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4000650/2015-20326 | 组配分类:建设项目(核与辐射除外)环评 |
发布机构:江苏省环保厅 | 发文日期:2015-12-22 00:00:00 |
名 称:2015年12月22日拟作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决定的建设项目公示 | 文件编号: |
内容摘要: | 时 效: |
2015年12月22日拟作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决定的建设项目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厅拟对下列建设项目作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决定。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5年12月22日—2015年12月2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兼传真:025-86266081
邮箱:hpc@jshb.gov.cn
通讯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176号
邮编:210036
拟作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决定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验收监测(调查)单位 |
项目概况 |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
公众参与情况 |
1 |
苏北成品油管道及配套油库工程 |
南京市、扬州市、泰州市、淮安市、宿迁市、徐州市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石油分公司 |
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本工程包含东线、北线2条干线,以及南京玉带油库。干线起点为南京扬子首站,其中东干线经六合、仪征、扬州,终点为泰州溱湖油库;北干线自六合、淮安齐湖油库、宿迁,到达新沂末站徐州新安油库。项目于2012年9月项目开工,2015年2月建成并投入试生产。 |
(一)施工期主要措施 施工期各施工场地设置了集水池、沉淀池、泥浆池等临时收集、处理装置,废水经临时处理后排放。控制了施工期物料装卸、运输、堆放、拌和等过程中的扬尘污染,施工场地土方采取了覆盖、定期洒水降尘等措施。采用了低噪声施工机械,合理安排了作业时间。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进行管线开挖施工,施工后及时进行平整,恢复地貌。穿越河流、公路、铁路及其他敏感地段时,采取了顶管、定向穿越等先进的穿越方式,防止、减缓施工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 工程运行期间,由于采用密闭输送工艺,正常情况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站场产生的生活污水、工艺废水和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主要是各站场工作人员产生的污水;工艺废水主要是站场输油工艺过程中清管作业和检修时产生的少量废水,全部为间断废水。站场生产废水主要为站内场地、车辆的冲洗废水。 南京玉带油库内含油污水经专用管道排入油污水池,经油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入集水池,接管到扬子石化污水处理厂。各站场内均修建了排水管网,均建有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套,主要由初沉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污水罐、污泥池构成,采用一体化设计,设计处理规模为1立方米/小时。 (三)废气排放及防治措施 营运期废气污染物主要为油品在油罐储存过程中的呼吸蒸发损耗、油品在装载过程中挥发损失的烃类气体,为无组织排放。主要防治措施包括:汽油储罐全部采用内浮顶罐;严格油罐的操作、维护和管理;设置汽油发油设置油气回收系统;采用下装式装车为主以降低油品装车损失等。 (四)噪声及其防治措施 噪声源主要为各类输油泵、消防泵,均选用符合环境噪声标准的产品,同时加强绿化,在站场周围种植花卉、树木,以降低噪声。 (五)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 南京玉带油库成品油油罐罐底废渣和废水处理设施的池底污泥均属危险废物(HW08),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各站场产生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处理。油气回收处理装置使用的活性炭吸附剂的使用寿命一般能够达到8年-10年,活性炭更换将由油气回收处理装置的厂家来完成,并将更换的活性炭进行回收处理和利用。 (六)其他 公司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我厅备案,配备了必要的应急设施,定期进行了应急队伍培训,设置了完善的环境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管理机构,建立了管道安全保护、维护保养和巡线检查制度。扬子玉带油库100米环境防护距离内无环境敏感点,原有九里埂(宋庄)居民3户11人已经完成搬迁。 |
共发放调查问卷237份,收回有效问卷237份,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人中约54.9%对本工程的环保工作表示满意,43.6%的公众表示基本满意,1.5%的公众没有填写,没有公众表示不满意。 |
2 |
宁高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改造工程 |
南京市 |
江苏省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心、南京市交通建设处 |
同济大学 |
本改建工程内容有:增设南京南主线收费站、和凤临时主线收费站、溧水开发区收费站、天生桥收费站、沙塘收费站等5处收费站,新建管理分中心1处,改建古塘互通1处(天生桥收费站)。项目征用土地221.55亩,全线路基土石方89.6万立方米。 工程于2012年11月开工,2013年12月正式开通。项目实际总投资6.1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2753.3万元,占比4.46%。 |
(一)废水:公路沿线管理中心及收费站均已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共计6套),生活污水经处理回用,不外排。 (二)废气:停车区和收费站等辅助设施均采用清洁液化气或太阳能为能源,未设置锅炉。 (三)噪声:环评时共有敏感点8处,其中3处敏感点已拆迁,2处敏感点距离公路超过200米不在本次调查范围,另外新增敏感点2处,现有敏感点5处,全部为村庄。 (四)固废:营运期公路沿线停车区及收费站设置多处垃圾收集装置并定期清运,路面散落物由专职人员清扫。 (五)环境节能:在管理中心采取一系列的节能措施,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分布式电站、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中水回用技术、太阳能热水系统、日光照明技术等。 (六)征地拆迁及生态恢复 工程永久性征地均已进行补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结合沿线的地形以及永久占地情况,将改建的古塘互通和南京南收费站的开挖土石方用作其他工程的所需的土石方,工程没有新增取土场占地,取土活动均发生在工程永久性征地范围内;施工的临时场地也均设置在互通区以及收费站房建区等永久占地范围内,未新增临时占地,随着施工的结束,取土场地和临时占地均得到了较好的恢复。采用工程防护和植被防护相结合的生态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采用了种植乔木、灌木、植草等多种绿化方式。 (七)环境管理与应急 建设单位制定了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从机构、人员上给予保障,环境管理比较完备。在施工期委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工程施工的环境影响进行了专项环境监理和采样监测。施工现场未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工程运营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由江苏省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心统一负责管理,按报告提出的环境监测计划,定期开展监测。 |
发放沿线居民调查表70份,收回68份,其中44份对公路环境保护工作表示满意,24份为基本满意。 发放司乘人员调查表80份,收回77份,其中53份对公路环境保护工作表示满意,24份为基本满意。 |
3 |
高淳至芜湖高速公路(江苏段)工程 |
南京市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路线走向起自宁高高速公路,向西经高淳新区、高淳县城北、阳江镇,在丹阳湖南进入安徽省宣城市的雁翅镇,与在建的芜湖至雁翅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29.363公里,其中溧水段全长4.655公里,高淳段全长24.708公里,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28米,设2处匝道收费站,1处主线单侧收费站。全线同步建成交通安全设施、监控、通信、收费、房建、供电、照明等设施及景观绿化工程。该工程于2011年11月开工,2014年12月建成通车。 |
(一)施工期按照环评批复要求开展了工程环境监理,基本落实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环评批复中提出的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工程采用道路边坡及两侧绿化、防护等措施,及时恢复因工程造成的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 (二)废水:收费站生活污水采用A2/O+混凝沉淀过滤生物处理工艺处理达标后排放。 (三)废气:各收费站均不使用锅炉,燃气使用液化气,餐厅均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 (四)噪声:工程沿线共计27个声敏感点,均为村庄。全线采用低噪声SMA沥青路面,8处敏感点路段设置声屏障,共计长3050米,有条件的路段(约5公里)道路两边实施了30米宽的绿色廊道。 (五)固废:沿线各服务设施均设置了垃圾收集装置,生活垃圾、污水设备产生的污泥及其它一般固体废物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集中清运及处置。 (六)环境管理与应急:运营单位已制订有相应的危险品车辆事故应急预案。水阳江、石固河、官溪河设置了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及警示标志。 |
公众意见调查结果中大多数群众对本工程环保工作表示满意。建设单位对施工期相关环保投诉进行了处理,运营期间未有环保方面的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