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忧”→“水优”!苏州工业园区“五治融合”绘就河湖治理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3-31 15:27浏览次数:

2025年“中国水周”之际,苏州工业园区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太湖水源地、阳澄湖水源地及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累计建成74条幸福河湖,苏州工业园区全域228个水体实测310个断面优Ⅲ比例为95.2%,连续两年消除劣Ⅴ类断面。

这背后,是苏州工业园区以五治融合机制为抓手,深化河湖长制改革的创新实践。通过压实责任、机制创新、协同共治,苏州工业园区不仅擦亮了生态底色,更探索出一条产城人水和谐共生的治理新路径。

苏州工业园区将河湖长制与五治融合(河长领治、以制促治、科学促治、联保共治、长远之治)深度融合,构建起全域覆盖、责任明晰的治理体系。

为坚决扛起治水第一责任,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了总河长抓统筹、区级河长抓推进、基层河长抓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2024年,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2.5万余次,发现并处置问题1547个。区级河长签发106一事一办清单,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居民,协调解决水污染防治、幸福河湖创建等难题。如今,苏州工业园区74条幸福河湖串珠成链,金鸡湖、青剑湖等滨水空间成为市民家门口的诗意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聚集上千家研发企业,但老旧载体管网老化、企业排水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突出。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启动慧源计划,以生物公司为试点,构建企业载体监管部门社会共治体系,通过组织60余家企业开展自查自纠、法律法规培训,整改违规排水点位12处,使非雨出流问题(指没有降雨的情况下,排水系统仍然有水流出现的现象)下降80%

同时,苏州工业园区聚焦防汛排涝、水源地保护等关键环节,通过修订《城镇供水、污水考核实施细则》,统筹810公里污水管网一体化运维,实现供水安全零事故。水源地保护一张图管理推动问题整改闭环,确保水缸安全无虞。

苏州工业园区还通过创新五步法动态监管,对水质波动河道实施监测研判治理销号全周期管控。针对蓝藻问题,构建天、地、人立体巡查网络,联动活水调度与机械打捞,实现蓝藻日清日毕

此外,苏州工业园区打破行政壁垒,与周边区域建立阳澄湖联保共治机制,跨界河长制信息平台高效运转。2024年,开展20条跨界河湖专项巡查,整改岸边垃圾、非雨出流等问题300余处。综合执法、海事等部门联合执法50余次,形成水岸共治合力。

水忧水优,苏州工业园区的实践为全国河湖长制提供了鲜活经验。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深化五治融合机制,推动河湖长制与智慧水务融合,建设全域幸福河湖网络,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基层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