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四全”做法 宿迁市宿豫区曹集乡实现秸秆全量还田

发布时间:2014-07-31 00:00浏览次数:

董鹏 吴向红

今年夏收季节,走在宿迁市宿豫区曹集乡的田间地头,每隔不远处就会看到几辆大型收割机、还田机来回穿梭,田间作业异常繁忙。小麦先是被粉碎,随后,秸秆还田机下地作业,将粉碎的秸秆深埋土里。坐在地头等待的村民袁夫楼,一副悠闲模样。“秸秆还田就是好啊!不仅省事、省时间,最主要的是可以将用不着的秸秆直接变成肥料。以前白白烧掉,真是太可惜了!”看着秸秆还田机作业,他激动地说。
  “过去,老百姓选择在农田里直接将秸秆焚烧掉,这样不仅烧掉了大部分养料,而且还污染了环境。将小麦秸秆直接粉碎还田,不仅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的耕性变好,同时还增加了土壤的新鲜有机质,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增加了农田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该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张支农介绍。
  袁大爷掐指算了算,以前侍弄1亩地要用四袋化肥,今年两袋都用不了。他说:“这些年,家里粮田总是施化肥,小麦秸秆还田后可以顶一茬粪肥,地‘有劲’。我家这几亩地全部还田后,不仅化肥用得少,而且庄稼长势好、产量高。去年秋季,我们全村人都看到秸秆还田的好处,都争着还田呢!再说了,这也环保啊!”
  从去年开始,曹集乡创新秸秆禁烧办法,全面实施“宣传全覆盖、包保全方位、巡查全天候、秸秆全还田”的做法,连续两年实现秸秆全量还田,确保全乡没着一把火、没冒一处烟、没污一条河,全乡3.5万亩小麦颗粒归仓,秸秆一根未留。
  宣传全覆盖。曹集乡将秸秆禁烧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施“五个一”工作法,“一员挂百户”走村入户期间,发放了3.5万张《致农户一封公开信》;开好乡村动员会、村组干部会、秸秆还田现场会,乡村联动,形成共识;利用广播、横幅、标语、小手拉大手、宣传车巡回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秸秆还田的好处。
  包保全方位。采取乡、村、组“三级”联动,将全乡49 平方公里土地,绘制成秸秆禁烧包保“作战图”,图上标明村居、组别、田块位置、地块面积、包保人员姓名、联系电话等,安排260名干部分布于全乡各地,其中乡干部88名、村干部57名、组干部115名,保证块块田地有人看,人人坚守包保田块。
  巡查全天候。为达到全面禁烧的目标,实行全天候巡查、督查。该乡党委书记任政委、亲自抓、负总责,乡长为总指挥、抓具体、负全责,全体班子成员包村。分南北两片全天候24小时无缝巡查。每天下午6点通报收割、还田进展,保证收割全粉碎、还田不过夜。
  秸秆全还田。把好“三关”,杜绝秸秆焚烧隐患。把好机械关,未安装粉碎装置的收割机一律不准下田作业;把好留茬关,留茬高度超过10公分的,一律停止作业;把好灭茬关,每2台收割机配备1台旋耕机,跟随1名调度人员,保证收割一块、粉碎一块、还田一块,做到日收日清。
  曹集乡自去年推行秸秆全量还田以来,不仅保护了环境,而且还节约了人工、节省机耕费,减少了肥料钱,增加了产量。据统计,去年秋季秸秆全量还田,今年该乡小麦喜获丰收,亩均产量达到1078斤,比往年同期增加300余斤。          (作者单位系宿迁市宿豫区环境保护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