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淮河流域暨南水北调东线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1-12-24 16:31浏览次数:

在全省淮河流域暨南水北调东线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赵克志

一、充分认识淮河流域暨南水北调
东线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近年来,我省淮河流域各市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扎实贯彻“团结治污”,我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刚才,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市县主要负责人都作了介绍。今年3月份,国家环保部通报了去年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情况,我省被列入没有完成任务的省份,这个就反映出我们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是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全流域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不足60%,国家考核的省界断面达标率只有50%,国家要求淮河流域必须安全如期完成,这个问题落后了。今年我们全省也出现了4起饮用水安全问题。如果再出现一起,就通报一起,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二是治污工程完成率不高。我省淮河流域“十五”治污工程中还有42项有待完成和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实际负荷率不足65%。三是环境违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企业超标排污、偷排直排和未批先建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比较严重,由此引发的环境信访投诉不断增加。我记得2004年时,我们江苏是全国第一,现在我们落后了。国务院就南水北调问题召开常务会议,所以我们南水北调的步伐要加快,环境保护不能滞后。
  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淮河流域是国家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之一,更是江苏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区域。能否有效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直接关系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着国家南水北调战略的大局。我们一定要从江苏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出发,确保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贡献。国务院已通过第一批长三角发展规划,把我们苏北地区所有市县都纳入长三角发展规划,这有利于苏北加快发展,我们必须有一个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去年,无锡发生的水污染事件,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好多人跟我讲,现在苏南的污染又转移到苏北了,苏北好多地方受到污染。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国务院组织了20多个部门会议,研究沿海开发问题,这就意味着我省编制的沿海开发规划,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年底争取得到国务院的批复,淮河流域要为沿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沿海开发要保护环境。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淮河流域以及南水北调治污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把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作为振兴苏北、提升苏中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进一步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着力提高治污水平,坚决防止淮河流域重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为根治淮河水污染、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作出更大的努力,必须要有一个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二、突出抓好我省淮河流域
及南水北调东线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
  经国务院同意,今年4月份,国家环保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淮河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根据这一规划,我省制订了配套实施计划,经充分征求意见后将于近期下发。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到2010年,淮河流域45个考核断面和11个城市重点水域控制断面水质全部达标;3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COD排放量控制在31.69万吨,氨氮排放量控制在3.01万吨,较2005年分别削减15.6%和23.3%。按照实施计划安排,今年一定要确保2个跨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其余43个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5%,南水北调东线14个控制断面水质全部达到目标要求。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加快重点治污工程建设。把水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具体工程项目上,逐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是改善淮河流域水质的根本保证。首先,要抓紧完成“十五”计划结转项目。今年年底前,必须完成江都垃圾处理厂搬迁、南水北调调水源头生态功能区保护、高邮造纸厂黑液塘综合整治、九龙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江都截污导流等5个治污工程;明年年底前,建成淮安、宿迁截污导流工程和大吴、桃源河生态氧化塘改建污水处理厂工程;加快徐州截污导流工程建设进度,确保2010年前竣工验收;结合新沂河改造,加快入海口湿地生态处理工程前期工作。对具备验收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治理项目,省有关部门要于今年10月前完成竣工验收;31座已建的污水处理厂,要加快管网配套,确保建成后3年内运行负荷达到设计能力80%以上。其次,要全面启动“十一五”重点治污工程。“十一五”期间,我省淮河流域还要新建69座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约2600公里,工程量非常大。今年要先行完成24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任务,其余的也要尽快启动。所有新建的污水处理厂都要坚持“厂网并举、管网优先”原则,执行国家城镇污水处理一级A标准,配套建设污泥处置设施。在建、已建污水处理厂应于2010年之前完成脱氮工艺改造,切实提高污水处理水平。
  (二)着力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仍然是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年内确保完成709家小化工关闭任务。徐州、连云港和宿迁三市任务较重,要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对污染严重或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废纸造纸、酒精、淀粉等企业和生产线要坚决关停到位,防止边关边开、死灰复燃。要严格防止污染转移。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部分被淘汰企业急于寻找“出路”。沿淮各地要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牢牢把住环保“闸门”,所有新、改、扩建项目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决不能引进污染,贻害子孙。尤其是对化工、制革、印染、电镀、酿造等项目,坚决实施更加严格的审批备案和区域限批制度。要强化工业点源治理。国家“十一五”规划有59个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到明年底要按计划完成21个以上。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对66个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进一步削减排污总量。我们环保部门的法律是最多的,要依法执行。到2010年,流域内所有的化工、造纸企业都要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任务。要高度重视开发区环境管理。年底前所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环保基础设施,都要达到省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意见(苏政办发〔2007〕115号)提出的要求,对逾期达不到要求的开发区实施区域限批。对淮河流域重点化工园区进行彻底排查和整治,确保园区污水总排口达标排放。
  (三)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是抓好“六清六建”,切实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有机肥料的使用,增加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面积,逐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合理布局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推广使用沼气、有机肥料等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逐步解决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加强农业节水工作,大力推广高效灌溉技术,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排放量。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大力推广投入成本少、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简便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实用技术。最近,我看过南大关于农村边远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内容,建设、农林部门要加强研究。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处理问题研究,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建立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逐步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坚持疏堵结合原则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推广秸秆还田、发电、氨化、食用菌生产等各类综合利用技术。鼓励生物质能发电,抓紧研究相关电价政策。基层政府要有组织地开展秸秆收购和清运工作,在依法禁烧的同时,也要严防秸秆下河,污染河道和饮用水源。
  (四)深入开展小流域和重点湖泊的综合整治。目前,淮河干流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但部分支流的污染比较严重,特别是奎河、沛沿河、复新河等9条重点河流的断面水质不达标或达标不稳定。为了把这9条河治好,省政府已批复《淮河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达标方案》,有针对性地安排了56个治理项目,重点加强小流域综合整治。各地要高度重视,抓紧实施,切实在提高水质达标率上下功夫。刚才,罗省长讲了“双河长制”,现在我是漕桥河的河长,我们最近请环科院做了一次调研,漕桥河流域面积182平方公里,居民11.5万人,253个污染源,污染非常严重,治理好需要8800多亿元。所以淮河地区的小流域,要加强治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与安徽交界的奎河黄桥以及与山东交界的沛沿河李集桥,是国家考核的两个重点断面,所占考核比重最大,今年年底前必须确保稳定达标。徐州市要提高奎河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加快达标尾水回用工程建设进度,下决心关闭宏发、天泉、隆源3个严重影响奎河水质的造纸企业。沛县要加快建设沛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进一步提高县城污水的收集处理率,对处理后的达标尾水进行农灌等综合利用,不得直排沛沿河。同时抓紧开展沛沿河的生态清淤工作,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是淮河流域的重点湖泊,也是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调蓄水库。近年来,这些湖泊水质下降,特别是总磷浓度上升,富营养化的趋势比较明显,洪泽湖的部分湖区还出现了蓝藻,如果现在不采取果断措施,今后治理所付出的代价将更大。省环保厅要结合全国重点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抓紧编制湖泊水环境治理规划,组织有关地区对湖库周边的工业、农业、养殖污染实施综合整治。省水利厅要依法加强河湖水域管理和保护工作,积极探索占用水域补偿机制,有效保护水域面积,防止非法侵占水域现象发生。今年,淮安、宿迁市已联合开展洪泽湖沿湖环境百日整治等工作,这非常必要,要结合治理规划的实施,科学系统地开展下去。
  (五)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新沭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溉总渠等淮河支流,是沿淮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要对这些饮用水源地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管理,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明确了保护责任,提高了保护标准,扩大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范围,一级保护区从过去的上下游100米扩大到500米,有的还扩大到1000米。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彻底排查和整治饮用水源安全隐患。重点做好四件事:一是今年10月份之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必须完成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方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公布,并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对一些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已不符合条件的饮用水源地,要结合这次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审批工作,抓紧调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坚决取缔关闭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彻底拆除或搬迁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三是加快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监测和监管机制。四是建立饮用水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急技术、物资和人员保障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沿淮地区的优势所在,也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必须倍加珍惜,加强保护和建设。一是积极推进生态清淤工作。对北澄子河、古山河等淮河支流分批分期实施疏浚清淤,加快水体流动,减轻底泥污染。继续开展农村河道清淤,今年要完成县乡河道清淤1.75亿立方,村庄河道清淤1.4亿立方,进一步提高农村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和水环境容量。二是加强湿地建设和保护。目前,淮河流域还有不少天然湿地,具有调节径流、蓄洪抗旱、净化水体、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的重要功能,所以我们要加大这方面的功能。三是大力实施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从今年起3年内,我省淮河流域要再造重点区域生态防护林100万亩。要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快工程实施进度,确保生态防护林建设任务如期完成,不断提高林网的生态效益。
三、不断提高我省淮河流域
暨南水北调东线水污染防治的工作水平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是一场艰苦的攻坚战,治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工程建设只能加快,不能延缓。各地、省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各阶段的治污目标。
  (一)认真落实工作责任,着力形成部门、地方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地方人民政府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主体,必须对本辖区内的水环境质量负总责。沿淮8市要根据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实施计划和重点断面水质达标方案,加快编制本辖区实施方案。方案要确保在年底前完成,并报省政府备案。省有关部门要根据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的职责分工,密切协作配合,增强工作合力。省发改委、经贸委、水利厅、农林厅、财政厅、卫生厅、南水北调办和环保厅应按职责抓好环境治理工作。
  (二)切实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如期建成。目前,资金投入不足、不到位,仍然是影响治污工程建设和水污染防治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要继续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多渠道筹集治污资金。着力强化“三个作用”:一是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地方政府要认真落实投资主体责任,宁可少一些其他方面的开支,也要逐步增加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加强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工作,落实自备水源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政策,确保足额征收到位,为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提供经费保障。省财政要结合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实际,积极整合相关扶持资金,适当扩大资金规模,重点用于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关闭淘汰污染严重企业、饮用水源地保护等环境治理工程。为推动完成“十五”结转项目和重点断面水质达标工程,国家和省将补助7.2亿元,省政府常务会议已经确定分两年安排。下半年要再安排一批资金用于“十一五”治污项目建设。省水利厅、财政厅要进一步加大南水北调治污工程基金征收力度,认真研究前两年基金征收不到位的问题,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二是强化企业的治污主体作用。企业是水污染防治的主体力量。要严格实施“谁污染、谁治理”的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促进有污染治理任务的企业自筹资金,确保完成污染治理任务。三是强化社会资本的参与作用。进一步放开环保市场,制定优惠政策,采取股份制、BOT、特许经营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只要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财政直接补贴、贴息贷款以及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优惠力度可以再大一些。积极运用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权抵押等多种方式,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投入到水污染治理工程。
  (三)坚持铁腕治污,进一步加强淮河流域环保执法监管工作力度。一是认真贯彻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新的《水污染防治法》从提高罚款额度、创设处罚方式、扩大处罚对象、增加处罚种类、调整处罚权限等方面,加大了对水污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要把这部法律作为“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的重要武器,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和行为。各级领导要亲自带队明查暗访,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把环境执法监察“六查一提高”活动拓展到淮河流域,着力在提高执法监管水平上下功夫。淮河流域还是要依靠当地政府,要吸取教训,杜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二是对列入国家治污规划的92家重点污染源,全部限期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做到实时监控。积极实施自动监控装置第三方运营,定期开展强制检定和比对监测,确保自动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三是利用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成果,下决心把重点污染源的地理信息系统和动态数据库建立起来,对重点污染企业的地理位置、排污种类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为环境执法监管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加强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各级政府都要关心基层环保机构建设,落实职能、编制和经费,及时解决环保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支持他们严格执法。省环保能力建设经费要向苏北倾斜,帮助他们提高装备水平,增强执法监管能力。
  (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淮河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难题。一是全面推行“河长制”。二是启动环境资源区域补偿试点。去年,省政府制订出台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建立上下游污染赔付机制,目前正在太湖流域试点。淮河流域地区也要创造条件,选择一批重点跨界河流断面,开展试点工作。三是探索“绿色”转移支付办法。四是盘活环境资本。
  (五)加强社会监督,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治理淮河水污染是淮河流域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要坚持定期公布制度,进一步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不断提高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水平。
  最后,我想强调一个问题,落实工作机制,资金要有保障。希望大家回去之后,按照这次会议精神抓好落实,特别要抓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