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房子保护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08-10-30 00:00浏览次数:
南京是民国首都,这段历史给金陵古城留下了一大批民国建筑,其中既有外国使馆、公共建筑、名人别墅,也有散落各处的私人住宅、里弄建筑等。日前南京城东南最大的民国建筑片区——复成新村整治结束。南京从2006年启动的“民国建筑三年保护行动”,迄今已整修了1912街区等多个民国建筑片区。
中国目前共有18800座城镇,其中有2000多座是历史古城,但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仍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吸取。如现在国内一些城市在学习国外发展模式中存在一些误区。有些人看到发达国家的高楼大厦,学习的只是他们的公寓式建设,由此就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城市现代化就是拆掉一切老房子。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城市建设与改造,其结果便是大量有价值的古建筑被破坏,国内城市面貌“千城一面”,丝毫没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其实,欧洲不少国家的城市建设,既完整地保存了城市的历史风貌,又突出了现代化。如欧洲小国卢森堡,人均GDP在世界上排前8位,但是它的古城形态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国内人均GDP只排到世界100多位,但一些城市在“大拆大建”的思想指导下,把原有的城市风貌和特色搞得面目全非。现在国内许多历史古城唐宋时期的建筑早已没有了,明清时期也只剩少量。可是在欧洲各国至今还是各有特色,古城几乎都保留下来,显示出强烈的各国特色。
不可否认,现在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许多地方也认识到了历史文化古迹的价值。但是有些地方又陷入了另外一个误区,即认为保护文化古迹就得靠商业运作,就得搞旅游开发。这样的做法同样是不对的,因为过度的开发与使用也会造成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现在,很多地方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于文化景区不注意保护,只要能够创收就会不顾一切地去做。很多地方为了充分开发文化景区的旅游潜力,往往采取杀鸡取卵的方式,尽最大努力攫取经济利益。譬如,现在国内的名山大川有几座没有索道?坐一次20元到100元不等。日本的富士山也有索道,但只有700米,再往上就没有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上面固有的自然风貌,是不能被人为破坏的。
面对当前城市建设与改造中文化遗产保护的严峻现状,有识之士呼吁城市管理者必须审时度势做好两件事:一是摸清家底。看看城市中到底还有多少文化遗产应该保护,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二是要筹集资金。现在一些城市当家人,盖一幢办公楼,建一条高速公路,少说几个亿,动辄上百亿,但若要拿出几万、几十万钱来维护文物古迹,却不情愿。在这方面,法国的大手笔值得借鉴,他们每年用于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的资金达上亿元人民币。其实,保护和发展并不是一对矛盾,虽说一些文化古迹可以被开发为旅游景点,但这应是在保护前提下进行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于不同的文物古迹,应该结合历史文化遗产的特点来考虑,采取不同的方式以及不同程度进行开发利用。只有保护工作到位了,才会产生长久的经济效益。在这方面,江苏周庄和山西平遥古城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