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4000650/2021-11406 | 组配分类: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办公室 | 发文日期:2021-07-09 |
名 称: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461号提案的答复 | 文件编号: |
内容摘要: | 时 效: |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461号提案的答复
宋学锋委员:
您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强碳减排、碳中和相关领域关键技术研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0年12月22日,娄勤俭书记在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我省“在全国达峰之前率先达峰”目标。2021年2月18日、5月8日,吴政隆省长先后两次召开碳达峰专题会,听取我省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汇报,全面部署重点工作,要求加快制定全省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为率先实现碳达峰打牢基础。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您们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更好地优化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持续提升我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水平。针对您们的建议,我们正在开展或即将开展的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已开展的相关工作
(一)科学设定达峰目标路径
今年2月下旬,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我厅主动与省发改、工信、交通、住建、统计、电力等部门对接,3月中旬形成了《江苏省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初稿。《行动方案》从宏观战略方面明确了碳减排、碳中和相关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国家调整相关工作分工后,我厅及时将《行动方案》初稿交给省发改委。作为我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总纲领,该方案正依据国家最新要求加紧完善,相关重点领域、行业达峰方案也在紧锣密鼓的编制中。
(二)着力加强碳减排科技研究
十三五以来,我省科技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绿色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示范应用,在相关领域共组织基础研究项目2000余项,争取国家基础研究项目近8000项;开展关键核心领域技术攻关,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的技术瓶颈问题,组织产业关键性技术研发项目近300项,联合地方共同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120项,培育了新型钙钛矿光伏电池、燃煤电站只会燃烧调控系统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有效整合脱碳减排领域创新和产业资源,重点建设了“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等20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7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相关领域高层次专家100余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近2000名,相关创新团队30多个。2020年12月,我厅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成立了江苏省碳中和联合研究中心,重点在碳减排关键技术、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环境管理技术等方面开展联合研究。
(三)重点开展CCUS技术调研与交流
在收到您们的提案后,我厅组织团队赴泰州电厂开展碳捕集利用工程调研。调研组与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于修林、总工程师陈宏伟、新能源开发建设部主任吴东黎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对船煤入库、入炉煤采样分析、二氧化碳检测开展现场实地考察。该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50万吨/年碳捕集示范工程,首次攻克超大型碳捕集系统与大型火电厂热力系统耦合规律,突破了基于大型火电机组的“火光储捕”配置方案及智能调度运行技术。调研也发现了CCUS示范项目的成本高、二氧化碳出路较难解决等问题。5月18日,我们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举办江苏省CCUS工程示范与产业化发展研讨会,20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针对您们的提案建议,我厅将配合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其它相关厅局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动制订全省碳达峰行动方案
制定出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江苏省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方案》。推动构建“1+1+6+9+13+3”碳达峰行动体系,精准指导各设区市制定本地区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进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数据中心和5G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以及电力、钢铁、石化、化工、水泥、平板玻璃、纺织印染等重点行业编制专项达峰行动方案。
(二)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建设
研究制定《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申报指南》,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组织开展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低碳试点示范申报工作。配合省财政厅研究出台《江苏省低碳试点示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择优推荐符合条件的试点示范项目纳入国家自主贡献项目库,适时开展省级自主贡献项目库建设和申报工作。编制低碳、绿色认证目录清单,指导园区、企业和工厂开展低碳认证,服务外贸企业有效应对碳关税。
(三)推进重点行业企业低碳化改造
制订《江苏省重点行业企业低碳化改造技术指南》,开展碳排放对标活动,启动一批重点企业开展低碳化改造试点。
(四)组织技术攻关和国际合作交流
围绕清洁能源、新型储能、固碳增汇、碳捕获和转化利用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基础前沿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相关科研成果示范应用。同时,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搭建国际创新合作平台,联合开展相关领域科学前沿问题研究。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2021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