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区”中她们的故事

发布时间:2007-06-20 00:00浏览次数:

“清洁能源区”中她们的故事

——— 镇江4位女性在“扫黑”行动中的表现

 明守跃 高 杰

“让镇江的天更蓝”!这是镇江市在2006年拓展“清洁能源区”中确立的坚定目标。在镇江市“清洁能源区”建设中,镇江市政府把“淘汰4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及生活大灶100台左右”,列入了2006年为民办实事之一。经过一年的努力,镇江市区已有182台锅炉、窑炉和大灶完成了整治任务,超额完成了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目标。
  在镇江市创建“清洁能源区”中,有4位女性虽然在不同的岗位上,但在“扫黑”行动中,却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她们的故事,已成为镇江市创建“清洁能源区”一个很好的注释。
许津荣:决不要“冒着黑烟”的GDP
  她叫许津荣,是镇江市市长。2006年4月,她从一份环保简报中得知,由于市区内各种燃煤设施的使用,造成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危害了市民身体健康,破坏了城市形象。目前,约有80%的市民环保投诉由此引发。
  一段时间以来,许津荣还不断接到信件投诉,反映市区黑烟污染状况,有的称,不敢在外晒衣服,不敢在室外多停留,不敢开窗通风纳凉。有一位老干部写信道:让市长一定要管一管“黑烟笼罩下的热热闹闹餐饮业”。
  经过走访调查,许津荣开始下决心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打响一场“扫黑”行动。很快,镇江市环保局拿出了一份建设“清洁能源区”的行动方案,并把“淘汰4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及生活大灶100台左右”,列入了2006年为民办实事之一。
  2006年5月,许津荣在市区“扫黑”专项整治动员大会上强调,整治燃煤设施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民心所向、民意所盼。对政府部门来讲,是责无旁贷、势在必行。各级政府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更加洁净、优美、舒适的生活空间,把蓝天白云还给城市,优美环境还给市民!
  许津荣坚定地表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需要GDP,但我们不要“冒着黑烟”的GDP!
  在随后的“扫黑”行动中,许津荣率领环保、建设、供电、城管等部门,多次召开“扫黑”现场会,分析清洁能源替代方案,确立铲除污染“痼疾”重点。并专门设立了市政府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奖励基金,支持“煤改气”工程,有力推动了“清洁能源区”建设。
经过各方面不懈努力,镇江市“清洁能源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成“煤改气”锅炉、窑炉和大灶达到了182台,原计划两年完成的任务,一年就基本完成。通过大规模“扫黑”行动,使镇江市区空气环境良好以上天数达到了310天。
  对此,许津荣深感欣慰:“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区居民针对‘黑烟’污染的举报投诉大幅度减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政策到位、工作细致,整治工作不仅得到了市民拥护,也得到了企业理解,没有引发一起上访事件。”
孙纪英:绝不容忍“黑笔”在天空乱画
  她叫孙纪英,是镇江市环保局局长。在镇江市创建“清洁能源区”之前,位于镇江市解效桥北侧的市环保局机关大楼周围,就有5根黑烟囱在天空中随意“乱抹乱画”。每当孙纪英看到窗外的“黑笔”又在涂抹时,她就苦笑道:“看,几支黑笔又向环保示威了”。
  2006年4月的一天,孙纪英正在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与环保局为邻的一位市民,突然闯进会议室,痛诉周围5根黑烟囱的恶劣行径:“每天阳台上都是一层黑灰,衣服、被子也不能晒,老伴那辆白色的车,已变成灰色的了!”周围居民强烈的呼声,打乱了局长办公会的秩序。听了居民的呼声,看了老百姓的投诉信,孙纪英坐不住了:“这段时间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大刀阔斧砍掉黑烟囱”!
  孙纪英组织了6个调查小组,开始对市区4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开展了全面调查摸底。她还主持召开了相关宾馆、饭店、浴室、学校等业主单位的“扫黑”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看到一份份翔实的调研报告,孙纪英把建设“清洁能源区”的想法,向市政府进行了专题汇报,得到了许津荣市长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很快,镇江市政府下发了开展高污染燃料专项整治的实施意见,确定利用2年时间,一举取缔市区所有黑烟囱。
  为打赢“扫黑”攻坚战,孙纪英率领环保局的同志,对专项整治的单位上门一家家落实“锁乌龙”方案,并通过积极争取,在市政府设立了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对燃煤锅炉淘汰改造的奖励。
  从2006年5月份起,孙纪英率领专项整治督察组,先后开展了4次联合督察,积极协调其他部门,强力推进了“扫黑”行动向纵深发展。对一些在取缔烟囱中存有疑虑的业主,孙纪英热情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对个别存有抵触情绪、硬拖不动的业主,则联合工商部门,立即吊销营业执照,联合质监部门,停止办理锅炉年检的强硬措施,一举推倒了一批随意乱抹乱画的“黑笔”。整个专项整治行动,共投入改造资金达2000余万元,淘汰和改造了182台燃煤锅炉。
  值得一提的是,上次直冲孙纪英发火诉苦的那位市民,这次却给她送来了一面表示感激之情的锦旗。
朱秀芳:从登门投诉到登门送旗
  她叫朱秀芳,家住该市京河小区304室,与市环保局为邻。在2006年夏天以前,她家一直被京镇浴室、汇萃园饭店、京城饭店等3家单位的5根黑烟囱所包围。“每天居室的阳台上都是一层黑灰,晾晒的腊肉、板鸭都有一股酸霉味,特别是晒的白衣服,渐渐发黄变灰”,朱秀芳痛苦地说。
  多年来,朱秀芳和数位小区居民,屡次向镇江环保热线投诉“黑笔”乱抹乱画带来的苦恼。一次,朱秀芳实在忍无可忍,一气之下冲进了镇江市环保局的会议室,不顾环保局长正在开会,冲着孙纪英大倒污染苦水。
  不久,镇江市启动了“清洁能源区”建设专项行动。朱秀芳看到京河小区附近的5根黑烟囱,通过“煤改气”,已陆续不再冒黑烟,小区内的环境焕然一新。“说实话,住到这里已有八、九年,就数现在心情最清爽”!
  看到清朗的天空,由朱秀芳领头,联合京河小区的几位居民一起,花钱特意定做了两面锦旗。朱秀芳把一面锦旗,当面送给了市环保局的孙纪英,另一面锦旗,请人带给了市长许津荣,“感谢政府、部门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
彭蔚晨:重压之下提前“交卷”
  她叫彭蔚晨,是镇江市启康大酒店的总经理。彭蔚晨告诉记者,他们酒店本来有2台燃煤锅炉,主要是为休闲中心以及客房、厨房提供热水和蒸汽的。2006年10月,启康大酒店提前将这2台燃煤锅炉全部拆除,新换上了清洁能源的燃气锅炉。
  “包括锅炉房土建费、燃气开户费以及两台锅炉,我们一共花了13万元左右。说实话,过去也叫改造过,我们不太乐意,毕竟,这涉及到一笔不小的投资,而且换成了燃气之后,使用成本至少比燃煤高出1/3。所以,过去对煤改气总是一拖再拖”,彭蔚晨掏出了内心的想法。
  提到真正促使她提前完成“煤改气”的原因时,彭蔚晨坦言有这样三条:一、铺天盖地的宣传,让她意识到“煤改气”已是势在必行。“其实,以前我们大酒店旁边的广东山庄小区居民,就经常投诉我们,也蛮头疼的。”二、补贴与奖励政策到位。“这一次,政府给每台锅炉补贴了1.5万元,而在去年10月之前提前完成的,每台还奖励3000元。我们一共拿到了3.6万元”。三、政府、部门服务到位。消防、环保等部门多次上门,为锅炉房的选址、安装提供技术支持,“这种机会也挺难得啊,所以我们一鼓作气,就提前‘交卷’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