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高邮:生态安全缓冲区为环境“增容”
污水处理厂排放的达标尾水,先集中到一个区域“缓一缓”,再流入河道;占地120亩的人工湿地,是尾水净化的缓冲区,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在扬州高邮经济开发区珠光路西侧,新建的生态安全缓冲区赫然映入眼帘。
这是扬州高邮经济开发区去年12月底刚推动建成的最新项目。通过开展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创新环境修复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保障水质,因地制宜建设“缓冲区”
东平河是扬州高邮市运东里下河地区区域性河道,全长约为33.4km。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东平河的水质要求越来越高,该河考核断面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东平河流域范围内的支河水质要求也提上日程。
“生态安全缓冲区,即生态空间中可以消纳、降解和净化环境污染,抵御、缓解和降低生态影响的过渡地带,具有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稳定生态等功能。”高邮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我们考虑东平河、北关河水功能区的相关要求以及东平河平胜二桥省控考核断面、武宁乔三司路桥市控考核断面的稳定达标要求,充分利用高邮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资源,结合开发区现状,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工作人员说,为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经过多方实地走访和综合考量后,建议实施东平河平胜二桥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工程项目。
“尾水排放标准和地表水标准不同。”扬州高邮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介绍,若是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直接排入东平河,虽然尾水达标,但仍会给河道水质增加一定负担。现在,尾水经过在湿地里的进一步净化,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这片湿地也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净化水质,打造优美生态湿地景观
从高空俯瞰,这片生态安全缓冲区一片绿意。四周郁郁葱葱,树木环绕,中间的净水区域仿若一颗翡翠镶嵌其中。
“这里主要分为进水表面流生态湿地区、水平潜流生态湿地区、出水表面流生态湿地区、稳定塘区,并配套建设步道、管涵、闸站等辅助设施。”扬州高邮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一处处好风景中,尾水得到进一步净化处理,减轻了污染负荷,扩充了环境容量。
扬州高邮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污水进行厂内深度处理后,通过管道输送至东平河平胜二桥生态安全缓冲区,依次进入表面流生态湿地、水平潜流生态湿地、表面流生态湿地、稳定塘,通过植物、微生物与基质的协同作用降解污水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并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出水通过集水系统收集,补充络绎湖水体,最终溢流排入北关河汇入东平河。
绿水绕青山,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来到现场,只见湖中芦苇、美人蕉、睡莲、荷花、黄菖蒲等10余种水生草本植物和花卉植物长势良好。“生态安全缓冲区进水水质为污水处理厂出水一级A标准,通过水生植物根系富集吸附及卵石、陶粒填料的截流吸附作用,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扬州高邮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现场介绍。
该项目目前已经实施,主要污染物的削减效益显著,化学需氧量可减少91.25吨/年,总氮可减少45.63吨/年,总磷可减少1.82吨/年,氨氮可减少18.25吨/年。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缓冲区项目的建成和使用不仅能提升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降低运维费用、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也有效促进了区域流域前端减污增容,保障了重点河湖水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缓冲区的建成,使得区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污染治理成本显著下降。构建了一个稳定的水生生态系统,增强了周边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安全性,同时进一步改善了扬州高邮经济开发区的营商环境,为推动节能降耗,持续科学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