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4000650/2012-05782 组配分类:建设项目(核与辐射除外)环评
发布机构:江苏省环保厅 发文日期:2012-05-09 15:54:38
名 称:江苏省环保厅关于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扩产4万吨/年甲烷氯化物及配套设施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的通告 文件编号:
内容摘要: 时 效:

江苏省环保厅关于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扩产4万吨/年甲烷氯化物及配套设施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的通告

发布时间:2012-05-09 15:54浏览次数: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示的通知》(环办〔200326号)有关要求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扩产4万吨/年甲烷氯化物及配套设施项目已进行了竣工环保验收现场监测和调查工作,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具体情况请登录江苏省环保厅网站(sthjt.jiangsu.gov.cn)查询。欢迎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

一、公示时间:(201259——2012515

二、公示期间联系电话:0510-81011905

三、电子信箱:hb@jshb.gov.cn 

四、通讯地址:江苏省环湖路788d1 江苏省环保厅苏南环保督查中心  214081

五、联系人:胡斌

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扩产4万吨/年甲烷氯化物及配套设施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材料

一、项目基本情况

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常熟市经济开发区内,20108月,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扩产4万吨/年甲烷氯化物及配套设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省厅于201118日通过对该项目的审批(苏环审[2011]1号)。该项目201012月开始建设,20114月基本建设完成。20117月经省环保厅同意试生产

二、环保执行情况

(一)按照环保部环经便函[2010]49号文要求,对甲烷氯化物生产过程中副产的四氯化碳,通过公司改扩建的CTC转化装置进行无害化处置。企业依托原有CTC装置,对CTC转化装置进行研发改进,对催化剂由原来常压操作改为加压操作,使得转化能力提高4倍,催化剂用量减少了30%,确保了甲烷氯化物生产过程中副产的四氯化碳进行无害化处置,不对外销售和排放。

(二)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原则。循环经济:在受槽等多单元多生产装置均设置低温冷凝回收装置;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完善的循环水系统,提高水的回用率;回用生产过程中蒸气冷凝水及循环冷却塔排污水;自主开发的CTC转化氯仿技术不但解决了甲烷氯化物生产CTC处置的难题,又增加了氯仿的产量。清洁生产:甲烷氯化物采用甲醇法生产工艺,烧碱采用离子膜法,技术先进,在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废水、废液、废气的循环利用,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三)废水、废气、固废、噪声处理设施建设完成情况。

废水处理:尾气洗涤塔排放废水中含有有机物,将送至双氧水车间废水处理站进行预处理(设计能力20 m3/h),扩建项目完成后双氧水污水站每天处理后的废水与其他废水进入厂区污水站进行中和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接入滨江污水站。厂区内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水量为50m3/h,年处理量40万立方,本项目建成后全厂污水排放量为21.51万立方,满足污水处理要求。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预处理后接入滨江污水站。

废气处置:甲烷氯化物车间废气处理:稀硫酸汽提废气与盐酸汽提塔汽提废气中含有二甲醚、硫酸雾、氯化氢和少量甲醇一并进入尾气处理单元,利用甲烷氯化物再生干燥单元和CTC转换单元循环气洗涤系统排放的含少量有机氯的废碱液,洗涤净化该汽提废气,废气中含有的氯化氢、硫酸雾、甲醇用碱性水洗涤。新增液氯气化单元产生少量氯气,由新建的碱水洗涤净化塔净化后,氯气易与碱反应,经碱性水洗涤后去除率不低于95%,尾气经新增的排气筒排放(25米)。CTC转换单元干燥分离系统有含有甲烷、少量氯化氢和氢气的废气排放,经过单元内循环气中和洗涤后氯化氢含量较小,可以满足评价标准要求。甲烷氯化物车间产生废气经过上述处理措施处理后,经过25米高排气筒达标排放。

离子膜烧碱车间废气:本项目离子膜烧碱车间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不增加新的排气筒。合成盐酸废气经纯水吸收后制得高纯盐酸,其中未被吸收的少量HCl尾气,该废气经尾气吸收塔吸收处理后通过25米高排气筒外排,尾气吸收塔处理效率不小于80%。废氯吸收采用设备自带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净化,生成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后废气经25米高排气筒达标排放。盐酸贮罐废气:盐酸贮罐排放的酸性放空气体经除酸雾塔水洗处理后通过25m高排气筒排放,

无组织废气防治措施:无组织废气排放源为甲烷氯化物产品、甲醇原料贮罐呼吸废气。输送管道均采用封闭式,确保整个输送系统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不外泄;甲醇储罐采用浮顶、氮封罐,较普通拱顶罐可大大以减少甲醇无组织排放量;采用密封性能高的阀门和泵,减少原料和产品在输送过程中的逸散。

噪声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高噪声源不设在厂区边界,采用低噪音设备,高噪声源不设在厂区边界,采取室内安装、做隔声门窗,加装防震垫,另外公司在厂区内及厂界周围设置了绿化隔离带。

固废防治:重组分废料由南通东港化工有限公司处理;其余危废连同厂区污水处理站产生污泥委托江苏康博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处理;离子膜烧碱车间产生的盐泥送至碧溪镇吴市公用事业管理所进行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当地的环卫部门清理后安全卫生填埋处理;废包装桶袋由原来供货商回收利用。

(五)地下水及土壤保护措施。本项目在建设、生产阶段已考虑地下水的保护问题,对原料、产品贮存场所、生产车间、污水处理设施等场地采取防渗措施,建设防渗地坪。固废暂存场所做到防渗、防漏、防雨淋、防晒等,避免固废中有毒物质渗入土壤;原盐场地坪做好防渗措施,以防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同时要求盐场做好防雨淋措施,防止溶解氯化钠的雨水经过流动和渗透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等。

(六)卫生防护距离。本地区为工业集中区,西厂界、东厂界及南厂界分别设置700米、600米及2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内内无环境敏感目标。

(七)环境管理与应急。原料、产品贮存储罐区设置了围堰等环境应急措施,企业环境管理实施定岗、定责、定员管理,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有3人的专职安环管理机构,厂区设立2000m3污水应急池,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在可能有可燃有毒气体甲醇、一氯甲烷泄漏和积聚的地方,在该处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以检测设备泄漏及空气中可燃有毒气体浓度。一旦浓度超过设定值,将立即报警。

(八)厂区绿化。充分利用厂区非建筑用地及零星空地、道路两侧进行绿化。新增绿化面积2820m2,全厂绿化面积达44326m2,绿化覆盖率为25%。

(九)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按《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和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设置排污口和标牌,污水排口已安装了流量计和COD在线监测仪,并与常熟环保联网。所有排气筒均已制作永久性监测采样孔及采样平台。

三、监测结果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于201110月对该项目的废水、废气和噪声等污染源排放现状和各类环保治理设施的处理能力等进行了现场监测和检查。验收监测期间,生产正常、稳定,各项环保治理设施均正常运行,满足竣工验收监测工况条件的要求。提供的《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扩产4万吨/年甲烷氯化物及配套设施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环监字〔2011〕第073号)表明:

(一)废水监测结果

厂区污水处理站总排口排放废水中pH值及CODCr、悬浮物、氨氮、总磷日均排放浓度,生活污水中pH值及CODCrSS、氨氮、TPBOD5日均排放浓度均满足常熟滨江新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接管标准要求。污水处理站总排口排放废水中甲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日均排放浓度满足报告书提出的标准要求。

(二)废气监测结果

甲烷氯化物车间尾气处理单元排放废气中,甲醇、硫酸雾、氯化氢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非甲烷总烃排放速率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排放速率均达到环评报告书中提出标准要求(由《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1991计算而得),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超标。

CTC转换单元干燥分离系统排气筒排放废气中,HCl、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排放速率均达到环评报告书中提出标准要求(由《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1991计算而得)。

离子膜烧碱车间合成盐酸排气筒排放废气中,氯化氢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

盐酸储罐除酸雾塔出口排放废气中,氯化氢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

厂界甲醇、氯气、HCl的无组织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要求。

(二)噪声监测结果

厂界噪声监测点昼、夜间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三)污染物排放总量

本项目废水接管总量、接管废水中CODSS、氨氮、总磷、Cl-、甲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年排放总量,排放废气中氯化氢、硫酸雾、甲醇、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甲烷年排放总量均达到省厅批复控制指标要求(废水及废气中二甲醚排放总量由于中心不具备监测能力未监测、核算,废气中氯气为事故性排放,本次未监测、核算)。

全公司废水接管总量、接管废水中CODSS、氨氮、总磷、Cl-、甲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甲苯年排放总量,排放废气中氯化氢、硫酸雾、甲醇、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甲烷、甲苯、二甲苯、三甲苯年排放总量均达到省厅批复控制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