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带队赴昆山、江阴调研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工作

发布时间:2021-11-19 11:06浏览次数:

钱江.jpg

 

为深入了解基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相关情况,充分掌握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联网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11月8日至10日,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钱江带领厅生态环境监测处、省环境监测中心、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赴苏州昆山市、无锡江阴市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赴江阴环境监测站,参观了江阴市南菁高中大气自动监测站点,重点了解环境监测实验室仪器装备配置、技术水平、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实验环境等情况。
    调研组先后赴昆山玮峰化工有限公司 、昆山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光大水务(江阴)有限公司滨江污水处理厂、江苏申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现场查看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自动监测监控设备安装联网等情况,与企业负责人、环保技术人员深入探讨,了解企业日常污染治理相关工作情况,同时对企业强化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还与无锡、苏州两市生态环境部门有关负责人座谈,认真听取了两市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执法监测工作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第三方检测机构监管等相关情况汇报。钱江肯定了两市近年来在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方面取得的成绩,针对下一步工作,他强调:
    要提高站位,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工作体系。围绕国家对省、市、县三级环境监测体系的要求,明确自身定位。市级环境监测机构要与驻市环境监测中心建立协作共建工作模式,相互间形成合力,取得双赢,有效避免重复建设。稳步推进县区级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加大保障力度,确保能力不降、标准不降、条件不降、设备不减,探索局、站、队合一的人员管理方式,实现县区级环境执法、监测工作有机融合。省厅将进一步明确县区级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能定位、能力要求、装备建设等方面的标准,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将列入对地方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以及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中。
    要转变思路,进一步巩固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成效。污染源自动监控是环境管理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于污染源自动监控联网工作,要注重“联”和“真”的问题。“联”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污染源联网,“真”就是要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推动环境管理由“线下”向“线下”“线上”相结合转变,有效提高环境监管效能,完善环境治理体系。要通过堵疏结合的方式解决在线监控的质量问题。一方面,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坚决查处弄虚作假案件,对在线监控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杠杆鼓励企业主动提高在线监控数据质量。
    要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第三方检测机构行为。要积极引导、全面整治第三方检测市场,不断提升环境监测数据和报告质量,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有效的补充和支撑。对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的监管需要两侧发力:一是供给侧发力。持续开展专项检查行动,对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进行全面整治,对问题企业进行严厉打击。二是需求侧发力。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提出严格的质控要求,通过市场手段规范市场行为,建立清单管理、信用管理等工作机制,推动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