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优先,滨江开发区的生命线
作为以环保生态型工业新城为定位的滨江开发区,必须坚持环保优先,这是滨江开发区的生命线。
滨江开发区地处苏皖交界,是江苏沿江开发的第一站,是南京沿江城市带的辐射点,也是贯彻省委沿江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不论是从沿江开发的重要战略地位看,还是从树立省市对外开放窗口形象的要求看,滨江开发区都必须把环保优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长江进入江苏,最先流经滨江开发区,从滨江沿江而下,仅南京段就有37处生活用水取水口。在这样的区域建开发区,生态环保是刚性原则,决不让一滴污水入江,是滨江开发的红线。
当前,开发园区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生态环境的竞争。突出环保优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是滨江开发区加快营造核心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生态环境是滨江最重要的资源。滨江开发区虽然起步迟,但起点必须要高,思路必须超前,才能后来居上。
在开发建设中,滨江开发区始终把握好三条原则:即发挥优势,科学开发;环保优先,合理开发;统筹规划,集约开发。对环保“三个优先考虑”:一是在发展定位上优先考虑。按照科学发展观来谋划园区发展,依托沿江特色,确立差别之争、错位发展的开发方略,将滨江定位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环保生态型现代工业新城,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以港口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坚决杜绝低水平、有污染的项目入园,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二是在编制规划上优先考虑。以承载国际先进制造业高端产业和建设宜居的生态新城为目标,聘请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完成51.12平方公里的滨江新城总体规划,精心打造以“沿江产业带、205国道生态景观带、沿江绿色景观带和中心产业区、港口物流区、滨江新城区”为主体的“三带三大板块”,整个规划一次性到位,力求总体规划体现前瞻性,详细规划具有操作性,环境规划突出长远性,为园区的近期和远期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导向。三是在资源利用上优先考虑。坚持科学规划、集约利用,对原有植被、树木等自然生态资源实行严格保护,对腹地山水资源、长江岸线资源进行有序集约开发,为滨江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证。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初期的“请项目入园”,到现在的“选项目入园”,不断提高项目准入门槛,着力打造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发展方向上,充分依托滨江紧临长江和港口的优势,全力主攻机械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精密机械制造、电力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关联度大的配套企业。成立了由招商、环保、项目推进、规划、土地等部门联合参与的项目评审小组,对所有进区项目严格把关,从产业政策、环保标准、发展前景、投入产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园区发展环保定位、科技含量低、有污染的项目,不管项目体量多大、效益多好,一律禁止入园,先后拒绝50多个低水平、有污染的项目进区。对新上项目严格实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凡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一律不准开工建设。确立了“以项目定土地,以投入及建筑密度定面积”的供地原则,提高项目准入门槛,项目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率必须达标,中小企业全部进标房。
生态建设上,营造“绿色江岸、绿色园区、绿色新城、绿色企业”,着力打造沿205国道生态景观带和丽水大街以西的沿江绿化景观带。截止目前,园区累计建成城市绿地面积200多万㎡,形成了以沿江、沿路、沿湖生态景观带为主体,以入园企业、居民小区、闲置地块片区绿化为组团的复层绿化景观群。切实加强滨江区域水厂取水口保护,防止长江水质污染,并委托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滨江规划区域内的环境质量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测。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