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4000650/2024-01825 | 组配分类:水污染防治 |
发布机构:水处 | 发文日期:2024-12-30 |
名 称:《江苏省“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 文件编号: |
内容摘要: | 时 效: |
《江苏省“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陈晓曦】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布会。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重要一年。近年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全省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介绍我省“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进展情况。
【陈晓曦】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张玉国、一级调研员黄卫、副处长顾爱武、三级调研员姚健、江苏省环境经济技术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扬,我是省生态环境厅宣教处陈晓曦。
首先,请张玉国处长介绍我省“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体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张玉国】各位记者朋友们,下午好!
江苏地处长江、淮河流域下游,是拥有江河湖海水元素“大满贯”的省份,长江横贯东西,太湖、洪泽湖镶嵌南北,东临黄海,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全省水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7%,居全国之首。“十四五”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铁腕治污,系统修复,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在断面数量翻番、全国最多的情况下,我省国考断面水质连续三年达到优级水平。工作中,主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一是统筹推进重点流域治理。印发实施《江苏省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长江大保护和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江北运河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重点问题治理为核心,构建全省“江河湖海”生态环境“一保护三治理”的格局。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组织开展长江干流通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专项行动,推进实施《关于加强我省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的指导意见》,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7年稳定在Ⅱ类,主要通江支流连续3年稳定在Ⅲ类及以上。加快推进江北运河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印发《江苏省南水北调东线骆马湖、洪泽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指导意见》,持续强化南水北调沿线控源截污和生态修复,已累计向北方输送清水超80亿方。
二是深入开展污染源头防治。将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治本之策,“十四五”期间推进实施流域骨干工程共计1074项,项目总投资1273.74亿元。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印发《江苏省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持续推动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提升。出台《江苏省重点行业工业企业雨水排放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规范雨水排放行为。在全国率先开展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完成全省225家城镇污水处理厂和4867家工业企业技术评估。深化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创新开展城市区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管理,提请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能力建设 全面提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的实施意见》、联合省住建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提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水平的工作方案》,推进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出台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 4440—2022),进一步收严标准,推动新一轮提标改造。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协同,出台《江苏省重点区域农田退水治理先行先试工作方案》,开展农田排灌系统循环生态化改造试点。出台全国第二个省级《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32/ 4043—2021),印发实施《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两年行动计划》,加强池塘养殖尾水治理。
三是持续强化重要水体保护。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定期开展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及长效管护,指导地方做好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及优化调整工作,印发《全省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矢量图集》,2024年,全省96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Ⅲ比例为100%。积极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落实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要求,明确我省列入清单的186个美丽河湖建设时序。出台《江苏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施指导方案》,指导地方按照“一河一策、有序推进”的原则,统筹开展美丽河湖保护建设工作,我省天目湖、吴淞江、秦淮河、小溪港、芒稻河等案例被评为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四是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水平。建立健全“每日监测预警、断面达标负责、现场督查督办”的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汛期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督促指导各地加强汛前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抓好汛期分析研判及处置、做好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对。加强联保共治,与上海、浙江、安徽等相邻省份签订联防联控合作协议,与山东、安徽、河南省同步出台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推动流域上下游形成协同治理、责任共担、应急联动的良好工作局面。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支持,省财政设立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淮河流域重点湖泊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加大治水投入。
2025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政府确立的全省“江河湖海”生态环境“一保护三治理”总体思路,推动全省水环境质量稳中有进,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全面推进美丽江苏、水韵江苏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一是更加系统推进流域治理。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深入开展长江干流通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专项行动,“一地一策”“一标一策”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以江北运河及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白马湖等“一河六湖”为重点,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扎实推进江北运河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二是更加深入实施本质治污。持续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2025年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80%,“十五五”期间继续稳步提升。实施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工程,确保治一条成一条。利用好全省水产养殖智慧管理平台,推动各地规模以上养殖池塘逐步实现尾水达标排放。进一步推广农田排灌系统循环生态化改造、秸秆离田综合利用、水稻直播改机插等农田退水治理措施。三是更加全面推进三水统筹。以美丽河湖建设为统领,加快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要素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到2027年全省美丽河湖建成率累计达到43%以上,逐步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目标。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陈晓曦】谢谢张玉国处长的介绍。下面,各位记者朋友可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江苏工人报记者:2022年9月,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印发了《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请问我省长江大保护取得哪些进展?谢谢。
【张玉国】感谢您的提问!下面由我来回答。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推动长江江苏段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始终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从水环境质量看,长江干流江苏段19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连续7年稳定达到Ⅱ类;115个主要通江支流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100%,有82个断面达到Ⅱ类标准。从生态状况看,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现恢复态势,中华鲟、胭脂鱼、水禾等珍稀濒危动植物被记录发现,多年未监测到的鳤鱼重归视野,刀鱼资源丰度“一路向上”,江豚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工作中,我们主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支持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开展化工企业关停、转移、升级、重组“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依法关停沿江八市化工企业3877家,取消26家化工园区定位,着力破解“化工围江”难题。高标准打造南京幕燕、江阴滨江、南通五山等一批沿江特色示范段,带动沿江整体生态修复,累计腾退长江岸线84.6公里,自然岸线比例提升至64.4%。
二是深化源头治理。印发实施《江苏省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江苏省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扎实开展沿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和尾矿库污染治理“4+1”工程。开展长江干流通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专项行动,全面收严通江支流总磷控制目标。率先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累计排查长江入河排污口1.6万个,整治完成率达99%。稳步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沿江地区累计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300万吨/日、新建改造管网4000余公里。
三是系统保护修复。制定《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划定沿江八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600余平方公里,建立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健全完善我省长江水生态监测网络和考评体系,联合省发展改革委、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出台《关于加强我省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的指导意见》,“一地一策”“一标一策”开展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建成40个生态安全缓冲区、开展16个“生态岛”试验区试点,协同推进长江、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一体化建设,形成“水韵江苏”的重要地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扎实开展长江干流通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专项行动,深化涉磷企业排查整治,坚决守住长江干流水质Ⅱ类底线。加快落实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有关要求,科学有序推进水生植被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更大成效。
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广播部记者:江苏水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污染排放强度大,保护水源地水质安全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民生工程,请问省生态环境厅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黄 卫】感谢您的提问。饮用水水源地是保障饮水安全的源头,事关民生,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厅会同省有关部门持续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强化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基本实现备用水源地和自来水厂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初步构建了“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的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出台水源地专项地方性法规。2008年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专项法规,明确规定了水源地保护区最小范围,制定了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更为严格的法律条款。随后出台的《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涉水地方性法规,也都专章明确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管理要求,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其他建设项目,二级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其他建设项目,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
二是持续推进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监管。依据省人大《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参照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我厅会同省相关部门持续推进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调整工作,目前,全省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已完成保护区范围矢量图核定,并印发给地方及相关部门作为“三区三线”划定、生态红线管控、水源地保护区巡查、重大项目建设审批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水源地保护区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红线监督和管控。
三是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我厅组织对县级以上在用和应急备用水源地每月开展一次例行手工监测,每年开展一次《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09项指标全分析监测,部分水源地开展生物毒性监测。全省每年开展一次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组织各地制定水源地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开展环境应急演练。积极推进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基本实现水质在线监控“全覆盖”,且监测数据与江苏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联网。
四是强化多部门协同。近年来,为加强我省水源地保护工作,按照省政府《关于开展全省集中式水源地达标建设意见的通知》要求,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从水源地取水许可、名录核准,到水源地保护区划分、风险整治,再到备用水源地建设、事故应急响应等全流程一体化推进的格局全面形成,为全省人民的饮水安全保驾护航。
下一步,我厅将进一步抓好水源地水生态修复,强化水源地水质监测和风险管控,持续提升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平,切实保障供水安全。谢谢大家。
中国江苏网记者:城市黑臭水体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4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请问作为生态环境部门,如何加强这方面的监督管理的?
【顾爱武】感谢您的提问。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事关生态建设、城市发展、民生福祉。近年来,我们会同省有关部门对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黑臭水体组织开展排查整治,消除了一批长期困扰老百姓身边的突出水环境问题。作为生态环境部门,我们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组织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按照国家4部委印发的实施方案要求,印发了《江苏省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江苏省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组织指导各地持续深入排查、系统推进整治,实现“动态清零”。发挥省级技术优势,联合省有关部门每年组织技术专家赴重点地区开展指导帮扶,共同会商对策措施,进一步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截至今年11月底,纳入省级监管清单的648个黑臭水体,已完成治理644个,城市水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二是狠抓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健全的环境基础设施是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根基。近年来,我省聚焦提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创新开展县级以上城市区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工作,印发全国首个省域“十四五”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规划,提请省政府出台全面提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的实施意见,制订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谋划实施一批污水收集处理重点工程,有力推动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稳步增长。经测算,2023年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较2020年提升约14个百分点。
三是强化城市黑臭水体监管。将全省已治理完成的县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和城市重点河道纳入生态环境监管清单,定期开展水质监督性监测,跟踪评估治理成效。对监督监测发现的返黑返臭水体,以及国家和省抽查发现的问题水体,及时移交相关地区,督促溯源排查,跟踪督导问效,推动问题整改到位。同时,我们还将黑臭水体整治成效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加强抽查核实,进一步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实现长治久清。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省有关部门持续推进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黑臭水体日常抽查监管,推动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江苏交通广播网记者:据了解,随着近年来工业和生活污染治理的不断深入,我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当前的治理重点和难点,能否介绍下我省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已开展的工作?
【姚 健】感谢您的提问,您对我们工作方向把握很准确。
根据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我省农业面源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比较大,受农田退水、水产养殖尾水等影响,我省部分国省控断面汛期水质波动明显。为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标准体系。江苏是水产养殖大省,为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提升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水平,2021年6月,我省发布了继湖南省之后全国第二个池塘养殖尾水排放强制性标准,将尾水达标排放从行业自律转变为法规刚性约束,并配套出台了《水产养殖业污染物控制技术规范》。2023年12月,我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两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水产养殖池塘摸排建档工作,推进池塘尾水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同时,省攻坚办还印发了《江苏省重点区域农田退水治理先行先试工作方案》,指导有关重点区域按照“退水不直排、肥水不下河、养分再利用”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农田排灌系统循环生态化改造,并通过水稻直播改机插、秸秆离田综合利用等措施持续巩固治理成效。
二是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公益性强,资金筹措相对困难,为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投入,2022年4月,我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项目奖补办法(试行)》,并于2023年6月修订完善。该办法明确,省级财政可对符合要求的连片池塘生态化改造项目和连片农田排灌系统循环生态化改造项目予以支持,并向环境效益好、资金绩效高、运维机制可持续的项目适当倾斜。此外,我们还将徐州市沛县等10个县(市、区)作为全省先行试点区域,支持地方开展农田退水污染全过程防治工作。
三是推广先进治理经验。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技术与模式,为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示范样板和经验,通过广泛深入调研,我厅在全省范围内遴选出治理成效较好的8个农田退水治理案例和11个池塘养殖尾水治理案例,编成了《典型案例汇编》发给各地学习借鉴。我厅还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召开了全省农田退水治理工作现场会和全省加快池塘标准化改造促进现代渔业建设推进会,邀请各设区市的同志现场学习连云港市“源头减量、循环利用”的农田退水治理经验和无锡市“化零为整、连片推进”的池塘尾水治理模式。下一步,我厅将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农田退水和池塘养殖尾水治理为抓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南京日报记者: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刚刚介绍中提到,到2027年全省美丽河湖建成率累计要达到43%以上,请介绍一下目前我省相关工作进展情况?谢谢。
【刘 扬】感谢您对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的关注!下面我来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是大家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共同期盼。生态环境部部署开展美丽河湖工作以来,我省高度重视、积极推动,认真落实美丽江苏建设工作部署,指导地方以美丽河湖建设为统领,着力塑造水韵江苏之美。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系统谋划,健全制度体系。在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参考指标(试行)》的基础上,基于我省省情实际及河湖特征,制定印发《江苏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美丽河湖评价技术指南(试行)》,明确美丽河湖的标准定义,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首位,初步构建了我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目标原则、评价方法程序及长效管理要求。
二是加强统筹,明确建设路径。为加快落实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今年年初省攻坚办印发了《江苏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施指导方案》,协同推进本质治污、节水活水、生态修复,打造美丽河湖江苏样板。我省列入建设清单的河湖共186个,包括168条河流、18个湖泊,数量居全国首位,涵盖了全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环境敏感脆弱、社会关注度高的重要河流、湖泊,覆盖了所有国考断面所在河湖。按照“示范一批、引领一批、全面建成”阶段部署,明确梯次建设目标,计划到2027年全省美丽河湖建成率累计达到43%以上。
三是精准施策,推进三水统筹。按照“一河一策、有序推进”的原则,部署开展河湖水生态调查评估,指导地方制定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水系连通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本质治污工程、生态产品工程“四大工程”建设。在水资源方面,强化生态用水保障,修复和改善河湖水体连通性,力争实现“有河有水”;在水生态方面,推进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恢复河湖岸线生态功能,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湖库营养状态,力争实现“有鱼有草”;在水环境方面,持续巩固提升工业、生活、农业污染治理水平,在保持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上,彰显河湖人文特色,力争实现“人水和谐”。
四是因地制宜,打造河湖亮点。在美丽河湖建设中,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各美其美的河湖亮点。目前,我省常州天目湖、苏州吴淞江、南京秦淮河、无锡小溪港、扬州芒稻河等案例被评为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在全国推广宣传。这些案例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具有不同的借鉴意义,如天目湖为跨界水源地联保共治提供借鉴,吴淞江为平原水网地区跨界河道治理和流域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新路径,秦淮河为长江流域城市内河治理提供借鉴,起到了“学有榜样、做有标尺、行有示范、赶有目标”的引领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开展美丽河湖水生态调查评估,按照时序安排稳步推进建设工作,及时组织对已建成的美丽河湖进行成效评估,持续宣传我省优秀河湖保护案例经验,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支持,谢谢!
【陈晓曦】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