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东部的黄海之滨,地处东经120º47´~120º53´,北纬32º59´~33º03,总面积78000公顷,其中核心区2668公顷。是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野生麋鹿种群数量最多、并拥有最大麋鹿基因库的自然保护区。其地貌由林地、芦荡、草滩、沼泽地、盐裸地组成,属于典型的黄海滩涂型湿地。这里孕育着种类繁多,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生物,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里的麋鹿数量已经由1986年建区时的39头发展到现在的1902头,其繁殖率、存活率、年递增率均居世界之首。并分别于1998年11月5日,2002年6月27日、2003年10月26日成功举行了三次麋鹿野放试验,共放归麋鹿56头,现在野生麋鹿数量已达到196头,并在野外出现了子三代,结束了全球千年以来无完全野生麋鹿群的历史,为人类拯救濒危物种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使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麋鹿保护区以保护麋鹿及湿地生态系统为己任。20年来,由于有效保护,这片湿地的生态系统已日趋完整,保护区的生物圈在逐年扩大,生物量在不断上升,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如丹顶鹤、黑嘴鸥、震旦鸦雀等珍稀鸟类的栖息数量比建区时增加了数十倍,被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有93种,此外保护区内拥有兽类12种、两栖爬行类27种、鱼类156种、昆虫599种、植物499种。
麋鹿群,让生态系统更完备
麋鹿,本是我国特有物种,曾有300多万年的生存历史。麋鹿最多时其数量曾以亿计。然而,命运多舛的麋鹿也曾几乎种族灭绝。20世纪初,是英国贝福特公爵将散落在世界上的18头麋鹿收集起来,并保存了这个物种。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世界最大的麋鹿种群,这里的麋鹿不但由最初从英国引进的39头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头,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麋鹿种群的恢复还带动了大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纯野生麋鹿的诞生,让麋鹿种群真正“香火传承”
2003年,一头纯野生麋鹿“生生”的诞生,意味着中国麋鹿种群从真正意义上获得了“香火传承”。 2010年春天,在一片水草俱佳的湿地上,野生麋鹿仔三代降生。在野生动物训练和野外放养中,仔三代是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标志着野外放养的成功,更标志着一个物种的恢复。“生生”生了,24年的呕心沥血,24年的风雨兼程,24个不敢懈怠的春夏秋冬,他们终于在麋鹿的生存历史上建造了一座标志性的里程碑。
麋鹿的“旗舰效应”
在生态系统中,往往有一种因体型或数量庞大而对该系统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的物种,甚至决定着这一系统的兴衰,这就是所谓的“旗舰”物种,如东非塞伦盖蒂草原的角马、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等。麋鹿在大丰自然保护区也起着类似的主导作用,由于对麋鹿的保护致使许多物种随之复兴,生态系统变得更复杂、更完善、更具抗干扰能力。 从清晨到傍晚,大丰麋鹿保护区内那些藏匿、俏立在葱郁的树木草花中的鸣禽,婉转动听的歌声可谓此起彼伏,仿佛置身于一个百鸟乐园,黑翅长脚鹬不时发出鸣叫,它们或三五成群,或单享孤寂,到了傍晚便有头鸟来收群汇集,一同飞回巢中入眠。
保护区内孵出的东方白鹤
2007年,保护区吸引来了一只单身雌性东方白鹤,2008年招了位“上门女婿”。这种全球只有3000只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到2009年已孵出了三只可爱的小鹤,现在在这里又开始孵化了。本来是去东北繁殖的候鸟,因留恋保护区的美好环境,竟成了留鸟……
诸多的鸟兽增加,无不证明保护区的良好生态效应。当年为保护麋鹿划出的117万亩湿地,如今也成了12种兽类、27种两栖爬行类、156种鱼类、599种昆虫、499种植物的乐园。大量的昆虫聚集在这里,催发并调配着生态系统的微循环,保护者这里的生物多样性。
河野五雄
麋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