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4000650/2019-04635 | 组配分类:环境应急管理 |
发布机构:应急中心 | 发文日期:2019-08-20 |
名 称: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 文件编号: |
内容摘要: | 时 效: |
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是事件处置的关键环节,信息报送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突发环境事件的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善后恢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环境部门的良好形象。为做好新形势下全省环境应急工作,切实提升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能力和水平、有效提高信息报送时效性、全面保证信息报送“快”、“准”,现就相关要求明确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重视信息报送工作。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是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的前提,在整个应急处置工作中具有先导作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信息报送对于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性,要坚持“有事没事当有事准备、大事小事当大事对待”的原则,坚决遏制“估计影响较小不报,看看情况再报,能压住就不报”的错误理念,跑赢事件处置最先1公里,以保安全保稳定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两个维护”。
二、严格报送制度,提高信息报送时效性。时效性是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生命线。各地要把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抓,除够等级突发环境事件外,对于涉及饮用水源地和居民集中区、可能次生跨界污染等敏感事件,均要即时报告,要在事发后2小时内完成首报,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可先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报告,后补充书面报告,可边调度核实边跟踪续报,坚决杜绝迟报、谎报、瞒报等情况的发生。
三、强化信息收集,畅通信息获取渠道。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同级政府值班室、公安、交通、海事、应急、消防、水利、气象等部门沟通对接,明确对接单位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建立完善应急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各类突发事故涉环境影响信息。同时,要不断丰富信息获取渠道,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媒介,密切关注涉生态环境安全的网络舆情,及时做好调度核实。
四、加大考核力度,严肃信息报送纪律。省厅将加强对各设区市突发环境事件报送工作的考核管理,对各地信息报送的时效性、报送质量等要素进行计分制考核(见附件1),相关结果作为各设区市年度目标考核重要依据。每半年对各地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情况进行通报,对报告及时准确、信息质量高的进行表扬,对报告不及时、信息质量差的进行通报批评;对因谎报、瞒报造成损失或重大影响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信息报送联络机制。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理顺信息报送流程,明确专人负责,不断提高调度核报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事件发生后,信息报送人员要快速反应,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尽最大可能避免信息上报时间上的拖延,提高报送时效。
请各设区市将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分管局领导、联络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于8月16日前报省厅。
附件:1.各设区市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考核评分细则
2.各设区市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分管局领导及联络人员名单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2019年8月8日
(联系人:王立、李阳;联系电话:025-86266809;传真:025-86266800;邮箱:yjzx@jshb.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