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监测见证连云港绿色转型路
“这几年灌河口的水明显干净多了,多年来见不到的小银鱼又重新回到灌河口!”春日暖阳下,住在灌南县堆沟港镇灌河口的王大爷谈起变化喜形于色。多年前,因为发展短视,灌河口周边曾一度密布小化工企业。部分化工企业偷排废水废料,不仅给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也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2016年以来,针对中央环保督察提出的“两灌”化工园区污染问题,连云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破”“立”并举,加强“两灌”化工园区整治,铁腕治污、补齐短板、加快转型、优化生态,切实把督察整改要求落到实处。连云港成立全市化工园区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对整治工作不力的责任人及时约谈、强化问责。
“2016年以来,灌南县全面开展化工整治,我们分批、分阶段强力推进化工园区67家企业关闭,设施设备全部拆除,物料、固危废、废水全部清零。”灌南县委常委、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金耀介绍,如今,园区相继建成大气自动监测站、水环境自动监测站、智慧园区管理平台,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大气稳定达到二级标准,VOCs治理全省排名领先,河道水质明显提升,园区已是天蓝水清。
灌南依法依规关闭不达标化工企业工作,是连云港推进“两灌”化工园区整治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两灌”园区化工企业大幅减少,推动企业关闭退出75%以上;对复产的化工企业,园区开展全面检查,消除化解环境隐患。在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连云港积极推进化工园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目前,化工园区(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一级A”排放标准;化工园区(集中区)建成危废处置企业6家,全市危废已投运处置能力达到12.29万吨/年。
“两灌”化工园区整治成效如何?一组灌河口的卫星监测对比照片,是最好的见证。在2017年的卫星遥感照片上,只见灌河口的部分地区海水颜色呈现出褐红色,而去年的照片显示,灌河口的海水颜色已恢复自然面貌。“随着江苏化工行业整治的推进,一大批规模小、污染重、危险大的不达标企业关停,灌河口的海水颜色明显恢复。”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朱德明说。通过铁腕治污,去年,“两灌”化工园区周边5个国考断面优Ⅲ比例达到100%,灌河口附近海域7个考核点位优良(一、二类)海水点位占比85.7%。如今几近绝迹的四鳃鲈鱼又批量洄游燕尾港,消失多年的伪虎鲸又出现在灌河口。
记者了解到,在“两灌”化工园区整治的过程中,连云港坚持系统思维,严守环保安全底线,腾笼换鸟,推动“两灌”园区作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拓展区,发展石化下游产业,推动化工园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