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4000650/2022-00157 组配分类:生态保护
发布机构:自然处 发文日期:2022-02-09
名 称: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转发《泰州市全面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文件编号:
内容摘要:转发《泰州市全面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的报告》 时 效:

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转发《泰州市全面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2-09 14:44浏览次数:

 

 


 

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转发《泰州市全面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

2021年,生态环境部将我省列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管首批试点省份。为进一步理清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泰州市先行先试,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基础调查(试行)》(HJ 1140-2020)等技术规范,探索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系统,以县(市、区)为单元开展基础调查,摸清生态保护红线本底,提高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水平稳步提升

现将《泰州市全面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的报告》转发给你们参考借鉴,请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持续优化监管手段,全面提升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水平。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202229

 

 

关于泰州市全面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工作的报告

(泰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1年以来,泰州市打响“泰美丽”品牌,不断强化生态空间保护,以精细管理为导向,以落实责任为重点,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打出综合施策组合拳,推动生态红线保护水平稳步提升。

一、率先进行本底调查,摸清“泰美丽”家底

根据2020年底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基础调查(试行)》(HJ 1140-2020),率先落实方案,进行研究探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的本底调查,截至2021年年底已开展两轮生态保护红线本底调查,完成兴化(10个乡镇(街道),72个村(社区))、姜堰(19个乡镇(街道),163个村(社区))和海陵区(13个乡镇(街道),91个村(社区))的调查工作,整理汇总包括基础地理数据、现场照片和影音在内的初步成果,编制了兴化市调查报告并于20211230日通过专家评审,成果受到专家组的高度认可。通过本底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包括环境质量状况、管护状况、生态系统格局和生态系统质量等,也整理了现有人类活动,包括农林业、养殖业、居民点和线性工程等,认真总结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监管和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利用好本次本底调查数据,精细落实农业农村、住建、水利、林业等部门对不同地块的监管责任,优化红线监管方法,妥善调控原住民生产生活,定期进行保护成效评估。

二、强化天地双眼监管,维护泰美丽健康

构建制度化的常规督察监管模式,通过卫星、无人机和地面巡逻等手段,掌握生态保护红线内的人类活动及生产生活设施变化情况。20218月,进行了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卫星扫描,12月初又进行了变化情况扫描分析,通过解译和筛查,发现一批变化地块,其中10个地块进行了植被修复、疏浚河道,生态保护水平取得提升。查找出多处土地侵占、地块污染的情况,目前问题清单和相关图片现已整理完成,移交市污染防治攻坚办进行整改、追责。为加快推进问题整改,我们同步设计了各地问题核实和整改的规范表格,形成发现问题-核实问题-整改销号-定期复查的闭环。下一步,将以半年为周期,滚动开展天地双眼监管,形成常态化的高压监管态势。

三、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提升泰美丽质量

以沿江、沿河和里下河湿地片区为重点,扎实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推进长江岸线保护,在全省率先编制《泰州市沿江一张图规划》,泰州长江干流岸线生产性利用率从52.2%降至49.3%,全力打造百里大江风光带。大力推进湿地保护行动,围绕陈堡草荡、平望湖等地区1.5万亩湿地及周边区域,开展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修复,打造连片保护示范区,自然湿地保护率5年上升10个百分点。基本完成全市域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加快建立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沿江水生生态观测体系和长江禁捕巡查体系不断健全。积极推进农业绿岛项目,建设相对集中的水产养殖尾水净化设施,帮助连片养殖区域的多个养殖户,统一解决尾水处理达标等难题。筹备开展泰美丽碳汇造林,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同步宣传生态空间保护和双碳行动,提高广大市民对生态保护工作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四、用好科学技术手段,赋予泰美丽智能

2018年省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874号)起,我市便领先自主开发生态保护红线地理信息系统,并根据生态保护红线相关政策及管理工作要求,不断更新、完善现有生态保护红线APP的功能,目前系统现已更新迭代到第三个版本,有效帮助属地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实时监管和动态巡查责任。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情况下,近期计划把本底调查部分成果和天地双眼监管问题清单纳入APP系统,便于地方及时查找并核实问题,加强属地管理的精准性和规范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