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辨鸟,守护湿地生灵

发布时间:2023-05-08 10:01浏览次数:

清晨的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格外宁静,数百只野鸭在湖面游弋,环河芦荡中上百只鹭鸟不时起起落落,白水荡里的高树上鸬鹚正在晾晒翅膀。周宜祥全神贯注,动作娴熟,环湖一圈统计鸟类的种类、数量、出现区域、生存状况,拍摄鸟类活动影像,辨别记录新物种……

44岁的周宜祥,是镇江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巡护员。多年来,为了守护好赤山湖这片“生态绿肾”,他坚持用脚步丈量湿地,用行动守护湿地生灵。

 

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苏南古邑江苏省句容市西南端,是秦淮河流域中上游的一座天然湖泊。

“这里常年栖居着数百种、数万只野生动物,尤其以湿地水鸟居多,高峰时可达10万余只。每年秋季,数以万计的湿地水鸟从地球极北的繁殖地迁徙而来,它们会在赤山湖湿地短暂中转或栖居越冬。”周宜祥说。

他并非生态学或生物学科班出身,因工作需要,他的足迹与鸟类科研逐渐密不可分,成为赤山湖湿地的鸟类“土专家”。园区里近200种鸟都是什么时候到来,分布区域,种群大小,他如数家珍,甚至有不下10种鸟是他第一个发现并记录下来的,听音辨鸟更是不在话下。

2022年12月的一天,像往常一样,周宜祥拿上长焦望远镜,驱车到达内湖月亮湾附近。这里远离公路,有芦苇遮挡,大水面岛屿点缀,十分适合鸟类栖息。他架好望远镜,连接手机,点开拍摄界面,屏幕上立刻出现了一群苍鹭,但其中有一只与众不同的灰色大鸟,身形修长,头颈后部雪白,身体大部分为浅灰色,翅尖与尾部为深灰色,眼周皮肤裸露。

灰色大鸟时而凌空盘旋,时而水边漫步,时而草间觅食,时而掠过湖面,体态十分优雅。周宜祥判断它应该属于鹤类,但不确定其具体品类。

随后,他请来自然摄影师范明帮助辨别,最终确认这是一只白枕鹤的亚成鸟。该物种在全球范围内不足万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评估为极危物种,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国宝级”珍禽。这是工作人员首次在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观测到白枕鹤。白枕鹤也成为赤山湖自2019年开展连续监测以来,记录到的第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赤山湖野生鸟类的种类总数上升到园区建设之初的2倍之多。

4月,春夏之交,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悄悄褪去稚嫩的春装,水草愈发丰茂,活力满满,野趣十足。

一大早,周宜祥换上巡查工作服、驾驶巡逻车进入园区的核心区域,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工作。周宜祥告诉记者,赤山湖环河外堤与周边村镇相连,是偷捕、野钓的高发区域。因而10公里环河大堤及外围衔接区域成为他们每天巡查的重点区域。从2018年至今,他与同事坚持轮班值守,周末也不例外。

由于地形原因,除了日常路面巡查外,周宜祥还负责水上巡查。才下巡查车,又登巡查艇。

“刚才看到环河外堤附近有几个可疑身影,隔着河喊不动他们,只能开着快艇到他们面前去。”半个小时后,他才返回,“巡查工作是湿地保护的前哨,我们在巡查中发现问题,结合监测结果,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从而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周宜祥说。

2022年7月,赤山湖管委会与湿地公园周边四个村签订了共建共管协议,并面向周边村民招募“巡护员”,几十名村民踊跃报名,成为赤山湖湿地的兼职“巡护员”。

长期的巡护工作让周宜祥意识到,除了做好自身的巡查与监测工作,湿地保护还需要周边群众的参与,必须提升他们的湿地保护意识与生态守护能力。于是,最近他又主动承担起这些兼职巡护员们的培训工作。

随着巡护工作的持续,巡查和监测范围扩大,管护力度增强,湿地保护的群众基础不断深化,周边群众渐渐从生态资源的索取者转变为保护者,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也逐步发展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我从小在赤山湖边长大,亲眼看着她从年年淹水的鱼塘变成国家湿地公园,看着家乡生态越来越好,我打心眼里高兴。”周宜祥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