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4000650/2024-01475 | 组配分类:生态保护 |
发布机构:自然处 | 发文日期:2024-11-18 |
名 称:苏沪开展自然生态保护共建工作交流活动 | 文件编号: |
内容摘要: | 时 效: |
苏沪开展自然生态保护共建工作交流活动
为推进落实生态环境部在上海召开的美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专题调研座谈会精神,11月9日-10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开展了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交流活动,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共建工作。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尹荣尧、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汤臣栋、启东市市长蔡毅等参加活动。
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屿、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坚持生态立岛不动摇,以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为抓手,厚植生态优势,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努力打造长江生态大保护的标杆和典范,2022年市政府正式印发《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滚动实施了五轮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同时,江苏省依托长江口北支省级湿地保护区,在崇明岛北侧(江苏省南通市启隆镇)谋划实施了长江口北支(崇明岛北岸)“生态岛”试验区项目,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施科学的、积极的和适度的人工干预措施,不断改善动植物生境,提高区域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沪苏共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格局初步形成。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了崇明岛的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中华鲟梦园,近距离观察中华鲟等重点保护动物的生活状态,详细了解长江口水生野生动植物及种质资源保护的相关成果和长江流域濒危物种保护情况。随后,调研组一行深入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详细了解候鸟保护和观测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相关情况。在长江口北支(崇明岛北岸)“生态岛”试验区启隆镇现场,调研组一行听取了互花米草治理情况汇报,了解永和隆横河疏浚工程概况,参观沿江生态缓冲带生态修复及一枝黄花治理工程。在长江口北支生物多样性观测站,调研组一行听取了AI鸟类智能监测平台系统介绍,观看鸟类的实时活动情况与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数据分析、统计和预警等信息的可视化演示。
双方均表示,要在自然生态保护领域相互学习借鉴,在互花米草治理、滨海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强化合作,要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政策措施,加强长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的保护。
双方均同意,苏沪两地要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机制,要共建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及时共享监测数据,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提供科学参考和数据支撑,共同提高长江口生态系统质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双方均强调,江苏与上海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本次交流活动为苏沪两地携手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双方要联合推动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支持示范区跨省域联合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完善一套推进机制、共建一个信息平台、遵循一个整体规划、坚持一个建设标准、制定一揽子激励政策、打造一批示范案例,跨江融合,共建共享,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持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
两省(市)生态环境厅(局)自然生态保护处,上海市崇明区、宝山区、嘉定区、青浦区、南通市、启东市生态环境局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上海市环科院、江苏省环科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