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6种!江苏亮出最新物种“家底”

发布时间:2021-10-11 15:55浏览次数:

即将在COP15上一展独特“风采”

生物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月11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将在昆明召开,这是生物多样性领域一场高规格全球性会议。10月8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参与COP15大会的准备情况,以及近期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新进展。

“今天,央视正通过慢直播关注盐城的勺嘴鹬,勺嘴鹬是世界极危鸟种,全球只有约600只;不久前,南通如东沿海首次发现了野生斑鹭的踪迹,全国各地的很多爱鸟者打着‘飞的’来观鸟;上半年,南通还发现了索氏桃花水母、紫游螺等珍稀物种。”发布会现场,省环保宣教中心主任朱玫展示的一组图片,吸引了记者的关注。据悉,省生态环境厅从全省本底调查数据中总结了120种珍稀濒危或具有江苏特色的动植物,在COP15大会期间,将通过多种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现。

发布会上亮出了江苏物种最新“家底”:目前,全省本底调查共记录省内物种数更新至6046种,珍稀濒危物种165种。随着本底调查的深入,可观测到的物种数量将继续增加。记者了解到,根据2017年至2019年试点县域调查,此前共记录省内物种数4588种,珍稀濒危物种165种。

从4588攀升至6046,数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说明江苏的生物本底还是很丰富的,有一些物种以前我们没有调查到;另一方面,物种数量的增加与近年来江苏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很大关系。”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朱德明告诉记者,保护物种,首先是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改善了,保护的物种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江苏已将8个大类407个区域纳入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空间管控措施,并将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22.49%确定为陆域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全省31个自然保护区庇护了省内近六成物种。

泰州是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境内河湖密布、湿地资源丰富。“我们抓住关键词做文章。”泰州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刘荣禄告诉记者,一是“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留下足够的生态空间,泰州在全省率先编制《泰州市沿江“一张图”规划》,深入推进“健康长江泰州行动”,长江干流岸线生产性利用率从52.2%降至49.3%;二是“科学”,泰州开发了智能化的生态空间区域管理APP,进行了市区生态价值评估,在重要生态节点建设了多个“生态安全缓冲区”,开展里下河区域整体的生态修复,用最合理的成本,把保护的效果做到最优。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今年上半年,我省出台《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项规划与重点工程得到有效落实,物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重点生物物种种数保护率超过90%,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存和持续利用。

江苏是经济大省,但也面临着人多地少、人均环境资源紧张、开发强度大、城镇化程度高等特殊省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上述蓝图?

“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重,立法工作迫在眉睫。今年已经启动《江苏省生物多样性条例(草案)》的科研立法工作,将在年底形成初稿,明年将列为省人大立法调研项目之一。”南京晓庄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李朝晖表示,“建议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尽快启动环境指示物种的评价。此外,开发建设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要把保护生物多样性放在前面,作为一个硬杠杠。”

南京地域内栖息着长江江豚、中华虎凤蝶、震旦鸦雀等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丰富。“南京拟用两年时间开展全市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调查类型包括陆生维管束植物、陆生脊椎动物、陆生昆虫、淡水水生生物、大型真菌5种类型。目前调查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即将正式启动。”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处处长徐天骄介绍,“通过这次调查,将掌握珍稀濒危物种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建立南京环境指示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册,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溧阳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全市林木覆盖率达31.6%,天目湖、南山竹海周边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溧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杨年庆介绍,溧阳将与郎溪、广德等地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共保联治制度,形成区域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共同加强野生濒危动植物、重点经济动植物的保护力度,打击滥开滥伐的生态破坏行为,携手保护生物多样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