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进应抓关键环节

发布时间:2009-10-22 00:00浏览次数:

   

  “苏州汽车以旧换新第一例已获环保通行证”和“苏州首辆自愿淘汰的‘黄标车’正式注销”的消息见诸媒体,当地有关部门正期待以此政策加快淘汰8万辆“黄标车”。这也是财政部、商务部、环境保护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以来,全国第一例实质性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兑现。

  可以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不但是当前保增长、扩内需、促发展的经济政策,而且是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的环境经济政策。中央财政还及时预拨了35亿元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金,这是一项符国情、合民生、适时机的好政策。然而,有关信息表明,数月来这项政策的推进情况并不乐观,有些省份甚至进展缓慢。那么,为何这项政策推进如此之难?笔者认为,并非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推进方法的问题。只有抓住政策推进的关键环节,才能有效落实政策,并使政策持续发挥作用。

  简言之,大凡推行一个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政策时,重在“宣传,解读,执行,反馈”4个环节,同时要做到“透明,易懂,便捷,及时”,才能有望收到实效。

  一要做好政策文件的宣传贯彻、学习传达和业务人员培训工作。重点是如实、全面地向社会公开政策出台的形势背景、政策制定的依据以及政策落实的预期结果。特别是推行政策以后,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改善民生有什么益处?公开的内容越透明、越全面,越有利于公众接受一项新政策,也有利于落实政策的具体工作。从国内外和历史的经验看,政策透明程度是推行政策的首要关键环节。笔者认为,就“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而言,公开的要点应当是社会价值、公共利益以及涉及物主的具体经济权利和社会责任义务等内容。

  二要按照制定政策原意,正确解读政策文件条款。通过解读,使条款所表达的政策含义通俗易懂,不致产生歧义。这一点尤为重要。政策解读是否准确、恰当,往往影响政策的推进速度以及落实政策的个案成败。在解读中,还必须严格说明相关标准及相关制度。正确、准确地政策解读,不但可以彰显政策的水平,而且可以提高落实政策的效率。“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解读重点应该是:哪些车应当淘汰?怎样淘汰?

  三要在落实政策中抓好具体执行的全过程。这也是考验有关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政能力的一个环节。按照行政便民的要求,对落实特定政策,应当设立一站式联合服务窗口,最大限度地简化政策办理的手续,缩短办理的时间,降低政策执行的综合成本,尤其是减少申办者的精力和费用,突出服务便民。在执行“汽车以旧换新”中,不但要确保一站式联合服务窗口正常运行,还可以逐步推行由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向下延伸服务网点代办补贴申请等相关手续的做法。

  四要选择适当的时间节点,将落实政策的效果向社会及时反馈。这是推行政策和促进政策持续发挥作用的主要推手。通常的做法是把推行政策的阶段性工作总结和执行个案转化为新闻事件,运用媒体独特的放大功能,使政策发挥延展作用。可以预见,一旦一项政策成为媒体事件的焦点,必将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形成舆论,进而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简而言之,就是用政策制造新闻,并以新闻舆论判别政策良莠,继而监督政策执行,发挥政策的持续作用。

  在推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中,可以利用媒体的广泛传播力,打击以虚假申报骗取补贴资金和故意压低旧车收购价格等违法行为。同时,这还有利于查处企业打着“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幌子私自抬高新车销售价,误导消费者等非法经营行为;有利于加大对报废车、拼装车上路行驶的打击力度,为“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作者:陈肇琪  苏州市环保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