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4000650/2021-11414 组配分类:建议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办公室 发文日期:2021-07-09
名 称: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796号提案的答复 文件编号:
内容摘要: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79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7-09 10:03浏览次数:

张甘霖委员:

您领衔提出的“关于建立我省生态碳汇评估基线和促进碳交易机制建立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增加生态系统碳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手段,全国碳市场是落实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将更好地发挥市场化调控手段,助力节能降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目前已开展的工作

“十三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资源保障。

(一)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

2020年完成了全省104个县级调查单元的调查任务,制定《江苏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试点工作方案》,全面启动第二批总计19个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试点,其中专项调查涉及森林资源、水资源、湿地资源等各方面,有关成果将为探索提升我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二)维护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

近年来,我省重点开展土地、林草、湖泊、湿地、海洋、自然保护地等治理修复,提升区域内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研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建立生态价值的市场交易平台,通过政府管控或设定限额等方式创造交易需求,开展生态产品相关权益交易,探索森林、湖泊、湿地、海洋等碳汇项目开发及交易,对湿地、耕地、种植园用地、林地和草地的固碳释氧等生态系统服务能力进行分析核算,以反映自然资源生态价值。

(三)推进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2015年起,国家林草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工作,每省每3年轮一次。我省于2017年开展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工作,完成国家在我省按24*24公里间距布设的177个固定样地的全面复查任务,建立了江苏省林业碳汇监测体系监测数据库。

(四)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我省虽然不是国家碳市场建设试点省份,但考虑到我省纳入碳市场企业数量多、碳排放量大,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征集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任务承担方的通知》精神,我省多方协调努力、积极参与申报,最终获批以占9.5%股份与其他8个省市联合建设全国碳市场。目前我省正根据生态环境部的统一部署,按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2019-2020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 发电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积极开展碳市场筹备联建、系统模拟运行、电力企业配额预分配、企业登记开户以及碳排放报告和核查等各项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进自然资源统一调查,为科学评估碳库现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加快建立自然资源分类标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标准体系和定期调查制度,全面推进自然资源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查清全省各类自然资源在地表的分布范围与位置、面积数量以及利用与保护等基本情况,形成自然资源本底“一张图”。充分利用省市县基础测绘成果,以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数字表面模型为基底,整合集成地表基层质、地表覆盖层、管理层、地下资源等各类自然资源调查数据,构建全省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为科学评估碳库现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二)实施自然资源动态监测,服务全省碳汇动态变化监测。加快我省自然资源动态监测网络布局,建设全省多源遥感数据统筹共享平台,运用遥感影像自动变化监测、定点观测等多种监测技术和手段,建立自然资源立体监测网络。加快整合国土变更调查遥感监测与地理国情监测,统筹开展自然资源动态常规监测。充分利用高分辨率的航天和航空遥感等高技术手段,组织开展耕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的专题监测,定期开展城市群地区“三区三线”等重点区域、重点要素的动态监测,进一步评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

(三)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清查与核算体系,服务全省碳交易机制建立。加快建立实施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制度,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调查成果,开展全面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建立全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库。制定符合江苏实际的土地、海洋、矿产、森林、湖泊、湿地和水流等自然资源资产评估原则、框架和标准体系,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的实物量清查与价值量核算。基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平衡表试点工作经验,适时建立我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平衡表编制体系。

(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组织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清洁能源、新型储能、固碳增汇、碳捕获和转化利用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基础前沿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相关科研成果示范应用。积极对接国家科技部,争取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项目在我省落地实施。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和政府间科技合作,搭建国际创新合作平台,联合开展相关领域科学前沿问题研究。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2021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