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4000650/2015-20581 组配分类:建设项目(核与辐射除外)环评
发布机构:江苏省环保厅 发文日期:2015-07-06 00:00:00
名 称:关于南京至高淳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 文件编号:苏环验﹝2015﹞102号
内容摘要: 时 效:

关于南京至高淳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15-07-06 00:00浏览次数:

苏环验﹝2015﹞102号

南京地铁建设责任有限公司、南京元平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你公司《南京至高淳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及《南京至高淳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收悉。我厅对该工程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核查。经研究,提出验收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南京至高淳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工程位于江宁区和雨花台区,线路北起南京南站,经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秣陵工业区、禄口新城,止于禄口机场,全长约35.8公里。全线共设置8座车站,其中高架车站3座、地下车站5座。设车辆段1处,选址位于横溪河北岸,燕湖路西侧、将军大道东侧地块内。设主变电所2座,分别位于南京南站控制中心和禄口新城南车辆段。2011年3月,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2011年8月获我厅批复(苏环审〔2011〕137号)。工程于2011年12月开工,2014年6月正式开通。项目实际总投资135.8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3.91亿元,占比2.88%。

  二、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一)废水:运营期废水包括车站、控制中心和车辆段的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控制中心和6个车站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接入附近市政管网。翔宇路南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车辆段生活污水经一体化二级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接管。

  (二)废气:本工程为电气化运行,无列车尾气排放。列车采用铅酸免维护电池,不产生酸雾气。地下车站风亭距周围敏感建筑的最近距离大于15米,风亭出风口背向敏感点,风亭周边已完成绿化。车辆段不设锅炉,职工食堂炉灶采用电炉。食堂设有油烟净化装置,油烟经净化处理后,经排烟井高空排放。

  (三)噪声:本工程采用声学性能优良的B型轨道列车、定期打磨钢轨,对风机和冷却塔进行合理选型、选址。对高架段沿线4处敏感点安装3.54米高(含基础)、长度共计2014延米的直立型声屏障并设置了660延米梯形轨枕。对全线5座地下站风亭风机设置消声器,同时在车站的进、排风土建风道内均设置3~4米长消声器,隧道风机前后均设置消声器。

  (四)振动:工程沿线共有环境振动敏感点18处,其中3处学生宿舍、1处幼儿园、13处居住区,无养老院和文物等特殊敏感点。与环评相比,工程实际振动敏感点减少了1处,新增了2处。工程对环评要求的12处敏感点均采取了减振措施。新增下冯村敏感点处采取了高等减振梯形轨枕;新增凤凰山新寓为后建住宅小区,目前未采取减振措施。

  (五)固废: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车站和车辆段工作人员和乘客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建设单位统一委托环卫部门定期处理。含油废水处理产生的浮渣和污泥、废油、废油漆桶、废含油手套抹布、蓄电池车间淘汰的废蓄电池作为危废,委托南京孝武润滑油添加剂经营部、南京江源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处理。

  (六)征地拆迁及生态恢复

  工程永久占地约603130平方米,对于地上已建成的构筑物采用绿化、景观装饰等方式使其与周边的景观生态相协调。临时占地数量为289695平方米,主要为施工营地、临时料场、施工便道等,施工结束后,施工临时占地均已恢复,车辆段、各车站、风亭周边用地进行了绿化或者地面硬化。

  (七)环境管理与应急

  建设单位制定了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保障机构和人员。在施工期委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工程施工的环境影响进行了专项环境监理和采样监测。施工现场未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工程运营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由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统一负责管理,按年度制定了运营期日常的环境监测计划,定期开展监测。

  三、验收调查结论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提供的《南京至高淳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明,验收调查期间:

  (一)声环境影响调查

  根据高架段声环境敏感点监测结果显示,全线高架段4个声环境敏感点均满足所在功能区声环境标准限值。根据地下段声环境敏感点监测和类比结果,地下段2个声环境敏感点均满足所在功能区声环境标准限值。禄口新城南车辆段厂界昼夜间监测数据均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二)环境振动影响调查

  监测及类比结果表明,各敏感点VLZ10、VLzmax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GB10070-88)相应区域标准要求;室内二次结构噪声值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GBJ/T170-2009)相应区域标准要求。

  (三)水环境影响调查

  接管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运营期产生的污水均得到妥善处理,水排放对沿线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区域水环境整体功能现状。

  (四)环境空气影响调查

  根据监测结果,风亭排放异味气体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二级标准限值。食堂厨房排放废气油烟浓度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二类区Ⅱ时段排放标准限值。工程运营对沿线外部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五)电磁环境影响调查

  工程沿线全部完成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居民电视信号不会受到工程电磁辐射的影响。禄口新城南主变电站周边无电磁敏感目标。根据监测结果,各厂界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可以满足《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规定的4kV/m和0.1mT的限值。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很小。

  (六)生态环境影响调查

  工程线路未经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不会造成生态破坏。工程位于城市建成区和新城开发区,工程沿线基本无原生植被分布,也不涉及珍稀植被资源。工程对植被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地下车站进出口、风亭占用部分城市道路绿化带和农田植被,施工场地临时占用部分道路中央绿化带,车辆段开挖占用部分农田植被等。工程建成后也在工程用地范围内实施绿化工程,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工程破坏的植被,不会对沿线植被产生明显影响。

  (七)公众意见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个人调查表150份,收回调查表150份,回收率100%。对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持满意和基本满意态度的有14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8.7%;不满意的有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3%。不满意的原因与本工程相关的是反映施工前期噪声和扬尘问题以及地铁列车通过时引起的噪声、振动影响。

  本次调查还发放团体调查表5份,收回调查表5份,回收率100%,全部持满意或基本满意态度。

  四、验收结论和后续要求

  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基本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要求,配套建设了相应的环保设施,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经验收合格,同意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工程正式投运后应做好以下工作:进一步规范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确保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加强对声屏障、消声器、减震器材、车辆和轨道的检查和维护,降低列车运行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定期开展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保证环境安全。

  南京市环保局负责工程运营期的日常环境监管。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2015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