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涵养生态惠民 绘制城水相融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2-11-29 16:08浏览次数:

作为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2016年,徐州市入选江苏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由此掀开探索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之路的新篇章。6年过去了,如今海绵城市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熟知,徐州市也先后建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在防治城市内涝、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徐州市泉山区作为徐州市海绵城市试点区,近年来,扎实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探索海绵城市生态理念落地方式,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思路进行系统谋划,绿灰结合,多措并举,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内涝缓解、水环境改善、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修复等综合目标,城市生活空间品质得到大幅提升。近日,先后来到几个示范项目,一探这些项目中“海绵”元素的运用。

渗蓄结合

构建生态美丽的绿色空间

秋风萧瑟,层林尽染。在深秋的季节走进金奎公园,随处可见的旱溪、植草沟与雨水花园等绿色生态设施格外醒目。雨水经过海绵设施的转输、收集与存蓄,真正实现自然下渗、自然积存与自然净化,超标的雨水则通过管网溢流进入奎河。同时,绿化配置时注重发挥植物对水体的净化功能,积极营造水生植物生境,充分发挥海绵体的污染物削减能力,进一步改善水质。

与传统绿化景观中常见的石材地面不同,公园内选用的是高渗透性的透水混凝土、陶土透水砖和承载式植草地坪,这些材料是“会呼吸的场地铺装”,便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同时也易于蒸腾、释放土壤中的水分。水流潺潺,清风飒飒,草青木秀,窸窸窣窣,海绵化的金奎公园更具一番生态与惬意。

公园绿地是海绵城市中容量大、吸水率高的“海绵体”,如何进一步增强这些“海绵体”的“弹性”,在大雨暴雨时吸入更多的水,在天干地旱时又能“挤”出来用,让城市能更畅快地吐纳呼吸,真正回归自然?

金奎公园通过海绵城市生态手法的渗透包容,在地形塑造时尽量实现雨水自然排放,充分利用下凹地形滞蓄消纳雨水径流,并在路面与停车场等局部开敞空间合理采用透水化设计进一步削减雨水流量与污染物。

“金奎公园确实与众不同,尤其是雨天,别的公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积水,在这里却很少看到,感觉雨水落在地面就被吸收了,这也许就是‘海绵’起的作用吧!”一位在金奎公园休闲的市民笑着说。

景观融合

建设美丽宜居的海绵型小区

漫步在听澜雅居小区,映入眼帘的有各式各样的“海绵基因”。该小区通过景观营造手段,因地制宜地利用地形植入海绵要素,结合景观小品打造令人赏心悦目的海绵节点,将海绵设施与小区景观环境完美融合。通过合理化的功能布置将建筑雨水、场地排水等雨水进行海绵化收集处理,同时将海绵设施形态与整体的景观空间关系、路网关系、植物关系进行合理化的组合衔接,充分营造小区自然、舒适、宜居氛围。

小区景观道路、中庭小广场等多采用渗透铺装,建筑雨落管断接、转输植草沟、道路侧石开口……这些常规海绵措施技术在小区内得到普遍运用,屋面、道路、绿地上的雨水均可通过导流渠道顺畅地进入海绵设施内。“我们小区设置了很多‘雨水花园’,净化储存的雨水用于绿地浇灌,多余的雨水通过地下管网进行排放,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景观又别致,居住很惬意!”小区居民夸赞道。

据了解,海绵城市建设中充分尊重景观地形,将形成径流的地面雨水通过导流措施引至地势较低的雨水花园内部,进行下渗、滞蓄、净化;对靠近绿地的建筑立管进行断接,让屋面雨水通过断接雨落管与建筑边沟转接进入雨水花园,使其得到充分的滞留与净化,多余雨水通过溢流式雨水口排入市政管网;植物设计时将常规灌木、长效花境、草本植物、水生植物等进行组合搭配,创造花园式的海绵呈现效果,既较好解决了海绵设施冬季效果欠佳的问题,又能确保海绵设施雨水净化功能的有效发挥。

源头把控

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型校园

新火花学校建设项目从一开始就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因地制宜地将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雨水立管断接等巧妙地落实在海绵校园的建设中,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同时结合景观及绿化效果,功能和美观兼具。随着海绵城市设施的“发力”,学校变成了一座“会呼吸”的花园,可对雨水进行“呼吸吐纳”。丰富的海绵设施既保障了校园的排水安全,又提升了景观品质,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成效

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海绵设施究竟藏着哪些“玄机”?教学楼前看似平常的透水砖路面可以有效地就地消纳、渗透场地内的雨水径流,同时也可以接纳道路雨水进行处理;路边的雨水花园以灌木和草本植被为主,虽然面积不大,却承担着雨水收集和净化缓排的功能,收集自身及周边区域的雨水,暂时滞蓄雨水并利用土壤和植物净化雨水,具有滞蓄和景观双重功能;高低起伏的景观带内布置着下沉式绿地,汇集硬质地表雨水径流后将其进行蓄渗、净化;建筑边看似低调的雨水管,将屋面雨水通过断接的方式直接散流至绿地,并通过地表径流引至就近的下沉式绿地中,对屋面雨水进行处理……依托这些绿色海绵设施,校园排水能力进一步提升,雨天时场地内基本不存在积水问题。随着一个又一个海绵项目的落地,泉山区海绵城市越来越立体,不仅对徐州市的生态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也给市民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