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厚达4米 太湖清淤攻坚月亮湾
月亮湾是最早出现湖泛的区域
月亮湾紧挨着灵山景区,许多无锡人到灵山景区游玩,看到过这片湖区。它位于太湖梅梁湾与竺山湾交界处,是一个面积为10.51平方公里的湖湾。它的面积和蠡湖相差不多,远不如梅梁湖、贡湖。可由于它的地理位置特殊,对太湖水质有较大影响。就无锡太湖水域而言,月亮湾与贡湖水源地相隔仅10多公里,属于较为敏感的区域。去年,市水利局在对太湖湖泛进行监测时发现,月亮湾是无锡太湖水域最早出现湖泛的区域,而且发生面积、频次比其它水域严重得多。湖泛产生的黑水团,就是引发2007年无锡供水危机的罪魁祸首。
湖泛严重主要因为淤泥太厚了
“这里湖泛严重,主要是因为淤泥太厚了。”尤德康说,在对月亮湾进行试点清淤前,相关部门对淤泥深度进行过调查摸底,平均深度达3-4米。这样的厚度,令所有从事过太湖清淤的人吃惊。此前,无锡已经在蠡湖、梅梁湖、贡湖进行过清淤。以梅梁湖为例,大多数区域的淤泥厚度为20-30厘米,最厚的区域也不过50-60厘米。月亮湾的淤泥究竟为何这么厚,至今是个谜。月亮湾淤泥污染严重,含有大量有机物、总磷、总氮。湖泛是由污染物释放造成的。
共完成清淤52.6万立方米
据介绍,月亮湾试点清淤工程是从今年5月份开始的。因为月亮湾清淤的技术难度很高,无锡采取了较谨慎的做法。这次试点工程并没有在整个月亮湾展开,而是在湖区近1/10的区域清淤,共完成清淤52.6万立方米。
每年太湖清淤200多万立方米
目前,江苏省、无锡的有关科研部门,正在对月亮湾清淤试点工程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严密分析,以期得到最佳清淤厚度的数据,便于清淤工程进一步开展。同时,这项研究还将为太湖清淤积累大量技术数据,有助于指导整个太湖生态清淤工程。
据了解,在太湖流域各个城市中,无锡的太湖清淤力度最大。在无锡,这项浩大的工程已经持续了七年,始于蠡湖清淤。2007年以来,无锡更是不遗余力地开展这项工程。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这三年,平均每年实施太湖清淤200多万立方米。
来源:江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