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直播间”开通美丽江苏建设专场 在鱼米之乡探索“诗和远方”

发布时间:2022-11-28 14:26浏览次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11月24日,由省委组织部、省委省级机关工委、省委两新工委共同打造的省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直播间”美丽江苏建设专场开播,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等部门单位相关党支部负责人走进直播间,解读政策,回应诉求。

这几年,“江苏蓝”时常刷屏。“每一微克PM2.5浓度的下降,每一个优良天的增加,背后都是庞大的系统工程。”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党支部书记王军敏用一组数据概括“江苏蓝”说,去年全省PM2.5浓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实现2013年以来“八连降”,尤其是PM2.5浓度首次以省为单位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集约建设、共享治污,成为江苏探索的新模式。“不少中小企业面临治污要赔、不治要停的两难,甚至陷入反复治,治反复的怪圈,成为污染防治突出短板。”王军敏说,江苏生态环境部门将共享经济理念融入环保治污,引导市场主体建设共享型环保设施,即“绿岛”项目,既实现污染集中高效处理,也降低了企业的废气处理成本。王军敏以南京市秦淮区瑞阳街为例说,过去一到饭点便油烟四起,气味呛人,一年投诉量曾达400多起,建设餐饮业“绿岛”后,实现共享餐饮油烟净化装置,并实时监测油烟数据,不仅实现了油烟净化,还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测实现“指尖上的环保”。

“江苏蓝”的背后,离不开一支动真碰硬、利剑治污的生态环保执法铁军。“全省排污单位约30万家,但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不到2500名,如何实现更精准地发现违法问题,更有力地惩处违法行动,保持江苏生态环境执法效能居全国前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党支部书记崔恒武在直播中坦言,改革创新成为爬坡过坎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江苏生态环境执法战线以智慧执法为牵引,着力破解自动监控数据的执法应用难题,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非现场执法综合性管理办法、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在全国率先实现移动执法终端全覆盖、全联网、全使用。针对网友们关注的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崔恒武现场回应说,对排污单位实施差异化监管,既严格监管又帮扶指导,对守法情况好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简化环评审批程序,优先安排补助资金,实施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管理。目前,全省2359家企业纳入执法正面清单,对4000多家环境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实施停限产豁免,“对正面清单企业,将逐步推行财税、金融、信用评级等方面联合正向激励措施”。

国土空间是建设美丽江苏的空间载体。“一山二水七分田,江河湖海汇聚,多元历史文化积淀与平原水乡地理特征的结合,造就了江苏独特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党支部书记黄锋进说,为更好地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服务美丽江苏建设,江苏构建了“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通过编制省市县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彰显美丽江苏的格局、形态、质感、韵味,积极探索将美丽江苏建设目标贯穿到规划编制、实施、管理全过程,切实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针对全省近13万个自然村庄,黄锋进介绍说,省自然资源厅广泛开展“规划师下乡”活动,鼓励规划师通过结对共建、定点帮扶、驻村服务等多种形式,在水韵江苏探索美丽之道,在鱼米之乡探索“诗和远方”。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党支部书记戴怀宝在直播中亮出“成绩单”,5年来,全省新增造林面积252.49万亩,建成绿美村庄2483个,林木覆盖率达到24%,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增加至210个,总面积达96.33万公顷,申报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重要湿地3处,建成省级以上湿地公园75处,湿地保护小区535处,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2.6%。“自然保护地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善、森林资源量质不高、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依然存在。”戴怀宝坦言,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锚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做实做细林长制工作,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林业发展质效,创新林业工作品牌,厚植绿色生态优势,为美丽江苏建设提供生态支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