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条例宣贯 | 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5-11-17 16:14浏览次数:

新修订的《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明确,本省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加强和统筹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能力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鼓励在住宅小区、村庄、商场、超市等场所设置便民回收点,采用以旧换新、设置自动回收机、网络购物送货回收包装物等方式回收再生资源。

今年以来,位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江苏荣运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大力布局社区智能回收网络,将居民生活中的“待扔垃圾”变成回收点的“再生资源”,促进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在扬州市广陵区一小区附近的回收点,纸类、衣物、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物分类摆放、井然有序。店内安装AI识别摄像头,可对智能秤进行全程监控,确保称重准确、过程可溯。

市民宋女士将积攒的快递纸箱送到这里,经过智能称重、现场结算后,这些“废品”正式踏上资源再生的旅程。她表示:“年轻人都比较喜欢网购,有很多快递箱,可以送到这里来换一点零花钱,正好又在小区门口,很方便。”



以往,再生资源回收多依赖个体回收者。为此,江苏荣运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决定将标准化回收点建到人流量较大的小区门口,以“绿色门头、明亮整洁、智能称重、规范管理”的新形象,改变居民对传统回收“脏乱差”的刻板印象。公司总经理徐峰介绍,门店规划之初想把废品回收正规化、智能化,从2025年8月1日开始,两个月开了7个门店。

这些前端回收点与公司在扬州及仪征建成的7个分拣中心紧密衔接,共同构建起“前端收集—中转分拣—末端利用”的闭环体系。据统计,每个门店每月平均可回收量约60吨回收物。回收物到达分拣中心经分拣后,被送往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实现“变废为宝”。



徐峰介绍,所有回收过去的东西都是二次利用,如纸进入造纸厂做成纸浆,再做成A4纸;衣服可以做成蔬菜大棚上面的保温棉,塑料瓶的应用就更多了。

在持续拓展织密前端垃圾分类回收门店的同时,公司还加快技术融合,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回收链条更多环节。今年7月,江苏荣运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市率先投入使用的首批无人回收车在施桥镇正式“上岗”。

公司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两网融合”办公室主任李静介绍,无人回收车每天按照预设路线,驶入指定小区,精准到达垃圾分类投放点,工作人员把分类好的可回收物放到车上,车辆满载后立即出发,按照原来的路线到开发区环卫综合体里面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通过这种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及人力投入,大幅缩短可回收物在城市的停留时间。

目前,江苏荣运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为垃圾分类回收门店配备了约15辆无人回收车。同时,正以每月新增3-5家的速度,加速布局社区回收点。预计到今年年底,门店总数将达25家。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将进一步重构再生资源产业图景,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助力无废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