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立县 建设美丽泗阳

发布时间:2014-07-31 00:00浏览次数:

李荣锦

近年来,泗阳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有效投入力度,全面推进“美丽泗阳”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健康发展。目前,泗洪县已荣获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生态建设模范县、全国最佳生态宜居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
  坚持生态立县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是因地制宜科学编制生态规划体系。制定《2007~2020年泗阳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四年(2012~2015年)行动计划》,坚持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促进产业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深入实施城乡绿化、水环境整治、生态景观建设、清洁能源、污染减排、生态文化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二是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打造绿色能源、绿色照明、绿色食品、绿色板材、绿色纺织、绿色装备等为主体的六大绿色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工业体系向高质量、高速度、低污染、低成本方向发展,集聚了荣马新能源、明宇电气、国信天然气热电联产等一批特大型企业,先后获批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新能源产业百强、中国光电产业最佳投资园区和苏北唯一的省级新能源产业特色园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优质稻米、桃树、畜禽、食用菌、成子湖青虾等五大特色生态产业,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引导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占比达80%以上,先后荣获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县、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全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示范县等称号。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实施旅游业发展“221”五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成子湖湿地、万亩平原林海、黄河故道湿地等生态项目建设,开辟国内第一条平原林海自驾游专线,建成千里运河唯一妈祖文化园、中国棉花博物馆、中国地文馆等3个“国字号”场馆,中国杨树博物馆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游平原林海,拜妈祖神像,赏成子湖风光,逛最美县城”的生态旅游特色初步显现,2013年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三是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严格实施项目准入制度,坚决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先后否决或劝阻项目23个,累计投资额超100亿元。大力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2012年以来,共投入节能技改资金5.76亿元,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607台(套),实施重大节能技改项目24个,节能18.22万吨。新建大气自动站和水质自动站各1座,对重点污染源实施24小时监测,同时加大城区集中供热、扬尘治理、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等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年空气优良天数大于330天,环境质量指数等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实施生态改善工程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一是城乡“三水”改造工程。总投资7亿元,利用3年时间对城区供水、污水、排水管网进行彻底改造,着力提升供排水能力,实现雨污分流、环状循环供水,打造活水清水城市。目前已铺设污水管网17千米、排水管网13千米、供水管网61千米。投资3.84亿元,扩建日供水10万吨第二自来水厂,新建苏北一流日供水5万吨成子湖水厂,铺设供水管道2900公里,2013年底全县20.8万户、73.2万镇村人口全部喝上自来水。采取BOT加BT模式,在14个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100亩以上生物净化湿地的“1+1”工程,在苏北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二是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创新村庄环境“清拆刷移建”五字工作法,两年多来,清理河塘沟渠4000余处,拆除废弃猪圈、旱厕3.9万多个,粉刷墙体760万平方米,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近40万余吨,展现了“白墙红瓦、绿树成荫、蓝天碧水”的泗阳特色乡村画卷。投入1.3亿元,建成国家无害化一级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压缩式中转站25座、二级中转站172座和垃圾房(池)1690个,配置垃圾桶4286个,聘用村级专职保洁员452名,在苏北率先形成“村保洁、镇收集、镇集中、县运转、县处理”生活垃圾收处体系。三是城乡绿化美化工程。持续实施绿化“双十万”和“百万宿根花卉进泗阳”工程,大力推进每年10片城市街头绿地和10条林荫道建设,年均新增绿地面积6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5%,水秀林阴花香景致渐次呈现。开展“三年再植一千万株杨树”和林果村庄创建活动,年均栽植杨树350万株、果树20万株,全县杨树成片林达6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超8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7.8%,为全国平原地区之最,荣获2003~2012年绿色江苏建设生态创建成就奖和突出贡献奖两项殊荣,成功创成省级园林城市。四是绿色清洁能源工程。抢抓“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机遇,大力实施秸秆全量还田和能源化、原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工业化等“五化”利用。在秸秆发电方面,依托国信泗阳生物质发电厂,建成3万吨收储基地2个、乡镇收储站30个、村居收储点537个,2013年消耗秸秆46万吨,发电超过2亿千瓦时,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9.7%,列全省县区第一。同时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新建“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池1.3万个,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池治理工程75个。2013年,全县农村生活用能折合标准煤10.73万吨,其中沼气、生物质气化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折合标准煤5.38万吨,占比达50.1%,均超国家生态县创建标准。五是生态细胞创建工程。围绕2015年创成国家生态县目标,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生态创建格局,大力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各类“生态细胞”创建工作,鼓励倡导各类环保志愿组织开展活动。目前众兴镇被命名为“国家生态乡镇”,王集镇、八集乡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已通过省级考核,其余13个乡镇均已创建成为省级生态乡镇,实现全县省级以上生态乡镇全覆盖,80%的行政村创建成市级以上生态村,省市级绿色学校、绿色机关占比均超过50%。
  创新体制机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先后出台《关于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泗阳县加快“平原林海·美好乡村”建设十条意见》、《泗阳县生活垃圾城乡统筹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强化责任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范畴,细化分解国家生态县创建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分工负责和统一监管的工作机制,形成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三是注重全民参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县创建与解决现实问题、民生实事和长效管理结合起来,深入宣传发动,营造人人关心生态、爱护生态、监督生态的浓厚氛围,全力打造生态、精致、宜居的苏北最美县城。    (作者单位系中共泗阳县委)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