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条例宣贯 | 扬州仪征深入推进“无废乡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5-08-18 16:24浏览次数:

新修订的《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第六章专门对农业固体废物和其他固体废物做出规定,并明确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农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有关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依法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农业固体废物,加强监督管理,防止污染环境。

近年来,扬州仪征在农用薄膜回收、垃圾分类处置、秸秆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深入推进“无废乡村”建设。



破解“白色污染”,守护田园净土


农用薄膜曾是农业生产中的得力助手,但废弃后的薄膜却成为难以降解的白色垃圾。对此,仪征市陈集镇等地积极探索,创新采用“企业(资源化、能量化)+村集体+用膜主体”的回收模式,明确了“谁使用、谁回收”的责任机制。该模式覆盖标准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等各个环节,形成闭环管理。

同时,仪征市积极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和加厚高强度地膜,科学引导地膜回收工作。全市共设立11个废旧农膜回收点,为农户提供便捷的回收渠道。得益于这些措施,仪征市农膜回收率已超过90%。



垃圾分类处置,提升乡村品质


垃圾分类是“无废乡村”建设的关键一环。仪征市从村到镇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让乡村环境更加整洁。

刘集镇白羊村等地深入实施垃圾分类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采用“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模式,配备完善的垃圾分类及收运设施,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大仪镇在公共场所及部分居民户配备标识清晰的分类垃圾桶,方便群众正确投放。

此外,仪征市还设立垃圾分类亭,配备齐全、规范的分类容器,并安排专人管理。通过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有效提高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水平,仪征市农村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焚烧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资源回收利用,探索绿色发展


在仪征市,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资源。

江苏嘉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园区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径,将秸秆作为有机肥替代传统牛粪、羊粪等,不仅减少化肥投入,还提高土壤肥力。通过对比试验,公司发现秸秆覆盖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仪征市积极推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和燃料化等利用工作,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多个秸秆茶园覆盖示范点,有效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计划每年覆盖茶园面积3000亩,秸秆年利用量达3000吨,解决了近6000亩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问题。这些举措不仅减少环境污染,还带动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仪征市将持续加大“无废乡村”建设宣传力度,推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以“无废乡村”建设为基础,不断探索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协同共进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