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发布时间:2008-07-29 00:00浏览次数:
           
      不知市民是否注意到,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每当经过淮安市区里运河时,常会发现有几个穿着保洁服装的工人,驾驶着几只小船在打捞河面上的漂浮物。
      据笔者调查和了解,这是该市环保、水利部门为保护生态环境,打造蓝天碧水,减轻河水污染而采取的一种举措。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保洁工人每天坚持打捞,但还经常可见一些人往河里乱扔杂物,如:瓜皮果壳、塑料袋、菜皮等。往往是这边刚打捞,那边又出现。
      众所周知,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活,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其后果可以说是一场灾难。听父辈讲,市区里运河几十年前河水清澈见底,鱼虾畅游,市民既可饮用,也能用来掏米洗菜。然而,一些单位和市民不注重环保,污水往里排、杂物往里丢。久而久之,造成河水受污变质,夏日时常发出阵阵恶臭,不仅路人掩鼻而过、鱼虾不能生存,就连浇灌庄稼都不能。如今,尽管政府部门投入巨资想方设法进行治理,水质有了改观,但要想恢复到从前的水质,可以说非常困难。目睹眼前的一切,不得不让人遗憾、不得不令人痛心。
      为何破坏环境的行为和事件会屡有发生呢?笔者总结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比如说,乱扔瓜皮果壳、随地大小便等行为,很多人认为自己的这点微不足道,不至于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孰不知,一个人的行为或许暂时不会有多大的危害,如果大家都这样认为,都这么做,结果就不言自明了。其二,利益驱使。一些工厂,为了减少治理污染的投入,省下购买治污的资金,把所产生的污水、废气随处乱排、乱放,由此,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也就在所难免了。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破坏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灾害是无法估量的,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刻不容缓的,大自然已经在以各种各样的信号,给人类敲响警钟,如果再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美丽的地球将不复存在,人类也将难以生存,这绝对不是在耸人听闻。如果到那时,后悔已晚矣。
      共拥一个地球,共享一片蓝天。要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大家都必须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卢克余)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