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苏州路径”怎么走?

发布时间:2023-11-16 09:49浏览次数:

我国湿地保护工作未来重点是什么?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座谈会上,国家林草局局长关志鸥表示,未来我国湿地保护工作重心要从增加数量、扩张规模转向规范管理、提升质量,不断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当前,我国湿地保护已经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少省份积极探索湿地保护的有效方法,江苏省苏州市作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生长在湿地上的城市,紧紧围绕长江大保护、长三角一体化、太湖生态保护等战略布局,走出了一条经济发达地区湿地保护的“苏州路径”。

这条路径是什么样的?具有哪些特色?为此,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了苏州市人民政府以及苏州市园林和绿化局湿地保护管理站等相关人员。

举全市之力提升整体水平

借着正在申请国际湿地城市的东风,苏州市湿地保护工作更加热火朝天。

“苏州从2022年开始申报国际湿地城市,6月已完成省级专家评估,目前已经完成现场考评。”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站长冯育青表示,申报国际湿地城市让湿地保护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从以前的点状,更多扑向面状,涌现出更多的示范区域,并全面铺开。拥有这样一张国际名片,不但在国际上有更多的话语权,百姓也能共享湿地保护带来的生态红利。

苏州市拥有湖泊400多个、河流两万多条、长江岸线158公里,京杭大运河82公里,太湖绝大部分水面、景区在苏州境内,全市湿地总面积497.96万亩,湿地率达到38.35%,内陆湖泊湿地面积占比全省第一、全国前茅。

然而,早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曾导致苏州湿地生态功能明显下降。据2009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此前18年,苏州减少了超过130平方公里的湿地,从面积上说,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金鸡湖。

苏州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当前,依托优良的湿地资源禀赋和创新的湿地工作实践,苏州市举全市之力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积极推进,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据了解,苏州市已建成湿地公园21个,划定湿地保护小区113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13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处,湿地保护率达60%,列全省第一。全市湿地野生鸟类401种,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水禽数量标准的湿地15块。

健全保护管理体系,就是保护湿地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苏州市已经探索出“红线监管+部门联动+闭环管理”模式,以湿地红线为抓手,构建监管体系,加强全流程监管,走出湿地管理新路径。

冯育青所在的湿地保护管理站,就是于2009年成立的全国地级市首家独立建制的湿地保护管理站,负责全市湿地保护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此外,各县(市、区)也专门成立了湿地保护管理机构,这都为加强湿地管理的系统性、全面性、协调性打下良好基础。

2010年,苏州湿地保护率只有8%,2021年湿地保护率提升到55.4%。这一数据对比,彰显了苏州湿地保护的工作成效。

从定性到定量,考核指标越来越细

记者在梳理2015年—2022年湿地年报时发现,湿地保护数据中变化最大的是鸟类数量增加了约100种。

“这也侧面反映出湿地监测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调查频度高了,人员数量也在增加,湿地保护队伍得到加强。”冯育青解释道。

《苏州市湿地保护年报》也是湿地保护的亮点之一,已经连续8年。从年报中,不但能知晓湿地保护情况,而且为考核评估各地目标任务落实情况提供重要依据。

从年报还可以看出,湿地管护考核指标从定性走向定量,且越来越细化。

“比如说,以前我们记录更多的是这个有没有,现在记录的却是到底有多少。这就是从定性到定量的表现。”冯育青表示,历年数据的积累,可以让我们轻松得知湿地保护状态的演变过程。

在湿地保护过程中,苏州市还开创了一些创新性亮点。比如,全国率先构建“天空地”湿地监管体系,对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开展动态监测;全国率先实施生态补偿政策,每年对172个湿地村、32个水源地村进行生态补偿,每年湿地生态补偿资金1.5亿元;在全省率先、全国较早出台《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认定省级、市级重要湿地103个,占湿地面积的75.2%。

“重要湿地行政村在招商引资等方面管控严,发展受到限制,因此每年市区两级财政支付每个行政村100万元,用于湿地发展保护。”冯育青表示。

此外,在全国率先设立“湿地好不好,鸟儿说了算”的考评体系,用鸟类生物多样性等生物考评因子,客观评估和反映湿地健康状况。这一考评体系,还成为苏州湿地征占用审核中的一道手续。

记者在苏州市吴江区震泽省级湿地公园看到,一群白鹭在稻田上空自由飞翔,时而落脚田地里觅食。负责震泽镇环保工作的姚龙武介绍说,随着湿地生态的提升,鸟的种类越来越多,甚至有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并且,观鸟和摄影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

让湿地保护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近日,苏州湿地自然学校调查员周敏军、张曼玲、郑炜在常熟铁黄沙开展湿地鸟类监测时,意外观察到了一只稀少的土黄色小鸟,经鉴定是“穗?(suìjí)”,为苏州市首次记录。

像这样的湿地自然学校,苏州已建有11所。

湿地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冯育青认为,当前湿地保护最大的难点仍在于宣教。“很多人对湿地保护的认知还停留在浅层次,没有更深入的认知。”他举例说,比如有人认为把一个湿地通过花钱修复好了,可以划船,又可以钓鱼,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了。但是,其实并非如此。湿地范围广阔,如何把湿地保护这件事讲明白、讲透彻,从而引导更多的人关注、参与湿地保护,这是现阶段的一个难题和重点。

苏州市创新“阵地+队伍+课程”模式,全市湿地公园每年开展活动300余次,受益群众约6万人次;创建“苏州昆山天福实训基地”,已为全市湿地公园培养98名生态讲解员,为全国400多家湿地管理机构提供专业人才培训服务……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湿地保护队伍中。有从摄影转向生态保护的,有辞职做起鸟类调查的,还有学生也逐渐参与到湿地保护中来。这都说明,整个社会的湿地保护氛围越来越好了。

同时,湿地模式也越来越丰富。有张家港市的“湿地+学校”模式,有太湖这样的保护修复典型,有昆山市这类型的城市湿地案例,还有震泽省级湿地公园的乡村湿地典范。

这一个个湿地生态修复案例,是苏州湿地保护取得突出成绩的缩影。今年,苏州评选出首届“十佳湿地生态修复案例”,既是对数十年如一日修复工作的全面总结梳理,也为之后的湿地保护修复提供经验支持和借鉴意义。

提到下一步的工作,苏州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保护修复优先,筑牢湿地生态基底。坚持和完善已有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强化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管理建设等;二是强化协同推进,擦亮湿地生态名片。强化各市区、各部门协调联动,合力推进湿地保护和国际湿地城市建设工作等;三是持续实施宣教,厚植湿地生态理念。策划推出系列湿地生态主题宣传活动,让湿地保护走进课堂、融入市民群众日常生活,推进“湿地公民科学家养成计划”等。

(中国环境报记者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