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风采|东营督查(江苏队)“智勇精准、便捷高效” 工作法获生态环境部点赞!

发布时间:2021-06-07 21:22浏览次数: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2021-2022 年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第一轮次工作中,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所在的东营工作组因创新工作方法,高质量完成任务,取得良好效果,获生态环境部部长点赞!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开展2021-2022年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工作的通知》,并于5月23日至6月1日,首次派出10个专业组和30个普通组共计205人,全面启动重点区域大气监督帮扶工作,紧盯“钢铁、焦化、石化、化工、玻璃”等重点行业,从工艺全流程到治污各环节深挖细查,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步”工作法获点赞

“江苏队”10人与生态环境部执法局、中国环科院人员组建成东营工作组监督帮扶专业4组,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为牵头单位。

东营石化企业多,厂区面积大,装置布局不清,废气泄漏点不好找,难以快速发现问题,工作时间短、任务重、难度大等特点凸显。为提高效率,他们刻苦钻研、机智思考,探索出利用“无人机定位区域——红外热成像仪获取线索——PID/FID锁定证据的‘三步’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

无人机定位区域。进入企业检查前,利用无人机航拍厂区鸟瞰图,从大范围了解生产装置分布情况。进厂后,执法队员再分成资料组、现场组、在线组,分头直奔确定的可疑区域,各组相互发送交换验证信息,及时共享发现问题。

红外热成像仪获取线索。红外热成像仪能够看到肉眼无法观察到的VOCs泄漏气体,这给执法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以往只能通过闻味道或者逐一检测才能发现的泄漏点,经红外热成像仪“扫一眼”,立马无处遁形,检查人员就能快速精准锁定废气泄漏点。

FID/PID定位定量,锁定证据。在红外热成像仪“粗查”之后,用PID或FID便携式VOCs检测仪这两种仪器进行精准查找具体点位和浓度值。如果出现挥发性有机物超标,则会听到报警提示,并且仪器能直接显示出浓度的数值,方便执法人员记录。

从排查排污区域到发现确定泄漏点,再到明确具体泄漏数值,东营工作组凭借三种仪器装备,打出一套“组合拳”,摸索出一套现场“三步”工作法,实现了高效执法与精准执法的结合。该工作法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典型经验在本次监督帮扶中进行推广,受到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批示点赞:“利用先进科技手段,精准发现问题,给东营组点赞!”

在监督帮扶检查工作中,除上述“三步法”外,东营工作组针对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开展情况,还提出了核查“三个关键”,即“检测点位总数、检测切换时间、修复与监测”;对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情况“6个必查”,即“排口数量、监测频次及方式、污染处理工艺、储罐类型及数量、LDAR检测点位数量、危废类型及处理方式”必查。让执法检查流程化操作,全体组员对工作顺序、节奏安排,心中有数,一清二楚。既节约时间,又防止遗漏。东营工作组带去江苏常用的“锦囊式”暗查,每天出发前才告知组员检查企业名称,增加了检查的突然性,通过“回马枪”和夜查,让企业防不胜防。为检验石化企业装卸车油气回收装置开启情况,东营工作组蹲守多个小时,及时发现企业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违法行为,通过科技手段,不断变换执法方式,准确查获一批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和突出环境问题。

不打无准备之仗

“江苏队”从开始组建到任务完成,一直承担着生态环境部的重托,受到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生态环境厅专门召开保障协调会,强调不仅要树立全省一盘棋意识,更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意识,蓝天保卫战不分区域边界。前方成立现场工作部,后方成立保障部。安排省环境监测中心协调提供最新便携式大气监测仪器,并安排人员讲解使用方法;派员参加的南京、徐州、苏州、连云港4市生态环境局自带无人机、PID、FID、红外热成像仪等设备保障此次任务。选派熟悉石化和钢铁、焦化行业执法业务骨干作为成员,提前2天集中到南京培训,对金陵石化开展检查,进行热身练习。

为严格落实生态环境部此次任务、时间等要求和装备安全需要,省生态环境厅专门安排执法监督局局长驱车8小时将人与装备直接送到东营地区,检查期间每天调度协调,为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好充足的人力物力准备。

“三特”精神现风采

在为期10多天的督查工作生活中,东营工作组江苏队员们始终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精神,努力展现当代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时代风采。

特别能吃苦:东营地石油炼化企业多,企业厂区面积大、督查期间气温高,厂区气味重。专业组人员不怕危险,爬高下低。为了节约时间,经常吃盒饭和泡面,午饭并到晚饭吃。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回到驻地都到夜里11点,讨论完当天问题,基本上要过12点才能休息。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一周下来,队员们明显晒黑变瘦,但个个毫无怨言。

特别能战斗:队员们热情高涨,相互比学赶超。工作中敢于碰硬,勇于担当,严守纪律,对发现问题紧盯不放。一天下午4点多钟,在一家化工企业发现线索后,为了把工作做实做细,专业组当即决定对企业和在线运维人员进行调查询问,一直奋战到凌晨1点才结束战斗。

特别能奉献:“六一”儿童节,东营工作组成员的孩子们过了一个没有父母陪伴的节日,部分队员家里的孩子还即将参加高考,无一人请假,始终坚守在监督帮扶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舍小家、顾大家”的铁军担当。

东营工作组在短短10多天内完成了对29家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火电企业的检查任务,上报了223个环境违法问题,发现一批典型案例,总结一批典型做法。在监督帮扶总结会上,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局长曹立平给予多次表扬和称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