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014000650/2024-00796 | 组配分类: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 发文日期:2024-07-04 |
名 称: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192号建议的答复 | 文件编号:苏环案〔2024〕125号 |
内容摘要: | 时 效: |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192号建议的答复
杨春明、王成新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对骆马湖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资金支持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水环境治理改善为核心,扎实推进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等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促进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
一、加强规划引领。印发实施《江苏省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江苏省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将骆马湖和主要入湖河流治理任务专章列入,进一步聚焦重点任务、明确工作路径。按照淮河流域防洪规划要求,实施骆马湖堤防工程等除险加固工程,巩固防洪屏障。印发江苏省骆马湖保护规划,划定骆马湖保护(管理)范围,指导新沂市完成骆马湖退圩还湖超过30万平方千米,推动湖泊“两违三乱”“清四乱”治理,稳步推动骆马湖退圩还湖工作。依托河湖长制平台,印发骆马湖省级湖长“三个清单”(问题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推动解决区域治理重点难点问题。
二、系统推进本质治污。经省政府同意,印发《江苏省南水北调东线骆马湖、洪泽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指导意见》(苏污防攻坚指办〔2023〕110号),充分借鉴太湖治理经验,全面推进流域内的工业、生活、农业等污染源排查整治,科学指导环湖两市进一步加强骆马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徐州、宿迁等市分别印发骆马湖等重点湖泊的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积极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初步统计,沿湖两市累计谋划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188个,总投资达114.8亿元。一是狠抓工业污染治理。出台《江苏省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质处理工作推进方案》和分质处理评估技术指南,组织技术专家赴两市开展技术帮扶,指导环湖两市开展纳管工业企业及相关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调查评估。二是加快补齐污水收集处理短板。持续推进城镇区域水污染核算管理工作,推动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的实施意见》,按照每年5%的比例稳步提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徐州市已完成城镇管网铺设97.32公里,邳州东湖城市污水处理厂2万吨/日已进水调试;宿迁市完成6座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工程,累计新建、改造580公里以上城镇污水管网。三是印发《江苏省重点区域农田退水治理先行先试工作方案》《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两年行动计划》,指导环湖地区养殖池塘、农田排灌系统循环生态化改造试点工作,徐州市已排定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任务7.4万亩,并已全部进场施工,分解下达5.06万亩直播稻控减任务;宿迁市完成整治提升畜禽养殖场108家,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试点面积7900亩,池塘标准化改造8.19万亩。四是强化湖泊水华防控工作。印发《关于做好重点湖库治理和水华防控工作的通知》,组织召开全省重点湖库治理和水华防控工作专题会议,部署开展重点湖库水质藻情监测、综合治理和应急防控工作。沿线四市制定并实施“一湖一策”治理方案和应急防控方案,严密监控水质藻情。五是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关于江河湖海清漂专项行动方案》,推进骆马湖流域等地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三、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将骆马湖整体纳入省级重要湿地名录管理,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为导向,深入实施生态安全缓冲区和“生态岛”试验区建设,推进骆马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目前,徐州、宿迁市共建成14个生态安全缓冲区。加快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出台《江苏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美丽河湖评价技术指南(试行)》,印发《江苏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施指导方案》,将骆马湖列入我省建设清单,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稳步推进美丽湖泊建设。徐州市围绕骆马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共排定老沂河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骆马湖东岸回龙沟生态修复、骆马湖西岸应急清淤工程、骆马湖退圩还湖生态修复一期工程等重点工程。目前四项工程均已开工,加友、郑沟等回垄沟清淤工程已完成;老沂河古镇大道桥北侧滩地湿地化改造、骆马湖退圩还湖生态修复均已开工。“十四五”以来,沿湖两市积极开展骆马湖及周边湿地保护修复工作,累计修复退化湿地2.4万亩,建成骆马湖省级湿地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徐州邳州新沂河、徐州邳州老沂河等湿地保护小区。
四、加强监测监控能力建设。一是加强水质监测。按照《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对骆马湖入湖河流每月开展监测。去年骆马湖发生蓝藻舆情的情况下,针对骆马湖湖体、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入湖河流开展每日1次的手工加密监测工作,动态跟踪骆马湖湖体、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入湖河流水质变化及蓝藻发生情况,确保饮用水安全。二是强化能力建设。组织编制《骆马湖、洪泽湖水质蓝藻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方案》,在老沂河增设1个水质自动站,在入湖河流、上游省界入境增设3个流量自动监测设备,在骆马湖水源地及湖体增设7个浮标站,实现骆马湖主要入湖河流、省界输入通量监测和湖体藻类监测能力全覆盖。三是落实监测预警预报。充分利用骆马湖入湖河流、周边区域地区各类水质自动监测以及手工监测数据,依据《江苏省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方案(试行)》中预警信息报送时限要求,及时、规范地向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及断面达标负责人推送水质预警信息,并跟踪处置情况,及时推动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五、持续强化资金保障。2020年,骆马湖(新沂市)退圩还湖、江苏骆马湖渔业风情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2个项目获得地方专项债券支持,总额度6.87亿元。2021—2023年徐州、宿迁市共获得林业专项资金600余万元用于支持退化湿地修复、湿地公园建设等。2023年,省财政部门安排下达2亿元骆马湖、洪泽湖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资金,专项用于地方开展骆马湖、洪泽湖的湖泊治理与修复工作,其中徐州市1.13亿元,宿迁市0.51亿元。2024年,新沂市城区污水收集率提升及水环境改善工程被纳入国家专项支持范围。同时,在省水利发展资金中统筹安排河湖管理与保护、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资金3亿元,用于支持骆马湖在内的河湖堤防岸线维修养护、河湖控减治理保护及水资源管理等建设;在省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邳州、新沂2157万元,支持两市开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区滨水空间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
2023年,骆马湖湖体水质为Ⅲ类,入湖河流、入境河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稳定在Ⅱ类—Ⅲ类。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你们的建议,持续做好骆马湖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工作。
一是加强综合治理。持续推动《江苏省南水北调东线骆马湖、洪泽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指导意见》(苏污防攻坚指办〔2023〕110号)落实落地,定期调度各项治污工程措施的进展,尽早发挥环境效益。按照岸线功能分区及管控要求,持续巩固防洪屏障,开展自然岸线恢复和受损岸线整治,构建环湖湖滨生态缓冲带;优先对主要入湖河流河口、湖泊近岸带、水源地保护区进行生态清淤,削减内源污染负荷,积极指导新沂市有序实施生态清淤试点工程,加快实施生态安全缓冲区、生态岛试验区建设,打造生态湿地,提高水环境容量。结合国家“山水工程”和省级重大战略决策,推动骆马湖西北岸近岸带生态修复,修复扩大湿地面积,提升湿地生态功能,推进骆马湖从过渡干预、过渡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构建完整、稳定、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确保湖泊生态安全。
二是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江苏省淮河流域重点湖泊水生态环境保护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每年对沿湖两市符合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要求的项目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指导沿湖两市申报中央生态环保资金项目;对符合条件的流域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重点项目优先纳入国家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2024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