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4000650/2024-00783 | 组配分类: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 发文日期:2024-07-04 |
名 称: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052号提案的答复 | 文件编号:苏环案〔2024〕111号 |
内容摘要: | 时 效: |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052号提案的答复
江和龙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我省调蓄湖泊高效治理修复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水环境治理改善为核心,扎实推进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调蓄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促进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高水平保护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规划引领。一是制定实施《江苏省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江苏省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将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调蓄湖泊和主要入湖河流治理任务逐项专章列入,进一步聚焦重点任务、明确工作路径。二是组织编制《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系统谋划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沿线地区在内的全省新一轮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明确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管理能力现代化等10项重点任务,重点推动实施9大类重点工程项目。
二、加强综合治理。一是强化规划指引。经省政府同意,出台《江苏省南水北调东线骆马湖、洪泽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指导意见》(苏污防攻坚指办〔2023〕110号),充分借鉴太湖治理经验,按照“控源截污、内源减负、生态修复、应急防控”原则,全面推进苏北湖群流域内的工业、生活、农业等污染源排查整治,稳步有序削减湖泊污染负荷、严防蓝藻水华发生、保障饮用水安全。徐州、宿迁、淮安、扬州四市分别印发了骆马湖、洪泽湖、高宝邵等湖泊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积极落实各项任务。二是狠抓工业污染治理。出台《江苏省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质处理工作推进方案》和分质处理评估技术指南,组织技术专家开展技术帮扶,指导沿线四市开展纳管工业企业及相关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调查评估。三是加快补齐污水收集处理短板。持续推进城镇区域水污染核算管理工作,推动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的实施意见》,按照每年5%的比例稳步提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四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印发《江苏省重点区域农田退水治理先行先试工作方案》《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两年行动计划》,指导沿线四市养殖池塘、农田排灌系统循环生态化改造工作。五是强化湖泊水华防控工作。印发《关于做好重点湖库治理和水华防控工作的通知》,组织召开全省重点湖库治理和水华防控工作专题会议,部署开展重点湖库水质藻情监测、综合治理和应急防控工作。沿线四市制定并实施“一湖一策”治理方案和应急防控方案,严密监控水质藻情。
三、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坚持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为导向,深入实施生态安全缓冲区和“生态岛”试验区建设,推进苏北湖群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目前,苏北湖群区域(徐州、淮安、宿迁、扬州市)共建成生态安全缓冲区26个,有效削减了污染物排放量,改善了苏北湖群区域水环境质量;沿湖四市计划建设的9个“生态岛”试验区中,泗洪县成子湖已启动试点建设,并获得首批省级财政引导资金。加快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2023年3月,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印发《江苏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施指导方案》(苏污防攻坚指办〔2024〕27号),将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湖群列入我省建设清单,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稳步推进美丽湖泊建设。
四、强化联防联控。为进一步推动流域上下游地区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协同、责任共担、应急联动的良好工作局面,在扎实开展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我厅积极强化区域协同,推动健全跨省界水体联保共治机制。厅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到生态环境部,汇报我省骆马湖、洪泽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及淮河流域跨界污染防治有关情况,进一步协调相关省份共同推进解决区域水污染问题。2024年4月,我厅会同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两省11个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召开联席会议,进一步落实《苏皖交界地区跨界河湖联保共治备忘录》,形成两省跨界河湖问题清单,共同推进解决交界地区跨界河湖突出水环境问题。
五、开展科研支撑和资金保障。一是组织开展“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区域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江苏省南水北调沿线典型湖泊水生植物退化问题识别及管控对策研究”等课题研究,为苏北湖群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撑。二是为深入推进南水北调东线重要湖泊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2023年,我厅会同省财政厅安排下达2亿元的骆马湖、洪泽湖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资金,专项用于地方开展骆马湖、洪泽湖的湖泊治理与修复工作。
近年来,苏北湖群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改善趋势,洪泽湖水质由2018年的Ⅴ类提升至2023年的Ⅳ类,骆马湖和宝应湖水质稳定在Ⅲ类,高邮湖和邵伯湖水质稳定在Ⅳ类。
下一步,我厅积极采纳你们的建议,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和沿线四市政府,统筹水资源调配、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为确保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质安全、确保苏北湖群生态环境安全,持续做好苏北湖群治理保护工作。
一是开展全面调查研究,找准生态退化成因。组织科研技术力量对南水北调东线重点湖泊水生态系统开展系统性、长期性定位观测和演变机制研究,全面掌握湖泊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基础数据,分析不同季节调水运行对湖泊生态环境影响,定期评估湖泊水生态健康状况。
二是深化污染治理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环湖区域内工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企业排查整治,规范重点行业企业排放行为,严防“散乱污”问题反弹,推动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强化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加快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尽快完成前环湖区域池塘养殖尾水和农田退水治理任务。
三是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优先对主要入湖河流河口、湖泊近岸带、水源地保护区进行生态清淤,削减内源污染负荷。按照岸线功能分区及管控要求,开展自然岸线恢复和受损岸线整治,构建环湖湖滨生态缓冲带。加快实施生态安全缓冲区、生态岛试验区建设,打造生态湿地,提高水环境容量。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2024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