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 今年夏天会有多热?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
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阮郎归·立夏》
春日已尽,当草木褪去青嫩之色时,立夏便来了。此时的绿,更为饱满、层次更为丰富,满目繁茂,万物并秀。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七个节气,代表着“春去夏来”,被视为夏天的开端。在这个明媚的季节,日照渐长,气温升高,草木和农作物都进入旺盛生长期。 “五一”假期以来,西北、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回升明显,夏日气息扑面而来。
厄尔尼诺“现身”
伴随着夏日脚步一同到来的,还有一则来自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气候学家的预测:受气候变化和预期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回归的影响,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在2023年或2024年创新高。
厄尔尼诺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现象,就像人体会感冒发烧一样,大海“发烧”也会造成各种不适,因此,需要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来改变大气环流和温度分布。
“治疗”的过程必然造成气候出现一定的异常,例如给全球范围内带来炎热的气候,造成包括极端热浪、干旱和野火频发等气候灾害。
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近日发布的厄尔尼诺现象观察报告预计,今年5月至7月,厄尔尼诺出现的几率为62%。
根据NOAA气象学家休瑞的观点,“我们目前看到热带太平洋有大量的次表层海洋热量在积累,这些热量最终会涌向海面。”
那么,今年夏天,会是又一个“史上最热年”吗?
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2022年的夏天让很多人心有余悸,如我国南方地区高温天气持续了30天,覆盖国土面积502.1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9亿人。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高级讲师弗雷德里克·奥托表示:“如果厄尔尼诺现象真的发展起来,2023年很有可能比2016年更热。”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副主任刘芸芸介绍,所谓史上最热的夏天是个全球尺度、年纪尺度的概念,具体到全球某一区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不见得一定最热。
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厄尔尼诺年的确更容易出现全球变暖,如2015-2016年是一次典型的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但对于我国而言,21世纪以来,2013年、2017年以及2022年都是我国的典型高温年,却都不是厄尔尼诺年。
因此,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年份与我国夏季的强高温年并没有必然联系。在3月时,国家气候中心也已经预测今年气温可能较常年偏高,但发生类似去年我国南方大范围的持续性极端高温事件的可能性很小。
厄尔尼诺会让地球生态会出现哪些变化?
尽管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但厄尔尼诺现象会让全球已经在遭遇的极端天气更加复杂化,直接或间接改造地球生态环境。
在厄尔尼诺年,东南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等区域可能出现干旱天气,而从太平洋中部赤道地区到南美大陆西岸可能降雨增多,意味着拉丁美洲(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可能出现洪灾。
例如,1982年至1983年,通常干旱的赤道东太平洋降水大增,南美西部夏季出现反常暴雨,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阿根廷东北部遭受洪水袭击,厄瓜多尔的降水比正常年份多15倍,洪水冲决堤坝,淹没农田,几十万人无家可归。
在太平洋西侧,澳大利亚由于干旱引起灌木林大火。印度尼西亚的东加里曼丹发生森林大火,并殃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不仅如此,气温偏高还将使风力作用减弱,静稳天气频发,导致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体健康。极地冰川融化以及海洋酸化等问题,也将在全球范围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科学家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变率增加与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有关,和地球温室效应同样密不可分。欧盟哥白尼地球观测计划的报告显示,即使不考虑今年大概率会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全球平均气温比起人类社会普遍进入工业化之前也已经上升了1.2℃,《巴黎协定》规定的1.5℃气温警戒线“摇摇欲坠”。
“未来30年肯定是越来越热的,我百分之百确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表示。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资深教授弗里德里希·奥塔同样认为,只要人类社会的化石燃料消耗无法减少,气候变暖的趋势就不会停止,这应当引起所有人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