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绿色工厂”这样炼成!

发布时间:2025-04-21 16:20浏览次数:

前不久公布的2024年江苏省绿色工厂名单,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成为船舶制造行业绿色转型的标杆。

作为一家深耕钢制船舶制造领域多年的现代化总装造船厂,新大洋造船已经将绿色低碳深深植入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前瞻布局的全过程。其背后,是新大洋造船以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力。



绿色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力


作为国内船舶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新大洋造船始终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

企业交付的全球首艘950箱甲醇双燃料支线集装箱船,配备甲醇舱,采用双燃料主机,打开了支线集装箱船及甲醇燃料船的市场;获美国船级社甲醇双燃料方案认证的皇冠82散货船,在原先传统燃油的基础上增设了甲醇燃料系统,进一步增强了减碳性能,在同样排水量及载货量情况下,油耗指标和舱容指标国内领先。

凭借这些绿色产品,积极抢抓当前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年以来,新大洋造船已成功交付8艘高能效船舶;目前手握79艘订单,生产计划排至2028年,市场表现强劲。

以皇冠63散货船为例。苏美达船舶在新大洋造船成立之初,就同步启动了皇冠63船型的迭代开发——通过优化艉部机舱结构、货舱结构等一系列结构优化设计,减少钢材用量;加装水动力节能装置等节能降耗设计……可以说,绿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了皇冠63散货船生产制造的全生命周期。

如今,升级后单船平均日油耗降低10%以上,可节约燃油4.9/天,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锚定市场需求,从技术革新、材料选用等方面发力,积极推出更多符合市场趋势的绿色船舶产品,在低碳转型的造船行业赛道中抢占先机。新大洋造船总经理徐斌说。



绿色技术驱动全链条革新


在深度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过程中,新大洋造船凭借一套完备的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位一体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全链条革新,树立起行业绿色发展的标杆。

设计源头,使用环保型涂料,减少油漆用量;通过优化锚链舱可拆型漏孔板布置、舱口盖顶底板扶强材结构等减少钢材用量;生产环节,完成空压机、切割机等设备技术改造、投资建设智能岸电系统、实施LED照明改造等,能耗强度显著下降。徐斌介绍。

针对末端治理,企业则通过完成VOCs治理设备提升改造、推进焊接切割烟尘收集治理、实施雨污分流及管网环保提升技术改造等,实现对废气、粉尘治理以及废水处理的有效治理,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真正将绿色基因植入制造毛细血管。

在此过程中,企业每年还投入大量资金,对老旧焊机、风机、电机等高耗能设备进行淘汰更新。据统计,近3年,企业累计投入1亿元,更新设备近2800台套,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通过技术改造与工艺工法改进,大到生产线改造提升,小到角钢扶强材的更换,助力实现节能降耗。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技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前瞻布局锚定可持续发展


面对全球航运业绿色革命浪潮,我们正加速推进智改数转战略。徐斌介绍,企业组建了技术中心领导小组,不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力争推动企业绿色制造从跟跑领跑跨越。

为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连接步伐,去年,企业通过成立数字化领导小组及专项工作组,聚焦数字化管理、设计、制造三大方向,实现园区安防、安全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物流调度的全流程线上化。

据徐斌介绍,新大洋造船将启动三期技改项目,主要包括恢复启用2号船台、投资新建分段智能制造车间和配套场地等内容。船台方面,通过增加大型门吊,扩大总组场地等技术改造项目,将船台打造成以化学品船和油轮为主的高附加值船生产线;新建的分段智能制造车间和配套场地,将购置先进设备,围绕生产管理精细化、生产设备自动化、生产过程数字化,实现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