理念是行动的重要向导。在昆山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历程中,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到“不管金山银山,有污染不进昆山”,到“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次次理念的创新不断推动着全市环保事业伟大实践的创新。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昆山将始终坚持环保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坚持用“大环保”的理念、“民生环保”的思维和“智慧环保”的手段指导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汇聚社会之力铁腕抓环保,凝集各界之意铁心护环境,不断健全“政府负责、企业主责、部门监督、社会协调、人人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研究制订《昆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增创生态文明领先优势的实施意见》,全面指导新形势下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二是始终坚持环保制度创新。制度是实践的有力保障。充分发挥环保审批“门槛”作用,严格落实绿色招商选资制度和源头减排目标考核机制,积极鼓励、支持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的新兴产业发展,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实施劝退和关停,坚持把“环境资源瓶颈”变为“经济转型杠杆”,全力服务经济发展,助推转型升级。
  三是始终坚持环保行动创新。行动是成功的必由路径。瞄准现代化目标,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重,不断提高“智慧环保”建设水平,切实增强环保科技化能力。
实施六大工程 打造生态宜居名城
  未来,昆山市将以“六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切实提升环境综合质量,确保区域环境安全,不断提高群众环境幸福指数,全力打造江南人文宜居名城,为全市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和广大群众的健康幸福保驾护航。
  一是以更大力度推进“蓝天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对工业废气、交通尾气、工地扬尘、电厂脱硝、社会用煤和秸秆焚烧等重点大气污染源的科学治理,协调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力争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进行大气PM2.5监测和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试点工作。
  二是以更大力度推进“清水工程”建设。对全市主要河道和湖泊逐项制订生态保护方案。启动实施黑臭河道治理三年计划。强化工业企业排污监管,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进水率、进水量和出水水质的监控。全面落实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划,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国率先做到村村普及污水处理设施。
  三是以更大力度推进“绿地工程”建设。每年新增城乡绿化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启动19个湖泊生态绿地保护规划,规划新建南部森林公园。切实加强对土壤和地下水的保护。
  四是以更大力度推进“静城工程”建设。制订全市噪声防治行动计划,设置划分城市噪声功能区,开展汽车禁鸣和生活噪声专项整治。
  五是以更大力度推进“宜居工程”建设。全力以赴保障全市广大市民的饮水安全,科学处置城乡生活垃圾,积极优化人居生态环境。以“3·28”地球停电一小时、“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和“9·22”世界无车日等纪念日为契机,广泛开展环保“四进”活动,深入普及环保科普知识,大力营造低碳、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氛围。
  六是以更大力度推进“安全工程”建设。组织开展10次以上“环保雷霆”专项执法行动,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实行铁腕治污,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响强烈的环境问题。全面推进企业规范化整治和重点污染源实详查工作。编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措施、实施应急演练,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得到有效处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