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生态空间保护区 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空间 江苏筑牢新时代鱼米之乡生态基底

发布时间:2022-07-18 16:27浏览次数:

近日,一个摄影师用3年时间拍遍江苏13市的故事走红网络。在摄影师的作品中,人们看到了美丽的盐城黄海湿地,这里不仅是候鸟天堂,还是6000余头野生麋鹿嬉戏奔跑的世外桃源。

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把最自然的环境留给了野生动物。

划框子定规划,推进生态空间保护

盐城市沿海潮间带滩涂湿地,是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存最为完好的海岸型湿地。在黄海之滨的广袤滩涂上,海、林、滩、鸟交相辉映,每年有400只左右的野生丹顶鹤(占我国境内的85%以上)在此越冬,每年八、九、十月份,全球仅有600多只的勺嘴鹬都会长途跋涉来到盐城,条子泥湿地小青脚鹬数量已连续两年突破学界预估。

生态保护,规划先行。盐城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张美兰介绍,在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上,盐城市陆域、海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6348.28平方公里,在江苏省内面积最大。

2018年,《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印发,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和核心景观区、风景名胜区的一级保护区八大类407个区域8474.27平方公里纳入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约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8.21%。

2020年,与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相衔接,统筹划定了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域14741.97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14.28%。

在此基础上,江苏推出生态空间保护区的理念,涵盖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和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目前,江苏划定的陆域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共计2.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22.49%。

为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2021年,《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管理办法》和《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督管理办法》出台,确保全省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串珠成链,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江苏省特殊的地理条件塑造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物种,形成特色鲜明的生物多样性区域特征。如今,长江江豚戏水、太湖桃花水母重现、连云港灌河口伪虎鲸群回归。

自2017年以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经过统计,目前全省的物种数已经更新到了6903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李旭文介绍,对比去年,增长了857种物种。在调查中,也记录到了松叶蕨这样在江苏极为少见的孑遗植物小种群,并且生长态势良好,种群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具有极高的研究与保护价值。

2019年起,江苏省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管理体系、保护立法、观测技术等先期研究,推动建设省级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制定《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等一批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文件。

根据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分布,江苏在长江沿岸、大运河沿线、沿海湿地、江河湖荡、低山丘陵等流域海域区域开展生态岛试验区建设,以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为基础,通过若干个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将点状区域串珠成链,构建物种迁徙和基因交流的生态通道,提升自然地理单元的系统性和连通性,进一步放大生态效益,逐步形成全省完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空间和绿色发展新格局,促进人与自然融合发展。

保护修复一体,筑牢美丽江苏生态基底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市贾汪区实现了华丽蜕变,走上了资源枯竭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崭新道路。曾经的采煤塌陷区变身潘安湖湿地公园,曾经的生态伤疤化身城市客厅,这样的故事在江苏省继续书写。

2019年,江苏省在南京市高淳区、宜兴市、徐州市贾汪区、常州市金坛区等4个地区开展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省级资金投入12亿元,共完成59个修复示范项目,统筹推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通过生态修复保护,有效地削减污染负荷,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同时能有效提升当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增加湿地面积、河道面积,持续优化区域生态系统格局,不断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除了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区,2020年,江苏省还在长江沿岸的南京、常州、苏州、南通、泰州5市建设了7个生态安全缓冲区示范项目,有力提升长江水源涵养功能。目前,江苏已建成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39个,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环境容量空间。

为规范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行为,从源头上实施合理有限的人工干预,促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有序演化,江苏省制定了第一批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行为负面清单,引导实施科学、积极、适度的人工干预,保持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同时,为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执法提供重要依据。

随着一系列工作的推动和开展,一幅展现生态高颜值的美丽江苏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