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4000650/2023-00525 组配分类:近岸海域污染防治
发布机构:海洋处 发文日期:2023-04-17
名 称:关于做好江苏省重点海域入海河流总氮等污染治理与管控的实施意见 文件编号:苏环办 [2023] 108号
内容摘要: 时 效:

关于做好江苏省重点海域入海河流总氮等污染治理与管控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3-04-17 17:30浏览次数:

南通、连云港、盐城市生态环境局:

为深入打好江苏省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加强入海河流总氮等污染的治理与管控,促进我省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结合生态环境部工作要求和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增效,按照《江苏省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目标要求,以海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海域为重点,以总氮治理和管控为关键,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沿海各市为实施主体,加强陆海统筹、综合治理、长效监管,积极稳妥推进主要入海河流总氮等主要污染物的溯源排查、分类治理、监督管理、监测执法,不断削减陆源污染物排海通量,推动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二、 工作原则

陆海统筹、综合施治。坚持系统观念,以近岸海域水质改善为目标,以总氮治理与管控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指导沿海三市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入海河流治理,强化陆海统筹、治管结合、部门协同,因地制宜制定“一河一策”治理与管控方案,系统推动解决入海河流总氮等污染反弹问题。

问题导向、突出重点。以海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海域为重点,贯彻落实《江苏省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部署要求,着力抓紧抓实总氮浓度高、反弹幅度大、对近岸海域水质影响显著的入海河流治理与管控,针对突出问题、薄弱环节精准施策,建立健全责任清晰、分工明确、协调联动的合力攻坚机制。

稳中求进、循序渐进。充分利用前期已有工作基础,不另起炉灶,不搞一刀切,把握好“一河一策”治理与管控方案中相关目标任务部署的节奏和力度,注重因地制宜、治管结合,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协同推进入海河流总氮等污染治理和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

落实责任、勇争示范。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监督评估。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发扬“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精神,积极创新入海河流治理与管控方式方法,加强试点示范和专题研究。

三、 主要目标

20236底前,沿海三市12条总氮浓度较2020年同比增长的国考入海河流断面全部制定实施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治理与管控方案;到2024年底,总氮浓度反弹幅度较大的入海河流治理措施落实有效,总氮等污染物浓度同比稳定下降;到2025年,列入全省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的22条入海河流国断面总氮浓度较2020年实现负增长。

四、 工作范围

列入全省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的22条国考入海河流断面为重点,将50条国省考入海河流断面全部纳入治理与管控范畴。

五、 主要任务

(一)高质量编制入海河流治理与管控方案

1、深入开展入海河流排查和溯源分析。根据近岸海域水质变化形势,系统分析50条国省考入海河流上下游断面水质、水量等历史数据,分析水系走向及关联特性,识别入海河流出现总氮浓度抬升、通量增大等情况的河段。通过卫星遥感、加密监测、水基因溯源等排查方式,深入开展相关汇水单元的污染源解析与问题识别,切实把影响入海河流断面总氮浓度反弹的问题查明白、原因搞清楚,把重点管控断面和治理单元找准确。20236前,形成入海河流总氮污染源清单。

2、加快推进沿海三市国控入海河流治理与管控。对于2022年以来沿海三市总氮浓度与2020年同比增长的12条国考入海河流断面(见附件),由沿海三市生态环境部门组织相关区县重点针对总氮治理与管控,参照《陆海统筹的重点海域总氮等污染溯源与减排技术要点(试行)》和《<入海河流总氮等污染治理与管控方案>参考提纲》编制或更新“一河一策”治理与管控方案,由省生态环境厅统一组织评审。沿海三市要选择对近岸海域水质影响显著的入海河流,作为试点进行重点攻关,先行制定“一河一策”治理与管控方案,其余入海河流借鉴经验制定相应方案,按规定时限上报至省生态环境厅。

3、积极做好其他主要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与管控。对于其他国控以及省控等入海河流,按照《江苏省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部署要求,由沿海三市生态环境部门组织相关区县,逐一明确本行政区域内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与管控的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巩固深化陆海统筹的总氮治理成效,加强常态化监测监管。如后续出现国省考入海河流断面总氮浓度持续升高的状况,应及时启动制定并实施“一河一策”治理与管控方案。

(二)协同落实入海河流治理与管控相关措施

4、积极稳妥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因地制宜推进沿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千村万户百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施废旧农膜回收行动,建立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网络。实施入海河流沿线种植区农田排灌生态化改造试点,开展规模化农田灌溉区退水监测。推动畜禽污染治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生态健康养殖新格局。鼓励沿海三市在入海河流流域内推广实施生态沟渠、生态塘、河岸缓冲带截污工程等生态治理措施。推进水产养殖布局优化和污染减排,严格执行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32/4043-2021),逐步减少养殖尾水污染。

5、强化入海河流汛期污染治理。及时开展汛前城市雨污管道清掏及管道、渠道内积存污水抽调处理,加强重点排污单位和产污区域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初期雨水收集处理情况等监管。加强汛期污染强度分析,对污染强度高的入海河流断面组织开展溯源整治,实施清单管理,逐一销号,并进行“回头看”。结合本地入海河流汛期的实际状况,有水质自动站的,先行开展总氮等特征指标污染强度监测分析试点研究。

6、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监管。加快补齐城乡水环境治理设施短板,强化污水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落实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440-2022),推动降低城镇污水处理厂总氮等污染物出水浓度,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规范化运行监管。加强农村生活污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和水产养殖尾水等治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推动在种养密集区开展养殖尾水达标整治、农田灌溉系统生态化改造、生态安全缓冲区等污染防治工程建设。

7、加强环境监管执法。进一步加强重点排污单位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协同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集聚区、畜禽养殖等总氮排放重点行业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各类借汛期排污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流域污染来源开展分区分类监管,建立健全覆盖海域、河流、支流的网格化长效监管体系。

8、健全完善入海河流监测体系。健全完善现有入海河流监测体系,推动构建陆海全景式、一站式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主要入海河流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加强总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等涉氮指标监测,将总氮等涉氮指标纳入省考河流入海断面监测,及时快速开展主要入海河流加密监测和精准溯源治理。研究推动总氮汛期污染强度监测技术体系建设。

9、强化形势分析会商。充分利用全省水生态环境、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形势分析会商机制,逐月调度入海河流国控断面总氮浓度监测结果,针对国考入海河流断面总氮浓度较2020年同期上升幅度大的,由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相关单位持续深入开展技术帮扶,指导督促沿海三市开展现场调查和污染溯源,制定专项整改方案,确保相关治理措施落实落细。对国考入海河流断面总氮浓度连续3月较2020年同期升的地区,进行预警通报并组织约谈

10、强化责任落实和督办考核。贯彻落实《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将入海河流治理与管控纳入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清单,推动住建、水利、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落实协同治理责任。建立入海河流总氮浓度常态化考核机制,并将其纳入设区市局年度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指标。

六、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关于深入打好全省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的部署要求,深刻认识入海河流总氮等污染治理与管控对重点海域水质改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相关市、县(市、区)要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一河一策”治理与管控方案编制实施等工作高质量推进、台帐化落实。

(二)强化示范引领

要充分发挥试点河流先行先治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总氮问题识别、溯源排查、治理措施、制度机制等方面加强探索创新和试点示范。对跨市界、跨县(市、区)河流要加强联动形成合力,积极探索开展上下游流域总氮协同减排工作,并推动将总氮等指标纳入生态保护补偿体系。

(三)做好督导帮扶

省生态环境厅将加强对沿海三市组织实施“一河一策”治理与管控方案编制、面源污染治理、汛期污染治理等重点难点问题的督导帮扶,建立定期调度会商、定期培训交流、定期监督评估等工作机制。及时跟踪评估工作落实情况,依据总氮等污染的治理成效,督促地方及时动态调整优化治理与管控措施。

(四)加强宣传推广

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介的舆论宣传作用,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宣传推广,鼓励沿海地方按照“边整治、边总结、边完善、边提升”原则,同步梳理入海河流管控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并在省生态环境网站上予以宣介推广,带动其他入海河流总氮等污染治理与管控工作。沿海三市生态环境部门也要同步加强宣传推广,共同营造良好氛围,并及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做法。

 

附件:1.江苏省近岸海域国考入海河流断面“一河一策”治理与管控方案编制任务清单

     2. 江苏省近岸海域国省考入海河流断面清单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2023411

 

(联系人:省厅海洋处夏正春;电话:025-86266068

 

 

 

 

 

抄送:南通、连云港、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附件1

江苏省近岸海域国考入海河流断面“一河一策”

治理与管控方案编制任务清单

 

序号

河流

名称

入海断

面名称

总氮平均浓度
mg/L

20222020年同期增加量(mg/L

20222020年同期增加百分比

超标月数

2020

2022

1

南通市

掘苴河

环东闸口

2.52

2.55

0.03

1.2

5

2

连云港市

烧香河

烧香北闸

3.68

7.57

3.89

105.7

10

3

连云港市

大浦河

大浦闸

6.95

7.08

0.13

1.9

6

4

连云港市

排淡河

大板跳闸

2.93

3.94

1.01

34.5

9

5

连云港市

坝头桥

1.74

2.42

0.68

39.1

7

6

连云港市

龙王河

海头大桥

3.10

3.65

0.55

17.7

7

7

连云港市

范河

范河桥

3.41

3.97

0.56

16.4

7

8

盐城市

射阳河

射阳河闸

2.42

2.49

0.07

2.9

5

9

盐城市

黄沙港

黄沙港闸

2.40

2.59

0.19

7.9

10

10

盐城市

新洋港

新洋港闸

2.41

2.51

0.10

4.1

6

11

盐城市

斗龙港

斗龙港闸

2.30

2.42

0.12

5.2

9

12

盐城市

川东港

川东闸

2.65

2.93

0.28

10.6

6

 

 

 

 


附件2

江苏省近岸海域国省考入海河流断面清单

序号

河流名称

入海断面名称

2020年总氮平均浓度(mg/L)

2022年总氮平均浓度(mg/L)

20222020年同期增加量(mg/L)

20222020年同期增加百分比(%)

超标月数

1

南通市

北凌河

北凌新闸

2.63

2.67

0.04

1.5

8

2

南通市

栟茶运河

小洋口

2.32

2.32

0.00

0.0

7

3

南通市

掘苴河

环东闸口

2.52

2.55

0.03

1.2

5

4

南通市

如泰运河

东安闸桥西

2.08

2.27

0.19

9.1

10

5

南通市

通吕运河

大洋港桥

2.17

1.94

-0.23

-10.6

4

6

南通市

通启运河

塘芦港闸

2.19

2.05

-0.14

-6.4

5

7

南通市

长江

启东港

/

1.82

/

/

/

8

南通市

遥望港

遥望港桥

/

1.83

/

/

/

9

南通市

团结河(南通)

团结河大桥

/

1.94

/

/

/

10

南通市

协兴河

通海大道桥

/

1.65

/

/

/

11

南通市

栟茶运河

小洋口老闸内

/

2.33

/

/

/

12

连云港市

烧香河

烧香北闸

3.68

7.57

3.89

105.7

10

13

连云港市

大浦河

大浦闸

6.95

7.08

0.13

1.9

6

14

连云港市

排淡河

大板跳闸

2.93

3.94

1.01

34.5

9

15

连云港市

东盐河

公路桥

/

2.97

/

/

/

16

连云港市

青口河

坝头桥

1.74

2.42

0.68

39.1

7

17

连云港市

新沭河

墩尚水漫桥

3.01

2.95

-0.06

-2.0

6

18

连云港市

龙王河

海头大桥

3.10

3.65

0.55

17.7

7

19

连云港市

兴庄河

兴庄桥

2.48

2.16

-0.32

-12.9

1

20

连云港市

朱稽河

郑园桥

3.49

3.21

-0.28

-8.0

5

21

连云港市

范河

范河桥

3.41

3.97

0.56

16.4

7

22

连云港市

车轴河

四队桥

3.60

2.83

-0.77

-21.4

5

23

连云港市

五灌河

燕尾闸

3.74

3.51

-0.23

-6.1

7

24

连云港市

古泊善后河

善后河闸

2.89

3.19

0.30

10.4

6

25

连云港市

蔷薇河(宿迁沭阳)

新浦大桥

/

2.52

/

/

/

26

连云港市

新沂河北偏泓

新沂河北泓桥

/

3.58

/

/

/

27

连云港市

蔷薇河(宿迁沭阳)

新浦二桥

/

3.08

/

/

/

28

连云港市

新沂河南偏泓

新沂河南泓桥

/

3.01

/

/

/

29

连云港市

东门五图河

小南沟桥

/

2.99

/

/

/

30

连云港市/盐城市

灌河

陈港

3.45

2.45

-1.00

-29.0

3

31

盐城市

黄河故道(杨庄以下段)

头罾闸

1.65

1.91

0.26

15.8

9

32

盐城市

苏北灌溉总渠

六垛闸

1.68

1.80

0.12

7.1

7

33

盐城市

射阳河

射阳河闸

2.42

2.49

0.07

2.9

5

34

盐城市

黄沙港

黄沙港闸

2.40

2.59

0.19

7.9

10

35

盐城市

新洋港

新洋港闸

2.41

2.51

0.10

4.1

6

36

盐城市

东台河

富民桥

2.36

1.92

-0.44

-18.6

4

37

盐城市

三仓河

南沈灶大桥

/

1.71

/

/

/

38

盐城市

梁垛河

海堤桥

/

1.48

/

/

/

39

盐城市

斗龙港

斗龙港闸

2.30

2.42

0.12

5.2

9

40

盐城市

川东港

川东闸

2.65

2.93

0.28

10.6

6

41

盐城市

王港河

王港闸

2.82

2.52

-0.30

-10.6

6

42

盐城市

西潮河

闸南路桥

/

1.72

/

/

/

43

盐城市

大丰干河

大丰闸

/

2.22

/

/

/

44

盐城市

淮河入海水道

南漫水桥

/

2.47

/

/

/

45

盐城市

运棉河

运棉河闸

/

1.63

/

/

/

46

盐城市

利民河(射阳县)

利民河闸

/

1.66

/

/

/

47

盐城市

南潮河

南潮河桥

/

1.83

/

/

/

48

盐城市

淮河入海水道

北漫水桥

/

1.20

/

/

/

49

盐城市

四卯酉河

四卯酉河闸

/

2.17

/

/

/

50

盐城市

翻身河

翻身桥

/

1.58

/

/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