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虞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通过专家审查

发布时间:2008-11-24 00:00浏览次数:
    太湖流域是国家确定的“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之一,是江苏省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
    2008年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组织编制本辖区实施方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专门印发了《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省太湖办关于编制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道、重点区域水环境整治达标方案的通知》,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担任15条主要入太湖河道的“河长”,亲手抓各主要入湖河道、重点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省环保厅根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组织开展了主要入湖河道、重点区域的水环境整治达标方案的编制工作。
    望虞河是太湖15条主要入湖河流中入湖水量最大的一条,目前是“引江济太”工程唯一的调水通道,实施调水引流对增强太湖水资源供给能力,促进太湖水体交换、改善太湖水质、减轻蓝藻危害和保障水源地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编制望虞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是十分必要的。省委、省政府对望虞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高度重视,罗志军省长亲自担任“河长”。
    为切实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太湖主要入湖河流实行双河长制的通知》精神,把省政府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省环保厅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望虞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
    望虞河规划区域在15条河流中面积最大,人口最为密集(2236人/平方公里,是太湖流域人口密度的2倍多)、工业最为集中(10家企业/平方公里,是江苏太湖流域的2倍)。望虞河的支流众多,横跨多个行政区域,给治理水污染带来很大难度。此外望虞河流域的河网由于水利设施和闸控,改变了自然水生态系统循环和平衡,河网水流不畅,环境容量很小,污染物容易累积。因此治理望虞河的难度在15条河流中最大,其规划编制难度也最大。
    为了顺利完成省政府、省环保厅下达的任务,省环科院七月初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了“望虞河水环境整治规划工作”编制小组。五个月来,编制小组成员每天加班加点,放弃了休息和与家人团聚,为完成规划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11月21日,省环保厅召开了《望虞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专家审查会,秦亚东副厅长主持了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省太湖水污染防治与蓝藻治理专家委员会、省发改委、经贸委、建设厅、水利厅、农林厅分管同志,无锡市、苏州市及常熟市、张家港市、江阴市、无锡新区、惠山区、锡山区环保局分管局长,会议邀请了省太湖水污染防治与蓝藻治理专家委员会7位专家组成专家组。省环科院张利民院长向与会专家和代表汇报了《望虞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情况。
    该规划一是充分调查了望虞河及区域相关河流的水文、水利设施情况;二是详细分析研究了近三年来区域水质情况和区域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的基本情况;三是查明了区域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望虞河规划区域目前主要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四是确定了综合整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制订了加快排水通道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工业废水回用率、加强河道生态化建设等八大针对性措施,并按照实际治理需要安排了六大类重点治理工程项目。
    专家组认为,该规划目标明确、范围和方案合理、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可行、基础资料丰富、重点突出,工程措施和整治方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随着漕桥河、望虞河等十五条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全面展开,将大量削减太湖污染负荷,太湖富营养化问题将有望得到解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